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高三8月开学考试物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666315

试卷类型:开学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选择题(共7题)

1.通过下列哪一时间,中国农民实现了千百年来“耕者有其田”的梦想(  )
2.唐玄宗重用敢于直言的大臣魏征。
3.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历史事件(  )

①土地改革开始  ②西藏和平解放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④抗美援朝胜利  ⑤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4.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历史事件(  )

①土地改革开始  ②西藏和平解放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④抗美援朝胜利  ⑤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5.

this {#blank#}1{#/blank#}          t   h   a   s    t   h   i   s   s

6.

this {#blank#}1{#/blank#}          t   h   a   s    t   h   i   s   s

7.

this {#blank#}1{#/blank#}          t   h   a   s    t   h   i   s   s

2.单选题(共2题)

8.
根据牛顿运动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滑动摩擦力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
B.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维持,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C.人在走路时没有惯性,被绊倒时才有惯性
D.在绕地球飞行的太空实验舱中,能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9.
惯性系S中有一边长为l的正方形(如图A所示),从相对S系沿x方向以接近光速匀速飞行的飞行器上测得该正方形的图像是( )
A.B.
C.D.

3.多选题(共2题)

10.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B距离地面的高度为h,以恒定速率v0顺时针运行。甲、乙两滑块(视为质点)之间夹着一个压缩轻弹簧(长度不计),在AB的正中间位置轻放它们时,弹簧立即弹开,两滑块以相同的速率分别向左、右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滑块可能落在传送带的左右两侧,且距释放点的水平距离可能相等
B.甲、乙滑块可能落在传送带的左右两侧,但距释放点的水平距离一定不相等
C.甲、乙滑块可能落在传送带的同一侧,且距释放点的水平距离一定相等
D.甲、乙滑块可能落在传送带的同一侧,但距释放点的水平距离一定不相等
11.
如图所示,一滑块从底端冲上固定的足够长粗糙斜面,到达某一高度后返回。下列各图分别表示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位移s、速度v、加速度a、机械能E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A.B.C.D.

4.填空题(共3题)

12.
场强为E、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中有两小球A、B,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m,电量分别为q、 q.A、B两球由静止释放,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球A和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应满足的关系式为    
13.
描述简谐运动特征的公式是x= .自由下落的篮球缓地面反弹后上升又落下。若不考虑空气阻力及在地面反弹时的能量损失,此运动 (填“是”或“不是”)简谐运动.
14.
一列沿着x轴正方向传播的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图甲中某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

质点N的振幅是________ m,振动周期为________ s,图乙表示质点________(从质点K、L、M、N中选填)的振动图象,该波的波速为________ m/s.

5.解答题(共1题)

15.
如图所示,质量为m=1kg的物块,放置在质量M=2kg足够长木板的中间,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木板放置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在地面上方存在两个作用区,两作用区的宽度均为1m,边界距离为d,作用区只对物块有力的作用:I作用区对物块作用力方向水平向右,II作用区对物块作用力方向水平向左.作用力大小均为3N.将物块与木板从图示位置(物块在I作用区内的最左边)由静止释放,已知在整个过程中物块不会滑离木板.取g=10m/s2

(1)在物块刚离开I区域时,物块的速度多大?
(2)若物块刚进入II区域时,物块与木板的速度刚好相同,求两作用区的边界距离d;
(3)物块与木板最终停止运动时,求它们相对滑动的路程.

6.实验题(共2题)

16.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测定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其中A为滑块,B和C是质量可调的砝码,不计绳和滑轮的质量及它们之间的摩擦.实验中该同学在砝码总质量(m+m′=m0)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改变m和m′的大小,测出不同m下系统的加速度,然后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就可求出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1)该同学手中有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10个质量均为100克的砝码、滑块、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细线,为了完成本实验,得到所要测量的物理量,还应有(  ).
A.秒表 B.毫米刻度尺 C.天平 D.低压交流电源
(2)实验中,该同学得到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如图所示,从清晰的O点开始,每隔4个点取一计数点(中间4个点没画出),分别记为A、B、C、D、E、F,各计数点到O点的距离为OA=1.61 cm,OB=4.02 cm,OC=7.26 cm,OD=11.30 cm,OE=16.14 cm,OF=21.80 cm,打点计时器打点频率为50 Hz,则由此纸带可得到打E点时滑块的速度v=______m/s,此次实验滑块的加速度a=_____m/s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在实验数据处理中,该同学以m为横轴,以系统的加速度a为纵轴,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图线,结合本实验可知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g取10 m/s2
17.
用木板、白纸、图钉、一根原长为5cm且劲度系数为100N/m的弹簧、两个弹簧秤(单位:N)、细绳套、三角板、刻度尺和铅笔等器材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①在水平木板上铺白纸,把弹簧的一端固定在O点,过O画一条标记线OD,弹簧的另一端拴两条细绳套;用两把弹簧秤互成角度拉细绳套,使弹簧的另一端沿OD拉至C点,如图甲所示.用铅笔描下C点的位置和两条细绳的方向,记录两弹簧秤的读数分别为FA与FB,其中B弹簧称的读数FB=   N;用刻度尺测出此时弹簧的长度为10cm,通过计算得出弹簧的拉力F=    N;可以判断FA与FB互成的角度为    
②根据力的图示,作出FA和FB,如图乙所示.请你根据力的图示,在图乙中作出FA与FB的合力F′.
③比较力F′与F的大小和方向,得出的结论是:在实验误差范围内,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7道)

    单选题:(2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3道)

    解答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