江西省南昌市七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八一中学、洪都中学、麻丘高中等)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66704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6/29

1.单选题(共5题)

1.
一物体被吊车用钢索竖直向上提升过程的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在加速过程中被吊起的高度为10m
B.0〜10 s内的平均速度大于30 s〜35 s内的平均速度
C.30s--35s内物体处于超重状态
D.最后5s内钢索最容易发生断裂
2.
一质点自x轴原点出发,沿正方向以加速度a加速,经过t0时间速度变为v0,接着以加速度a运动,当速度变为时,加速度又变为a,直至速度变为时,加速度再变为a,直到速度为··,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运动过程中离原点的最大距离为v0t0
B.质点一直沿x轴正方向运动
C.质点最终静止在原点
D.质点在x轴上的整个运动过程就是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
3.
如图所示为一竖直放置的穹形光滑支架,其中AC以上为半圆.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通过光滑、轻质滑轮悬挂一重物.现将轻绳的一端固定于支架上的A点,另一端从最高点B开始,沿着支架缓慢地顺时针移动,直到D点(C点与A点等高,D点稍低于C点).则绳中拉力的变化情况(  )
A.先变大后不变B.先变小后不变
C.先变小后变大再变小D.先变大后变小再变大
4.
如图所示,轻杆BC的一端用铰链接于C,另一端悬挂重物G,并用细绳绕过定滑轮用力拉住,开始时,∠BCA>90°,现用拉力F使∠BCA缓慢减小,直线BC接近竖直位置的过程中,杆BC所受的压力(  )
A.保持不变B.逐渐增大C.逐渐减小D.先增大后减小
5.
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无关
B.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D.分子间的引力总是随分子间距增大而增大

2.多选题(共4题)

6.
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从时刻开始,物体的的图像如图所示,图线与纵横坐标轴的交点坐标分别为0.5m/s和,由此可知(   )
A.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B.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C.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
D.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
7.
如图,内壁光滑、绝热的气缸通过有一定质量的绝热活塞封闭着一定量的气体,先使气缸保持静止.然后释放气缸使其做自由落体运动,当活塞与气缸重新达到相对静止时,对于缸内气体,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气体分子热运动停止,气体对活塞没有作用力
B.分子热运动变得剧烈,气体对活塞的作用力增大
C.分子间的平均距离比原来增大
D.内能比原来减少
8.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历三个过程ab、bc、ca回到原状态,其p -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过程ab中气体一定吸热
B.过程bc中气体既不吸热也不放热
C.过程ca中外界对气体所做的功等于气体所放的热
D.b和c两个状态中,容器壁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受到气体分子撞击的次数不同
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晶体一定具有各向异性,非晶体一定具有各向同性
B.内能不同的物体,它们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可能相同
C.液晶既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又跟某些晶体一样具有光学性质的各向异性
D.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减小,分子势能也减小

3.解答题(共3题)

10.
现有AB两列火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A车在前,其速度vA=10 m/s,B车速度vB=30 m/s.因大雾能见度低,B车在距A车600 m时才发现前方有A车,此时B车立即刹车,但B车要减速1 800 m才能够停止.
(1)B车刹车后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多大?
(2)若B车刹车8 s后,A车以加速度a1=0.5 m/s2加速前进,问能否避免事故?若能够避免则两车最近时相距多远?
11.
如图,重物A和B的质量分别为mA=3Kg、mB=2Kg,斜面体质量为M=4Kg,滑轮和绳质量及其之间的摩擦不计,整个装置均静止,试求:

(1)画出受力分析图,求绳中张力F的大小;
(2) A受斜面的摩擦力f的大小和方向;
(3)地面给斜面体的支持力大小,以及地面给斜面体的摩擦力f'大小和方向。
12.
如图所示,在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向上的竖直玻璃管内,用5cm高的水银柱封闭着45cm长的理想气体,管内外气体的温度均为300K ,大气压强p0="76cmHg."

(i)若缓慢对玻璃管加热,当管中气体的温度上升了60 K时水银柱上表面与管口刚好相平,求玻璃管的总长度;
(ii)若保持管内温度始终为300K,现将水银缓慢注入管中,直到水银柱上表面与管口相平,求此时玻璃管内水银柱的总长度。(计算结果可带根号)

4.实验题(共2题)

13.
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斜面的某处,让一滑块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从斜面上滑下。图2是某同学实验时打出的某条纸带的一段。

(1)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利用该纸带中测出的数据可得滑块下滑的
加速度大小a = _______ m/s2
(2)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滑块的速度大小vB = ________ 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为了测出滑块与斜面间的摩擦力,该同学已经测出斜面的长度l及高度h,他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重力加速度为g)____________,利用测得的量及加速度a表示摩擦力的大小f =____________。
14.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示。

(1)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力是________。
(2)本实验采用的主要科学方法是(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3)实验中可减小误差的措施是(____)
A.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要越大越好
B.两个分力F1、F2间的夹角应越大越好
C.拉橡皮筋时,弹簧秤、橡皮筋、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
D.AO间距离要适当,将橡皮筋拉至结点O时,拉力要适当大些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