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高三第三次模拟理综物理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666860

试卷类型:三模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6

1.单选题(共4题)

1.
“蛟龙号”是我国首台自主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如图所示,它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强的潜水器。假设某次海事活动中,“蛟龙号”完成海底任务后竖直上浮,从上浮速度为v时开始计时,此后“蛟龙号”匀减速上浮,经过时间t上浮到海面,速度恰好减为零,则”蛟龙号”在时刻距离海平面的深度为(   )
A.B.
C.D.
2.
如图所示,A、D分别是斜面的顶端、底端,B、C是斜面上的两个点,AB=BC=CD,E点在D点的正上方,与A等高,从E点水平抛出质量相等的两个小球,球1落在B点,球2落在C点,关于球1和球2从抛出到落在斜面上的运动过程

A. 球1和球2运动的时间之比为2∶1
B. 球1和球2动能增加量之比为1∶3
C. 球1和球2抛出时初速度之比为2∶1
D. 球1和球2运动时的加速度之比为1∶2
3.
中国版“野牛”级重型气垫船,自重达540吨,最高速度为108km/h,装有“M﹣70”大功率燃气轮机,该机额定输出功率为8700kW.假设“野牛”级重型气垫船在海面航行过程中所受的阻力Ff与速度v成正比,即Ff=kv.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野牛”级重型气垫船的最大牵引力为2.9×105N
B.在额定输出功率下以最高速度航行时,气垫船所受的阻力为2.9×105N
C.以最高速度一半的速度匀速航行时,气垫船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2175kW
D.从题中给出的数据,能计算阻力Ff与速度v的比值k
4.
库仑定律是电磁学的基本定律。1766年英国的普里斯特利通过实验证实了带电金属空腔不仅对位于空腔内部的电荷没有静电力的作用,而且空腔内部也不带电。他受到万有引力定律的启发,猜想两个点电荷(电荷量保持不变)之间的静电力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1785年法国的库仑通过实验证实了两个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普里斯特利的实验表明,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带电金属空腔内部的电场处处为0
B.普里斯特利的猜想运用了“类比”的思维方法
C.为了验证两个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库仑精确测定了两个点电荷的电荷量
D.为了验证两个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库仑制作了库仑扭秤装置

2.多选题(共2题)

5.
如图甲所示,一质量可忽略不计的长为l的轻杆,一端穿在过O点的水平转轴上,另一端固定一质量未知的小球,整个装置能绕O点在竖直面内转动。假设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和对杆的弹力分别用v、FN表示,其中小球在最高点对杆的弹力大小与速度平方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
A.重力加速度g=
B.小球的质量m=l
C.当v2=c时,小球受到向上的支持力
D.当c=2b时,轻杆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为2a
6.
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从波传到x=5m的M点时开始计时,已知P点相继出现两个波峰的时间间隔为0. 4s,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N(x=9m)经过0.5s第一次到达波谷
B.该列波在0.1s内向右传播的距离为1 m
C.质点P(x=1m)在0.1s内向右运动的位移大小为1m
D.在0~0.1s时间内,质点Q(x=1.5m)通过的路程是10cm
E.在t=0.2s时,质点Q(x=1.5m)的振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

3.解答题(共1题)

7.
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0.5kg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1kg的物块以初速度v0=4m/s滑上木板的左端,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在物块滑上木板的同时,给木板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当恒力F取某一值时,物块在木板上相对于木板滑动的路程为s,给木板施加不同大小的恒力F,得到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AB与横轴平行,且AB段的纵坐标为1m1 . 将物块视为质点,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10m/s2

(1)若恒力F=0,则物块会从木板的右端滑下,求物块在木板上滑行的时间是多少?   
(2)图乙中BC为直线段,求该段恒力F的取值范围及函数关系式.

4.实验题(共1题)

8.
用下列器材测量电容器的电容:一块多用电表,一台直流稳压电源,一个待测电容器(额定电压16V),定值电阻R1(阻值未知),定值电阻R2=150Ω,电流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单刀双掷开关S,导线若干.
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次数
实验步骤
第1次
①用多用电表的“×10”挡测量电阻R1,指针偏转如图甲所示.
②将电阻R1等器材按照图乙正确连接电路,将开关S与1端连接,电源向电容器充电.
③将开关S掷向2端,测得电流随时间变化的i﹣t曲线如图丙中的实线a所示.
第2次
④用电阻R2替换R1,重复上述实验步骤②③,测得电流随时间变化的i﹣t曲线如图丁中的某条虚线所示.
说明:两次实验中电源输出的直流电压恒定且相同.
 


请完成下列问题:
(1)由图甲可知,电阻R1的测量值为______Ω.
(2)第1次实验中,电阻R1两端的最大电压U=___V.利用计算机软件测得i﹣t曲线和两坐标轴所围的面积为42.3mA•S,已知电容器放电时其内阻可以忽略不计,则电容器的电容为C=________
(3)第2次实验中,电流随时间变化的i﹣t曲线应该是图丁中的虚线__(选填“b”、“c”或“d”),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多选题:(2道)

    解答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