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3题)
2.单选题- (共5题)
4.
下面关于万有引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万有引力是普遍存在于宇宙空间中所有具有质量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
B.重力和引力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力 |
C.万有引力的大小与两物体之间的距离成反比 |
D.当两个物体间距为零时,万有引力将无穷大 |
5.
有一种关于宇宙演变的学说叫“宇宙膨胀说”,认为引力常量G在漫长的宇宙演变过程中是在非常缓慢地减小的.根据这一理论,在很久很久以前,太阳系中地球的公转情况与现在相比( )
A.公转半径比现在大 | B.公转周期比现在小 |
C.公转速率比现在小 | D.公转角速度比现在小 |
6.
天文学家新发现了太阳系外的一颗行星,这颗行星的体积是地球的5倍,质量是地球的25倍.已知某一近地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约为1.4 h,引力常量G=6.67×10-11 N·m2/kg2,由此估算该行星的平均密度最接近( )
A.2.0×103 kg/m3 | B.6.0×103 kg/m3 |
C.1.0×104 kg/m3 | D.3.0×104 kg/m3 |
7.
假设地球是一半径为R、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已知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对壳外物体的引力等于将所有质量全部集中在球心的质点对球外物体的引力.现以地心为原点O建立一维直线坐标系,用r表示坐标系上某点到地心的距离,则该直线上各点的重力加速度g随r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8.
将火星和地球绕太阳的运动近似看成是同一平面内的同方向绕行的匀速圆周运动,已知火星的轨道半径r1=2.3×1011m,地球的轨道半径为r2=1.5×1011m,根据你所掌握的物理和天文知识,估算出火星与地球相邻两次距离最小的时间间隔约为
A.1年 | B.2年 | C.3年 | D.4年 |
3.多选题- (共4题)
9.
宇宙飞船绕地心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飞船舱内有一质量为m的人站在可称体重的台秤上,用R表示地球的半径,g表示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g' 表示宇宙飞船所在处的地球引力加速度,N表示人对秤的压力,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A.


C.


10.
据英国《卫报》网站2015年1月6日报道,在太阳系之外,科学家发现了一颗最适宜人类居住的类地行星,绕恒星橙矮星运行,命名为“开普勒438b”。假设该行星与地球绕恒星均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运行的周期为地球运行周期的p倍,橙矮星的质量为太阳的q倍。则该行星与地球的
A.轨道半径之比为![]() |
B.轨道半径之比为![]() |
C.线速度之比为![]() |
D.线速度之比为![]() |
11.
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博发现了冥王星,当时由于错估了冥王星的质量,以为冥王星的质量比地球的质量还大,所以命名为大行星。然而,经过近30年的进一步观测,人们发现它的直径只有2300公里,比月球直径还要小。2006年8月24日晚在布拉格召开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第26届大会上,来自各国天文界的权威代表投票通过联合会决议,决议宣布:在今后,原来九大行星中的冥王星将不再位于“行星”之列,而属于矮行星,并提出了行星的新定义。行星新定义的两个关键:一是行星必须是围绕恒星运转的天体;二是行星的质量必须足够大,它自身的重力必须和表面力平衡使其形状呈圆球。一般来说,行星直径必须在800公里以上,质量必须在50亿亿吨以上。假如冥王星的轨道是一个圆形,则由以下几个条件能估测出其质量的是(其中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
A.冥王星围绕太阳运转的周期和轨道半径 |
B.冥王星围绕太阳运转的线速度和轨道半径 |
C.冥王星的卫星查龙(charon)围绕冥王星在圆形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和轨道半径 |
D.冥王星的卫星查龙(charon)围绕冥王星在圆形轨道上运行的周期和轨道半径 |
12.
2011 年8 月,“嫦娥二号”成功进入了环绕日地拉格朗日点的轨道,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造访该点的国家. 如图所示,该拉格朗日点位于太阳和地球连线的延长线上,一飞行器处于该点,在几乎不消耗燃料的情况下与地球同步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则此飞行器的()


A.线速度大于地球的线速度 |
B.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的向心加速度 |
C.向心力仅由太阳的引力提供 |
D.向心力仅由地球的引力提供 |
4.解答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单选题:(5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