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国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与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其中第三次失败是最为耻辱的,这次是败在近邻的手下……”
——摘编自《全球通史》第十六章
(1)指出材料中“近邻”指的是哪个国家?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观点:_________________
论述:_________________
——摘编自《全球通史》第十六章
(1)指出材料中“近邻”指的是哪个国家?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观点:_________________
论述: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以下年代标尺,回答问题。

(1)时间点A发生了标志中国近代史开端的事件是什么?
(2)北京在时间点B遭遇的浩劫是 。除此之外,北京还在 时间点再次遭遇浩劫。
(3)根据相关信息判断年代尺左侧图片中的人物是 。
(4)如果把“邓世昌”图片放入年代尺,应与 时间点对应?在该时间点,中国发生的大事是 ,该事件的结果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1)时间点A发生了标志中国近代史开端的事件是什么?
(2)北京在时间点B遭遇的浩劫是 。除此之外,北京还在 时间点再次遭遇浩劫。
(3)根据相关信息判断年代尺左侧图片中的人物是 。
(4)如果把“邓世昌”图片放入年代尺,应与 时间点对应?在该时间点,中国发生的大事是 ,该事件的结果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进行一系列探索,开始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下列图片分别反映了相应的四个重大历史事件,结合这些事件和所学知识回答题:

(1)将图中资料的数字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属于洋务运动时期的是________;属于戊戌变法时期的是________;
属于辛亥革命时期的是________;属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是________。
(2)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探究,同学们绘制了上述四次运动的思想主张变化的示意图。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未填部分的内容。
(3)根据图4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场革命的历史意义。
(4)根据以上分析,从这些思想主张的发展变化,你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具有什么特点?
(5)历史是一门“使人聪明的学问”,是“察古知今、鉴往开来”的学问,从这些探索中我们可以感悟到什么道理?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进行一系列探索,开始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下列图片分别反映了相应的四个重大历史事件,结合这些事件和所学知识回答题:

(1)将图中资料的数字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属于洋务运动时期的是________;属于戊戌变法时期的是________;
属于辛亥革命时期的是________;属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是________。
(2)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探究,同学们绘制了上述四次运动的思想主张变化的示意图。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未填部分的内容。
“自强”“_____” | →→ | 维新变法 | →→ | “主义” | →→ | “____”“科学” |
(3)根据图4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场革命的历史意义。
(4)根据以上分析,从这些思想主张的发展变化,你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具有什么特点?
(5)历史是一门“使人聪明的学问”,是“察古知今、鉴往开来”的学问,从这些探索中我们可以感悟到什么道理?
2.简答题- (共1题)
3.选择题- (共27题)
8.
1840年,澳门的葡萄牙人、美国商人等告诉林则徐,英国即将对广东发动战争,林则徐认为这是“谣言”、“虚张”。上述史实反映了
A.英国国力不及中国而采取的恫吓策略 |
B.葡萄牙排斥英国而力图垄断东方贸易 |
C.美国为取得在华优势地位而抵制英国 |
D.林则徐以天朝上国观念判断中英关系 |
9.
2015年11月,中国海军访问英国.有英国网友感慨道:“三艘巨大的军舰…真遗憾,这是中国军舰,不是英国的.记得我们国家曾经侵略过中国”.近代史上,英国发动或参与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有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10.
在谈到道光皇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龚书铎教授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A.台湾 |
B.辽东半岛 |
C.香港岛 |
D.东北三省 |
11.
当某条约的若干条款传出后,光绪皇帝发出“台湾割则天下人心皆去,朕何以为天下主!”的哀叹,台籍京官及举人纷纷声言“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该条约应是
A.《南京条约》 |
B.《天津条约》 |
C.《北京条约》 |
D.《马关条约》 |
13.
义和团运动中出现了许多家喻户晓的顺口溜,如“七天不梳头,砍下洋人头;七天不洗脸,能把洋人赶;七天不裹脚,天下洋人杀尽了”。这些顺口溜反映了义和团( )
A.缺乏正确理论的指导 | B.以农民为运动主力 |
C.把反帝作为主要目标 | D.具有盲目排外特点 |
14.
1851年与1911年都是辛亥年,在中国都发生了大规模的革命运动,这两场革命的相似之处是
A.发动者都希望按照西方的政治模式改造中国 |
B.参加革命者都是农民阶级 |
C.发动者都尝试用暴力推翻清朝统治 |
D.领导者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派 |
18.
恩格斯在评论某次战争时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恩格斯所评论的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25.
袁世凯实行独裁、复辟帝制的下列史实,其先后顺序是
① 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以无限期连任 ②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③ 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④下令解散国会
① 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以无限期连任 ②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③ 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④下令解散国会
A.①③②④ | B.②①④③ | C.③④②① | D.④②①③ |
26.
下图是民国初的漫画,拍子上的文字是“袁”,下面的蜘蛛是“滚”,此幅漫画的寓意是


A.袁世凯上台促使了清王朝的灭亡 |
B.袁世凯促使了民主共和的实现 |
C.希望推翻袁世凯,实现真正民主共和 |
D.希望清帝退位,实现民主共和 |
4.单选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简答题:(1道)
选择题:(27道)
单选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9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