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7题)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中国苗族第一寨——①西江千户苗寨,座落在贵州省雷公山北麓,包括平寨、东引、羊排、南贵4个行政村,②
11个自然寨,是世界上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
站在观景台鸟瞰,由衷佩服苗寨祖先在此选址建寨的智慧。这真是一个山清水秀的风水宝地。上千座吊脚楼从山上一直(延宕/延展)到山脚,鳞次栉比,气势磅礴。白水河迢递蜿蜒,如绿色的缎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给苗寨凭添几多(风致/景致)。五座风雨桥连通两岸,把白水河装点得更加秀丽。
在这里,旖旎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苗族风俗天然融汇,相得益彰。特别令人心驰神往的是,这里有作为苗族传统文化重要(传承/承栽)者的建筑、银饰、歌舞、饮食……③“这是一个以美丽回答一切的地方,”
文化名人余秋雨说,“我对西江苗寨的赞美,大致可以相信”。④
2.单选题- (共6题)
8.
如图所示,顶端装有定滑轮的斜面体放在粗糙水平面上,A、B两物体通过细绳相连,并处于静止状态(不计绳的质量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现用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于物体B上,将物体B缓慢拉高一点的距离,此过程中斜面体与物体A仍然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 )

A. 水平力F一定变大
B. 斜面体所受地面的支持力一定变大
C. 物体A所受斜面体的摩擦力一定变大
D. 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一定变大

A. 水平力F一定变大
B. 斜面体所受地面的支持力一定变大
C. 物体A所受斜面体的摩擦力一定变大
D. 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一定变大
9.
一物体放置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斜面固定于加速上升的电梯中,加速度为a,如图所示.在物体始终相对于斜面静止的条件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θ一定时,a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正压力越小 |
B.当θ一定时,a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越大 |
C.当a一定时,θ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正压力越大 |
D.当a一定时,θ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越小 |
10.
如图所示,固定斜面倾角为θ,整个斜面分为AB、BC两段,且2AB=BC.小物块P(可视为质点)与AB、BC两段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μ2.已知P由静止开始从A点释放,恰好能滑动到C点而停下,那么θ、μ1、μ2间应满足的关系( )

A.
B. 
C.
D. 

A.


C.


11.
如图所示,实线是一个电场中的电场线,虚线是一带电粒子在此电场中运动的轨迹,若带电粒子是从a处运动到b的。以下有关a、b两处的比较正确的是 ( )


A.a处的场强较强 |
B.带电粒子在b处时电势能较小 |
C.b处的电势较高 |
D.带电粒子在a处时速度较小 |
12.
在水平地面上方有正交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匀强电场方向竖直向下,匀强磁场方向水平向里。现将一个带正电的金属小球从M点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小球着地时的速度为v1,在空中的飞行时间为t1。若将磁场撤除,其它条件均不变,那么小球着地时的速度为v2,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为t2。小球所受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则关于v1和v2、t1和t2的大小比较,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A.v1>v2,t1>t2 |
B.v1<v2,t1<t2 |
C.v1=v2,t1<t2 |
D.v1=v2,t1>t2 |
13.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输入交变电流i=Imsinωt,副线圈接有一电流表和负载电阻R,电流表的示数为0.10A .在t=T/4时(T为交变电流的周期),原线圈中的电流瞬时值为0.03A。由此可知该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 ( )

A. 10∶3 B. 3∶10
C. 10
∶3 D. 3∶10

A. 10∶3 B. 3∶10


3.多选题- (共4题)
14.
物体先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1.当速度达到v时,物体立即改为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速度为零,加速度大小a2.在加速和减速过程中,物体的位移和所用时间分别为s1,t1和s2,t2.下列式子成立的是
A.![]() | B.![]() | C.![]() | D.![]() |
15.
关于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伽利略利用斜面实验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微小量放大的思想方法 |
B.用点电荷来代替实际带电体是采用了理想模型的方法 |
C.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利用了控制变量的思想方法 |
D.法拉第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时,采用了理想实验的方法 |
16.
实验小组利用DIS系统(数字化信息实验系统),观察超重和失重现象.他们在学校电梯房内做实验,在电梯天花板上固定一个压力传感器,测量挂钩向下,并在钩上悬挂一个重为10N的钩码,在电梯运动过程中,计算机显示屏上出现如图所示图线,根据图线分析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时刻t1到t2,钩码处于失重状态,从时刻t3到t4,钩码处于超重状态 |
B.t1到t2时间内,电梯一定在向下运动,t3到t4时间内,电梯可能正在向上运动 |
C.t1到t4时间内,电梯可能先加速向下,接着匀速向下,再减速向下 |
D.t1到t4时间内,电梯可能先加速向上,接着匀速向上,再减速向上 |
17.
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小球从一光滑直角斜面的顶端同时由静止释放,甲小球沿斜面下滑经过a点,乙小球竖直下落经过b点,a、b两点在同一水平面上,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小球在a点的速率等于乙小球在b点的速率
B. 甲小球到达a点的时间等于乙小球到达b点的时间
C. 甲小球在a点的机械能等于乙小球在b点的机械能(相对同一个零势能参考面)
D. 甲小球在a点时重力的功率等于乙小球在b点时重力的功率

A. 甲小球在a点的速率等于乙小球在b点的速率
B. 甲小球到达a点的时间等于乙小球到达b点的时间
C. 甲小球在a点的机械能等于乙小球在b点的机械能(相对同一个零势能参考面)
D. 甲小球在a点时重力的功率等于乙小球在b点时重力的功率
4.解答题- (共5题)
18.
猎狗能以最大速度v1=10m/s持续地奔跑,野兔只能以最大速度v2=8m/s的速度持续奔跑。一只野兔在离洞窟s1=200m处的草地上玩耍,被猎狗发现后径直朝野兔追来。兔子发现猎狗时,与猎狗相距s2=60m,兔子立即掉头跑向洞窟。设猎狗、野兔、洞窟总在同一直线上,求:野兔的加速度至少要多大才能保证安全回到洞窟。
19.
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离开飞机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距离地面125m时打开降落伞,伞张开后运动员就以9.9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地面时速度为5m/s,(g=10m/s2)问:
(1)运动员离开飞机时距地面的高度为多少?
(2)离开飞机后,运动员经过多少时间才能到达地面?
(1)运动员离开飞机时距地面的高度为多少?
(2)离开飞机后,运动员经过多少时间才能到达地面?
20.
如图所示,木板A质量mA=1kg,足够长的木板B质量mB=4kg,质量为mC=2kg的木块C置于木板B上,水平地面光滑,B、C之间存在摩擦.开始时B、C均静止,现使A以v0=12m/s的初速度向右运动,与B碰撞后以4m/s速度弹回。g取10m/s2,求:

(1)B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率;
(2)碰撞后C在B上滑行距离d=2m,求B、C间动摩擦因数μ.

(1)B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率;
(2)碰撞后C在B上滑行距离d=2m,求B、C间动摩擦因数μ.
21.
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直角斜面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其顶端固定有一轻质定滑轮,轻质弹簧和轻质细绳相连,一端接质量为m2的物块B,物块B放在地面上且使滑轮和物块间的细绳竖直,一端连接质量为m1的物块A,物块A放在光滑斜面上的P点保持静止,弹簧和斜面平行,此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为Ep,不计定滑轮、细绳、弹簧的质量,不计斜面、滑轮的摩擦,已知弹簧劲度系数为k,P点到斜面底端的距离足够长。现将物块A缓慢斜向上移动,直到弹簧刚恢复原长时的位置,并由静止释放物块A,当物块B刚要离开地面时,物块A的速度即变为零,求:

【小题1】当物块B刚要离开地面时,物块A的加速度;
【小题2】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物块A最大速度的大小。

【小题1】当物块B刚要离开地面时,物块A的加速度;
【小题2】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物块A最大速度的大小。
22.
如图所示,一透明球体置于空气中,球半径R=10cm,折射率n=
.MN是一条通过球心的直线,单色细光束AB平行于MN射向球体,B为入射点, AB与MN间距为5
cm,CD为出射光线.

①补全光路并求出光从B点传到C点的时间;
②求CD与MN所成的角α.(需写出求解过程)



①补全光路并求出光从B点传到C点的时间;
②求CD与MN所成的角α.(需写出求解过程)
5.实验题- (共2题)
23.
该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电源频率f=50 Hz,在纸带上打出的点中,选出零点,每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因保存不当,纸带被污染,如图所示,A、B、C、D是依次排列的4个计数点,仅能读出其中3个计数点到零点的距离:xA=16.6 mm、xB=126.5 mm、xD=624.5 mm.若无法再做实验,可由以上信息推知:

(1)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 s;
(2)打C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取2位有效数字);
(3)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xA、xB、xD和f表示).

(1)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 s;
(2)打C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取2位有效数字);
(3)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xA、xB、xD和f表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7道)
单选题:(6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5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