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1)图一是1918年底李大钊、陈独秀在北京创办的《每周评论》。十月革命后该刊物主要宣传马克思主义。由于图中字迹模糊不清,请你跨越时空,在《每周评论》中“山东问题”专栏里撰写 巴黎和会关于山东问题及决议的小短文。
(2)图二 历史事件的结果是怎样的?在这一事件中发挥主力军作用的是谁?
(3)图三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简要说明图一、图二与图三事件之间的关系。

(1)图一是1918年底李大钊、陈独秀在北京创办的《每周评论》。十月革命后该刊物主要宣传马克思主义。由于图中字迹模糊不清,请你跨越时空,在《每周评论》中“山东问题”专栏里撰写 巴黎和会关于山东问题及决议的小短文。
(2)图二 历史事件的结果是怎样的?在这一事件中发挥主力军作用的是谁?
(3)图三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简要说明图一、图二与图三事件之间的关系。
2.
“强国梦”是先进中国人不断求索、自主践行的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福州船政局是当时远东第一大船厂。它起初聘请洋匠,但洋匠受雇期间,挟技居奇,唯利是图。1874年,福州船政局辞退全部洋匠,主要依靠自己培养出来的技术人员。后来,遇到新工艺时,也只是暂时雇佣少数洋匠。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材料二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义》
材料三(中华民国建立后……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教训的认识,陈独秀认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谟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摘自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1)据材料一,指出福州船政局辞退全部洋匠的主要原因,简要分析福州船政局创办的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梁启超认为变法的关键是什么?后来变法失败说明了什么?
(3)材料三中陈独秀等人认为“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为此掀起了什么运动?该运动高举的两面旗帜是什么?
材料一福州船政局是当时远东第一大船厂。它起初聘请洋匠,但洋匠受雇期间,挟技居奇,唯利是图。1874年,福州船政局辞退全部洋匠,主要依靠自己培养出来的技术人员。后来,遇到新工艺时,也只是暂时雇佣少数洋匠。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材料二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义》
材料三(中华民国建立后……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教训的认识,陈独秀认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谟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摘自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1)据材料一,指出福州船政局辞退全部洋匠的主要原因,简要分析福州船政局创办的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梁启超认为变法的关键是什么?后来变法失败说明了什么?
(3)材料三中陈独秀等人认为“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为此掀起了什么运动?该运动高举的两面旗帜是什么?
2.选择题- (共3题)
3.
“万里出征,抬棺死战,驱外虏于西域,为民族第一功臣,此左宗棠也。”材料称赞左宗棠为“民族第一功臣”的依据是()
A.出使俄国,收回伊犁 | B.虎门战役,壮烈牺牲 |
C.查毁鸦片,虎门销烟 | D.痛击阿古柏,收复新疆 |
4.
2015年10月2日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近日认定一艘丹东黄海海域的沉船系甲午海战沉没战舰,该战舰现疑似“致远号”沉船。120年前,指挥“致远舰”、率领250余名官兵冲撞敌舰、壮烈牺牲的爱国将领是( )
A.林则徐 | B.关天培 |
C.谭嗣同 | D.邓世昌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