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上海市崇明县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666235

试卷类型:一模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0

1.单选题(共8题)

1.
在离地高h处,以速度v0抛出一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已知.则小球落地时间不可能是
A.B.C.D.
2.
如图所示,A、B为同一水平线上的两个相同的绕绳轮子.现按箭头方向以相同的速度缓慢转动A、B,使重物C缓慢上升.在此过程中绳上的拉力大小

A. 保持不变    B. 逐渐减小
C. 逐渐增大    D. 先减小后增大
3.
如图,质量为M的楔形物A静置在水平地面上,其斜面的倾角为.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BB与斜面之间存在摩擦.用恒力F沿斜面向上拉B,使之匀速上滑.在B运动的过程中,楔形物块A始终保持静止.关于相互间作用力哪项是正确的(    )
A.BA的作用力大小为mg-F
B.BA摩擦力大小为F
C.地面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cosθ
D.地面受到的压力大小为Mg+mgsinθ-Fsinθ
4.
一个弹性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以的速度向左垂直撞到墙上,碰撞后小球以大小为速度向右运动则碰撞前后小球速度变化量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A.,向左B.,向右C.,向左D.,向右
5.
一根粗细均匀的绳子,右侧固定,使左侧的S点上下振动,产生一列向右传播的机械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则该波的
A.频率逐渐增大
B.频率逐渐减小
C.波速逐渐增大
D.波速逐渐减小
6.
一弹簧振子振幅为A,周期为.若振子从平衡位置处开始经过时间时的加速度大小和动能分别为a1和E1,而振子在位移为时加速度大小和动能分别为a2和E2,则a1、a2和E1、E2的大小关系为
A.a1>a2,E1<E2B.a1>a2,E1>E2
C.a1<a2,E1<E2D.a1<a2,E1>E2
7.
如图所示,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沿直线变化到状态b,在此过程中,其压强(  )
A.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C.始终不变D.先增大后减小
8.
下列各物理量的表达式中,是用比值法定义该物理量的是(  )
A.加速度B.电功率
C.电场强度D.电流强度

2.多选题(共3题)

9.
右图中,固定的光滑竖直杆上套有一质量为m的圆环,圆环与水平放置轻质弹簧一端相连,弹簧另一端固定在墙壁上的A点,图中弹簧水平时恰好处于原长状态.现让圆环从图示位置(距地面高度为h)由静止沿杆滑下,滑到杆的底端B时速度恰好为零.则在圆环下滑至底端的过程中
A.圆环所受合力做功为零
B.弹簧弹力对圆环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C.圆环到达B时弹簧弹性势能为mgh
D.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之和先增大后减小
10.
如图所示,实线是沿x轴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时刻的波形图,质点P恰在平衡位置,虚线是这列波在s时刻的波形图.已知该波的波速是0.8m/s,则
A.这列波是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
B.质点P在0.4s时刻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
C.时,质点P的速度沿y轴负方向
D.质点P在0.9s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为0.48m
11.
如图所示,S1、S2分别是两个水波波源,某时刻它们形成的波峰和波谷分别由实线和虚线表示.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两列波的频率相同,将在相遇区域形成干涉图像
B. 两列波的频率不同,不会在相遇区域形成干涉图像
C. 两列波在相遇区域内叠加使得A点振幅始终为零
D. 两列波在相遇区域内叠加使得B、C两点振幅有时增大有时减小

3.填空题(共4题)

12.
如图,在竖直平面内有一匀强电场,一带电量为+q、质量为m的小球在力F(未知量)的作用下沿图中虚线由A至B做竖直向上的匀速运动.已知力F和AB间夹角为θ,AB间距离为d,重力加速度为g.则电场强度E的最小值为  .若电场强度时,小球从A运动到B电势能变化量大小可能为   
13.
如图,水平地面上有一个坑,其竖直截面是半径为R的半圆.ab为沿水平方向的直径,O为圆心.在a点以某初速度沿ab方向抛出一小球,小球恰好能击中最低点c,则小球的初速度    .小球以不同的初速度v0抛出,会击中坑壁上不同的点.若击中点d与b所对的圆心角为,则   
14.
两颗人造地球卫星,它们质量之比为,它们运行的线速度之比为,那么它们运行的轨道半径之比为   ,它们所受向心力之比为   
15.
在地球表面上周期准确的秒摆(周期为2秒),移到距离地面为nR0的高度处(R0为地球半径),该秒摆的周期  秒,此时为了让秒摆保持周期2秒不变,则需要  (“增长”,“减短”)摆长.

4.解答题(共4题)

16.
如图所示,ABCD是一个T型支架,支架A端有一大小与质量均可忽略的光滑定滑轮,D点处有一光滑转动轴,AC与BD垂直,且, BD长为m,AC与水平地面间的夹角为,整个支架的质量为kg(BD部分质量不计).质量为kg的小滑块置于支架的C端,并与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绳另一端作用一竖直向下大小为24N的拉力F,小滑块在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AC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己知小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m/s2

(1)求小滑块沿AC向上滑的加速度大小;
(2)滑块开始运动后,经过多长时间支架开始转动?
(3)为保证支架不转动,作用一段时间后撤去拉力F,求拉力作用的最大时间.
17.
如图,滑块和小球的质量均为m,滑块可在水平光滑固定导轨上自由滑动,小球用长为的轻绳悬于滑块上的O点.开始时轻绳处于水平拉直状态,小球和滑块均静止.现将小球由静止释放,当小球到达最低点时,滑块刚好被一表面涂有粘住物质的固定挡板粘住,在极短的时间内速度由减为零.小球继续向左摆动.求:

(1)小球到达最低点时速度的大小;
(2)小球继续向左摆动到达最高点时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3)小球从释放到第一次到达最低点的过程中,绳的拉力对小球所做的功.
18.
当金属的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向四周发射电子,这种电子叫热电子,通常情况下,热电子的初始速度可以忽略不计.如图所示,相距为L的两块平行金属板M、N接在输出电压恒为U的高压电源E2上,M、N之间的电场近似为匀强电场,a、b、C.d是匀强电场中四个均匀分布的等势面,K是与M板距离很近的灯丝,电源E1给K加热从而产生热电子.电源接通后,电流表的示数稳定为I,已知电子的质量为m、电量为e.求:

(1)电子达到N板瞬间的速度;
(2)电子从灯丝K出发达到N板所经历的时间;
(3)电路稳定的某时刻,MN之间运动的热电子的总动能;
(4)电路稳定的某时刻,C.d两个等势面之间具有的电子数.
19.
质量为kg的物体A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另一个质量为kg的物体B以5.0m/s的水平速度与物体A相碰.碰后物体B以m/s的速度反向弹回,则系统的总动量为
kg·m/s,碰后物体A的速度大小为    m/s.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多选题:(3道)

    填空题:(4道)

    解答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