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5题)
1.
如图,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A、B固定在竖直平面内,A端与水平面相切,穿在轨道上的小球在拉力F的作用下,缓慢地由A向B运动,F始终沿轨道的切线方向,轨道对球的弹力为N。在运动过程中


A.F增大,N减小 |
B.F减小,N减小 |
C.F增大,N增大 |
D.F减小,N增大 |
4.
如图,MN为铝质薄平板,铝板上方和下方分别有垂直于图平面的匀强磁场(未画出)。一带电粒子从紧贴铝板上表面的P点垂直于铝板向上射出,从Q点穿过铝板后到达PQ的中点O,已知粒子穿越铝板时,其动能损失一半,速度方向和电荷量不变,不计重力。铝板上方和下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之比为


A.2 |
B.![]() |
C.1 |
D.![]() |
5.
如图所示为远距离交流输电的简化电路图。发电厂的输出电压是U,用等效总电阻是r的两条输电线输电,输电线路中的电流是I1,其末端间的电压为U1。在输电线与用户间连有一理想变压器,流入用户端的电流是I2。则( )


A.用户端的电压为I1U1/I2 |
B.输电线上的电压降为U |
C.理想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I12r |
D.输电线路上损失的电功率为I1U |
2.选择题- (共6题)
7.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一场巨大的社会革命,其实并非是革命者的主观“激进”造成的。几乎每个时代、每个社会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激进”思想,但在承平年代开明社会,形形色色的激进思想对民众的影响很小,更掀不起能动荡社会的大风大浪,只能是茕茕孑立的少数人的信念。然而,一旦社会腐朽不堪,而统治者又拒绝改革以疏不满,民众忍无可忍,则蛰伏已久的激进思想便如狂飙突起,成为席卷一切的巨浪大潮。
一场巨大的社会革命,其实并非是革命者的主观“激进”造成的。几乎每个时代、每个社会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激进”思想,但在承平年代开明社会,形形色色的激进思想对民众的影响很小,更掀不起能动荡社会的大风大浪,只能是茕茕孑立的少数人的信念。然而,一旦社会腐朽不堪,而统治者又拒绝改革以疏不满,民众忍无可忍,则蛰伏已久的激进思想便如狂飙突起,成为席卷一切的巨浪大潮。
8.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一场巨大的社会革命,其实并非是革命者的主观“激进”造成的。几乎每个时代、每个社会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激进”思想,但在承平年代开明社会,形形色色的激进思想对民众的影响很小,更掀不起能动荡社会的大风大浪,只能是茕茕孑立的少数人的信念。然而,一旦社会腐朽不堪,而统治者又拒绝改革以疏不满,民众忍无可忍,则蛰伏已久的激进思想便如狂飙突起,成为席卷一切的巨浪大潮。
一场巨大的社会革命,其实并非是革命者的主观“激进”造成的。几乎每个时代、每个社会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激进”思想,但在承平年代开明社会,形形色色的激进思想对民众的影响很小,更掀不起能动荡社会的大风大浪,只能是茕茕孑立的少数人的信念。然而,一旦社会腐朽不堪,而统治者又拒绝改革以疏不满,民众忍无可忍,则蛰伏已久的激进思想便如狂飙突起,成为席卷一切的巨浪大潮。
9.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一场巨大的社会革命,其实并非是革命者的主观“激进”造成的。几乎每个时代、每个社会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激进”思想,但在承平年代开明社会,形形色色的激进思想对民众的影响很小,更掀不起能动荡社会的大风大浪,只能是茕茕孑立的少数人的信念。然而,一旦社会腐朽不堪,而统治者又拒绝改革以疏不满,民众忍无可忍,则蛰伏已久的激进思想便如狂飙突起,成为席卷一切的巨浪大潮。
一场巨大的社会革命,其实并非是革命者的主观“激进”造成的。几乎每个时代、每个社会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激进”思想,但在承平年代开明社会,形形色色的激进思想对民众的影响很小,更掀不起能动荡社会的大风大浪,只能是茕茕孑立的少数人的信念。然而,一旦社会腐朽不堪,而统治者又拒绝改革以疏不满,民众忍无可忍,则蛰伏已久的激进思想便如狂飙突起,成为席卷一切的巨浪大潮。
3.多选题- (共1题)
12.
实物粒子和光都具有波粒二象性.下列事实中突出体现波动性的是 ( )
A.电子束通过双缝实验装置后可以形成干涉图样 |
B.β射线在云室中穿过会留下清晰的径迹 |
C.人们利用慢中子衍射来研究晶体的结构 |
D.人们利用电子显微镜观测物质的微观结构 |
E.光电效应实验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 |
4.解答题- (共4题)
13.
水平面上两根足够长的粗糙的金属导轨平行固定放置如图1,间距为L=0,5m,一端通过导线与阻值为R=0.5Ω的电阻连接;导轨上放一质量为m=0.5kg的金属杆,金属杆与导轨的电阻忽略不计,均匀磁场竖直向下。用与导轨平行的恒定拉力F作用在金属杆上,杆最终将做匀速运动。当改变拉力的大小时,相对应的匀速运动速度v也会变化,v和F的关系如图2。(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

(1)磁感应强度B为多大?
(2)金属杆与导轨的摩擦因数是多少?

(1)磁感应强度B为多大?
(2)金属杆与导轨的摩擦因数是多少?
14.
一轻弹簧直立在地面上,其劲度系数为k=400N/m,弹簧的上端与盒子A连接在一起,盒子内装物体B,B的上下表面恰与盒子接触,如图所示,A和B的质量mA=mB=1kg(g=10m/s2) 。不计阻力,先将A向上抬高使弹簧伸长5cm后从静止释放。A和B一起做上下方向的简谐运动,选竖直向上为正方向,求:

(1)盒子A的振幅
(2)当A、B的位移为负的最大时,A对B的作用力的大小是多少?

(1)盒子A的振幅
(2)当A、B的位移为负的最大时,A对B的作用力的大小是多少?
15.
如图所示。以A、B和C、D为端点的两半圆形光滑轨道固定于竖直平面内,一滑板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左端紧靠B点,上表面所在平面与两半圆分别相切于B、C。一物块被轻放在水平匀速运动的传送带上E点。运动到A时刚好与传送带速度相同,然后经A沿半圆轨道滑下。在经B滑上滑板。滑板运动到C时被牢固粘连。物块可视为质点。质量为m,滑板质量M=2m,两半圆半径均为,R板长l=6.5R,板右端到C的距离L在P<L<5R范围内取值,
E距A为S=5R,物块与传送带、物块与滑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重力加速度取g。
(1) 求物块滑到B点的速度大小,
(2) 试讨论物块从滑上滑板到离开滑板右端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1与L的关
系,并判断物块能否滑到CD轨道的中点.
E距A为S=5R,物块与传送带、物块与滑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1) 求物块滑到B点的速度大小,
(2) 试讨论物块从滑上滑板到离开滑板右端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1与L的关
系,并判断物块能否滑到CD轨道的中点.

16.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个长为L的木板B,上表面粗糙,在其左端有一个光滑的
圆弧槽C与长木板接触但不连接,圆弧槽的下端与木板的上表面相平,B、C静止在水平面上,现有滑块A以初速度v0从右端滑上B并以
滑离B,恰好能到达C的最高点.A、B、C的质量均为m,试求:

(1)滑块与木板B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
圆弧槽C的半径R



(1)滑块与木板B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

5.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选择题:(6道)
多选题:(1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