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侵占香港地区示意图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表格。
材料二 “1895年清政府割让台湾后,不甘作亡国奴的台湾人民和部分留台清军, 对日军的占领进行了顽强抵抗。历时5个多月,进行了大小100余次战斗,先后打死打伤日军 3.2万多人……” —— 《台湾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
(2)材料二中“割让台湾”是通过哪一条约割占的? 为什么说该条约的签订使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3)请从国家统一的角度指出上述材料中反映的史实造成了什么危害?
材料一 英国侵占香港地区示意图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表格。
时间 | 战争或背景 | 不平等条约 | 侵占区域 |
1842年 | 鸦片战争 | ① | 香港岛 |
1860年 | ② | 《北京条约》 | 九龙司地方一区 |
1898年 | ③ 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 英国租借“新界” |
材料二 “1895年清政府割让台湾后,不甘作亡国奴的台湾人民和部分留台清军, 对日军的占领进行了顽强抵抗。历时5个多月,进行了大小100余次战斗,先后打死打伤日军 3.2万多人……” —— 《台湾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
(2)材料二中“割让台湾”是通过哪一条约割占的? 为什么说该条约的签订使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3)请从国家统一的角度指出上述材料中反映的史实造成了什么危害?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鸿章晚年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吴永《庚子西狩丛谈》

(1)你是否同意材料一中李鸿章对自己“洋务事业”的评价?结合所学知识请说明理由。并列举“洋务事业”中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各一例。
材料二 梁启超:“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变法通议》

(2)概括材料二中所表达的主张。为实现这些主张,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了一场什么运动?
(3)梁启超的“在变官制”和李鸿章的“洋务事业”相比较,最大的超越是什么?
材料一 李鸿章晚年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吴永《庚子西狩丛谈》

(1)你是否同意材料一中李鸿章对自己“洋务事业”的评价?结合所学知识请说明理由。并列举“洋务事业”中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各一例。
材料二 梁启超:“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变法通议》

(2)概括材料二中所表达的主张。为实现这些主张,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了一场什么运动?
(3)梁启超的“在变官制”和李鸿章的“洋务事业”相比较,最大的超越是什么?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上面是某校学生做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手抄报中的表格,请在表格空白处填上相应的内容。
材料二 孙中山刚劲有力的书法作品中也透露出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一中的内容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是如何阐发的?结合中国近代化探索进程,举出符合图二中“世界潮流”的代表性事件一例。
材料三 “皇帝倒了,辫子剪了” 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
——《复兴之路》

(3)依据材料三说明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历史功绩。
材料一
时间 | 地点 | 革命活动 |
1905年8月 | 日本东京 | ① |
1911年4月 | 广州黄花岗 | ② |
1912年元旦 | 江苏南京 | ③ |
(1)上面是某校学生做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手抄报中的表格,请在表格空白处填上相应的内容。
材料二 孙中山刚劲有力的书法作品中也透露出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一中的内容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是如何阐发的?结合中国近代化探索进程,举出符合图二中“世界潮流”的代表性事件一例。
材料三 “皇帝倒了,辫子剪了” 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
——《复兴之路》

(3)依据材料三说明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历史功绩。
2.选择题- (共20题)
4.
史学家陈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 B.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6.
恩格斯在评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指出:“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对俄国有利”的主要原因是( )
A.强迫中国赔款 |
B.割占中国北方大片土地 |
C.开放通商口岸 |
D.破坏关税自主权 |
8.
下列有关《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都是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
B.都有赔款、割地、开放通商口岸的内容 |
C.都损害了中国的权益 |
D.都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
9.
1905年,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位当地居民在聊天,张三说:“我看见谭嗣同赴法场。”李四说:“我参加过义和团。”王五说:“我读过《民报》。”赵六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你认为他们中谁说了谎( )
A.张三 | B.李四 | C.王五 | D.赵六 |
10.
著名学者牟安世先生曾说:“□□□□□阻止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的迷梦,使中国没有从半殖民地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直接统治的殖民地的地位。”“□□□□□”处应填写
A.林则徐销烟 |
B.金田村起义 |
C.义和团运动 |
D.邓世昌殉国 |
11.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富国强兵的探索史,以下侵略与探索史实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 鸦片战争——洋务运动 B. 第二次鸦片战争——辛亥革命
C. 甲午战争——戊戌变法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新文化运动
A. 鸦片战争——洋务运动 B. 第二次鸦片战争——辛亥革命
C. 甲午战争——戊戌变法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新文化运动
12.
了解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之一。以下因果关系,错误的是()
A.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B.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的侵略从商品入侵转变为资本入侵 |
C.甲午中日战争——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完全变成“洋人的朝廷” |
13.
“圆明园,我为你哭泣!”同学们学习了“火烧圆明园”这段历史后,内心充满了悲愤和痛惜。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抢劫、烧毁了这座世界著名皇家园林的殖民强盗是( )
A. 英德联军 B. 德法联军 C. 英法联军 D. 美俄联军
A. 英德联军 B. 德法联军 C. 英法联军 D. 美俄联军
16.
近代中国人民为了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一批批仁人志士进行着英勇的斗争,开始救亡图存的探索。其中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政治目标是( )
A.“自强”“求富” | B.“变法图强” |
C.“三民主义” | D.“扶清灭洋” |
20.
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但是此后又出现了袁世凯复辟帝制的现象,根源是( )
A.袁世凯篡夺革命胜利的果实 |
B.2000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影响 |
C.帝国主义培植扶植的结果 |
D.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导致 |
21.
近年来,南海、东海危机不断,为应对日益严峻的海上挑战,我国加紧了海军的现代化建设。而我国的近代化海军最早建立于( )
A.鸦片战争时期 | B.洋务运动时期 | C.甲午战争时期 | D.辛亥革命时期 |
22.
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方案,下图是网友归纳的救国方案截图,虽不是很准确,但有些道理。其中的“李鸿章说:“我学”,是指李鸿章等人学习西方技术而开展的


A.洋务运动 |
B.戊戌变法 |
C.辛亥革命 |
D.新文化运动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