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7题)
2.
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快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如图所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由图可知


A.在时刻t2以及时刻t5两木块速度相同 |
B.在时刻t1两木块速度相同 |
C.在时刻t4和时刻t5之间某瞬间两木块速度相同 |
D.在时刻t3和时刻t4之间某瞬间两木块速度相同 |
3.
甲所示是一种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在这个系统中B为一个能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时小盒子B向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被运动的被测物体反射后又被B盒接收,从B盒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时间Δt0再次发射超声波脉冲,图乙是连续两次发射的超声波的位移-时间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超声波的速度为
B. 超声波的速度为v=
C. 物体平均速度为
=
D. 物体平均速度为
=


A. 超声波的速度为

B. 超声波的速度为v=

C. 物体平均速度为


D. 物体平均速度为


4.
在轻绳的两端各拴一个小球,一人用手拿着上端的小球站在三楼的阳台上,放手让小球自由下落,两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为t0。如果站在四楼的阳台上,放手让小球自由下落,则两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将( )
A.不变 | B.变大 | C.变小 | D.无法判断 |
6.
质点做直线运动,其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是s=4t+2t2(s的单位为m,t的单位为s),则它运动的初速度v0和加速度a分别是()
A.v0=0,a=4m/s2 |
B.v0=4m/s,a=2m/s2 |
C.v0=4m/s,a=1m/s2 |
D.v0=4m/s,a=4m/s2 |
2.多选题- (共1题)
3.填空题- (共1题)
4.解答题- (共3题)
11.
甲乙两运动员在训练交接棒的过程中发现:甲经短距离加速后能保持
的速度跑完全程;乙从起跑后到接棒前的运动是匀加速的。为了确定乙起跑的时机,需在接力区前适当的位置设置标记。在某次练习中,甲在接力区前
处作了标记,并以
的速度跑到此标记时向乙发出起跑口令。乙在接力区的前端听口令时起跑,并恰好在速度达到与甲相同时被甲追上,完成交接棒。已知接力区的长度为L=25m。
求:(1)此次练习中乙在接棒前的加速度
。
(2)在完成交接棒时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



求:(1)此次练习中乙在接棒前的加速度

(2)在完成交接棒时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
12.
一矿井深45m,在井口每隔一定时间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当第7个小球从井口下落时,第一个小球恰好落至井底,g=10m/s2,问:
(1)相邻两个小球下落的时间间隔是多少?
(2)这时第3个小球和第5个小球相距多远?
(1)相邻两个小球下落的时间间隔是多少?
(2)这时第3个小球和第5个小球相距多远?
5.实验题- (共1题)
13.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选出了一条清晰的纸带,并取其中的A、B、C、D、E、F、G七个点进行研究,这七个点和刻度尺标度的对照情况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50 Hz)

(1)由图可以知道,A、B两点的时间间隔是________ s,A点到D点的距离是________ cm,D点到G点的距离是________ cm;(小数点后保留2位)
(2)通过测量不难发现,(xBC-xAB)与(xCD-xBC)、(xDE-xCD)、…基本相等.这表明,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之内,拖动纸带的小车做的是________________运动;
(3)经过合理的数据处理后,可以求得加速度a=______ m/s2;(小数点后保留3位)
(4)还可以求出,打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B=______ m/s.(小数点后保留3位)

(1)由图可以知道,A、B两点的时间间隔是________ s,A点到D点的距离是________ cm,D点到G点的距离是________ cm;(小数点后保留2位)
(2)通过测量不难发现,(xBC-xAB)与(xCD-xBC)、(xDE-xCD)、…基本相等.这表明,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之内,拖动纸带的小车做的是________________运动;
(3)经过合理的数据处理后,可以求得加速度a=______ m/s2;(小数点后保留3位)
(4)还可以求出,打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B=______ m/s.(小数点后保留3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