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66671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11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道光时,二十年,英吉利,开香港。到咸丰,第六年,打广东,第十年,英法国,打京城,圆明园,放火烧。到光绪,甲午年,日本国,来打仗,我国败,失台湾。
——1903年发行的《爱国三字书》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在19世纪遭受的列强侵华战争有哪些?
材料二 慈禧对列强保留她的统治地位感激涕零,欣然回电李鸿章:“……所有十二条大纲,立即照允”,并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而清政府则完全置于列强控制之下。
(2)材料二中慈禧对列强“感激涕零”并欣然同意签署了哪一条约?最能说明“清政府则完全置于列强控制之下”的是条约中哪一规定?
材料三 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只需几艘三桅战船就能摧毁其海军舰队。
——英国马戛尔尼
(3)依据材料三“中华帝国”被摧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综合以上材料你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著名学者辜鸿铭说:“咸同年间(1851﹣1875年)粤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洋务清火汤’,服若干剂未见转机。”
(1)材料中“湘乡曾姓者”指谁?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项措施印证“洋务清火汤”药方的成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服若干剂未见转机”的原因。
材料二 试图通过自上而下的改良来使中国现代化是无效的,唯一的办法是从下面进行革命,这一革命于1911年爆发。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依据材料二概括作者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经过1911年革命,中国大地在政治、思想方面有什么变化?
(3)结合上述材料近代化探索历程中,中国人在学习西方上有什么发展变化?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对于这个严重丧权辱国的条约,全国各阶层人士无不为之痛心疾首。在京参加会试的举人也义愤填膺,以省籍为单位纷纷到都察院请愿,表示反对。在全国上下一片愤怒声中,康有为更是万分愤慨,奔走呼号,发动了1300多名举人于5月2日联名上书清廷,痛切指出形势的危殆。
——摘编自李侃《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一中“这个严重丧权辱国的条约”指的是哪一条约?该条约引发“1300多名举人联名上书清廷”的历史事件是指什么?
材枓二:“泱泱大国,五四群英;心忧天下,身无半文;面壁十年,志在救民;赵家楼火万众一心;烧尽腐恶,与民维新”。
——许德珩为《五四群英》一书题词
(2)材料二评价了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对中国的历史进程有何重大影响?
(3)综合以上材料指出青年爱国行动彰显的中华民族优秀品质。

2.选择题(共27题)

4.
史学家陈旭麓说:对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他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第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
历史上,国际联盟曾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1987年联合国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第二天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这是为了纪念“全球禁毒第一人”
A.李大钊
B.洪秀全
C.陈独秀
D.林则徐
6.
2018年3月,西周青铜器“虎鎣”(ying)现身英国,“虎鎣”之前的拥有者曾参与洗劫圆明园,由此获得“虎鎣”等珍贵文物。据此判断“虎鎣”之前的拥有者参与过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
1849年10月,左宗棠拜见英雄林则徐,请教抵抗英国等海上强敌的策略,林则徐却郑重地说“终为中国患者(最后中国的敌人),其俄罗斯乎(就是俄罗斯)!吾老矣!君等当见之!”下面最能证明林则徐判断的是
A.俄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B.俄国割占中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C.俄国强迫中国签订了《南京条约》
D.俄国率领八国联军攻占了北京
8.
下列文件属于太平天国运动时期颁布的
①《天朝田亩制度》
②《海国图志》
③《资政新篇》
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9.
一位俄国记者记述了1900年6月2日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月光照耀着这些莽汉,照耀着他们的大刀和旗帜。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这描写的是
A.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
B.太平军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护国运动
10.
中国带着首都被外敌占领的耻辱进入了20世纪。我们苦难深重的祖国啊,在穷凶极恶的列强面前,赤裸着孱弱的身躯。”这指的是
A.火烧圆明园
B.黄海大战
C.签订《马关条约》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
“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电视剧的主题。若再现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领中国军队抵抗外国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该选择的史实是(  )
A.英法炮轰广州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黄海海战D.威海卫战役
12.
以下示意图从某个角度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其中①应为
A.俄国割占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开设工厂
C.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D.允许列强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13.
阅读下图。导致清朝这一时期几种主要进口货物关税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俄签订《瑷珲条约》
B.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C.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D.清政府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
14.
《时局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该漫画主要反映了
A.清朝阶级矛盾尖锐
B.中国出现分裂割据的局面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中国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大
15.
清政府同西方侵略势力公开勾结镇压中国人民开始于(  )
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太平天国运动D.义和团运动
16.
“东交民巷的大炮注视和监督着紫禁城,象征着条约制度的权威和中国的国将不国”。材料中导致中国“国将不国”的条约是(  )
A.《尼布楚条约》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7.
轮船招商局开张之初只有轮船3艘,后发展到30多艘,经营了国内运输,发展了海外业务,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还度兼并了美商的旗昌轮船公司。这说明洋务运动的兴办
A.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B.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吸引了私人资本投向近代民用工业
D.达到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作用
18.
有人把中国前期近代化的各种方案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治疗”“猛药重治”“开颅洗脑”。下列对应“温药治疗”正确的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洋务运动
19.
我们革命的口号,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上述材料反映出的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①民族
②民权
③民生
③民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是( )
A.《中华民国约法》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宪法》D.《共同纲领》
21.
武汉的首义路,首义广场首义中学会让我们想起
A.戊戌变法
B.武昌起义
C.五四运动
D.洋务运动
22.
1913年,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其爆发的起因是
A.国民党成立
B.宋教仁遇刺案
C.袁世凯复辟
D.武昌起义
23.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以下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A.④③②①
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D.③④②①
24.
某校排练了一部历史剧,其中一句台词是:请“民主和“科学”两位先生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据此判断在这部历史剧中表现了
A.太平天国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北伐战争
25.
他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毕生致力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探索,他是(   )
A.
B.
C.
D.
26.
在20世纪初的《新青年》杂志上,文学革命与守旧派唇枪舌剑,争论不已,新文化运动也因此风生水起,波澜壮阔。《新青年》的创办者是
A.鲁迅B.李大钊C.胡适D.陈独秀
27.

民间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史书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反映了(    )

28.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热血青年作为一支新生的社会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谱写了一曲激昂向上的青春乐章。五四运动中最能体现其反帝反封建性质的口号是(  )
A.誓死力争、还我青岛B.取消“二十一条”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D.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29.
1919年6月20日,来中国访问的美国思想家杜威在给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十九岁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各行各业的人加入到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杜威所述的这场运动的直接结果是
A.取消了“二十一条”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北洋政府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D.国共合作实现
30.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以下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A.②③①④B.④③②①C.②④③①D.③④②①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9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