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苍溪县东溪初级中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学月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66615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28

1.综合题(共3题)

1.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探索抗争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中国近代两个条约的部分内容
A.清朝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常口岸,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割香港岛给英国……
B.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与诸国仇敌”组织,违者处死;各省官员必须保护外国人的安全,否则即行革职,永不叙用……
(1)材料一中a出自哪一不平等条约?试分析划线部分对中国队危害。b条款出自哪一条约?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有何影响?
材料二 辛亥革命……是一次具有巨大革命意义的历史变革……为以后的中国人民革命斗争打开了道路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是一次具有巨大革命意义的历史变革”?
材料三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
(3)材料三是哪一运动的口号?请你说出这一运动的标志性意义。
材料四 新民主主义革命大事简图

(4)图中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何积极影响?中共七大确立的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背景链接: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材料一 在近代中国变革的道路上,如果说19世纪最后几年的时代象征是康有为 ,那么到了20世纪初年则进入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时代。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的“康有为”领导了哪一场变法?写出该变法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措施。
(2)材料一中孙中山领导的这场革命引起了近代社会生活的哪些变化?(举两例)
背景链接:20世纪30年代,日本加速对外扩张,发动了侵华战争。
材料二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分别发表宣言,抗议日本侵略者,表明抗战立场,加快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材料二中国共两党的宣言(谈话)是在哪一事变后发表的?依据材料概括国共两党的共同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举出国共两党英勇抗日的战例。
3.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鸿章晚年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虚有其表……”
(1)根据材料一试评价洋务运动的作用。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以军事工业为主的近代工业出现了,新式海陆军开始筹建,新式学堂一一举办。留学生陆续外派,大清帝国有了些许新的气象。
——摘自《复兴之路》
(2)材料 一的思想变成材料二的实践是由哪个派别来实施的?材料二提到的“军事工业”中规模最大的是哪一个?
材料三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 三年内,外轮就损失l300万两 白银。湖北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l0万匹。
──《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1983
(3)据材料三说明洋务派民用企业的创办有何作用?
材料四 “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
——摘自《张季子九录•政闻录》
(4)根据材料四概括张謇的“救国”主张。为此,他创办了哪一企业?你认为他的主张在当时能否实现?请说明理由。

2.选择题(共17题)

4.
1987年联合国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这是为了纪念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的
A.魏源
B.林则徐
C.左宗棠
D.邓世昌
5.
下图是近代某次侵华战争示意图。侵略军的暴行是
A.命令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B.洗劫后放火焚烧了圆明园
C.割占中国台湾、澎湖列岛
D.逼迫清政府开放上海口岸
6.
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直接目的是
A.镇压义和团运动
B.灭亡和瓜分中国
C.推翻清政府统治
D.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7.
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期的近代化探索历程中,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亡图存运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其中“猛药重治”指的应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新文化运动D.辛亥革命
8.
下图是洋务运动创办的京师同文馆课程计划表,这有利于
A.促进科举考试
B.培养近代外交、科技人才
C.发展排外顽固势力
D.促进近代民族工业的生产
9.
“赤水金沙辗转渡,雪山草地等闲飞”这是某纪念馆门柱上的一副对联,从中可以看出该纪念馆是
A.红军长征纪念馆
B.南昌起义纪念馆
C.北伐战争纪念馆
D.渡江战役纪念馆
10.
2014年2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审议,将每年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纪念30多万死难同胞。与该公祭日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南京大屠杀
B.七七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台儿庄战役
11.
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A.转战陕北歼强敌
B.千里跃进大别山
C.齐心合力战淮海
D.百万雄师过大江
12.
观察下列《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表》,它充分证明了淮海战役中( )
A.胜利来自人民的支持B.解放军装备落后,只能仰仗老百姓
C.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D.国民党的美式装备还不如土枪土炮
13.
下列哪一表述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的时代主题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打倒列强,除军阀
C.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D.众志成城,共赴国难
14.
下图所示臂章再现了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历史。其佩戴时间转换为公元纪年,应该是()
A.1938年
B.1939年
C.1940年
D.1941年
15.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这一战役的战果是()
A.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
B.拉开了战略大决战的序幕
C.解放南京,国民党政权垮台
D.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
16.
“晚上十点半,板垣征四郎下令按动了爆炸柳条湖铁轨的按钮,中日延续了十四年的第二次战争从此爆发。”材料所指的是
A.鸦片战争B.七·七事变
C.甲午中日战争D.九·一八事变
17.关于电解NaCl水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18.
下图是1936年12月13日《解放日报》的一篇新闻报道示意图,从中可以获取的重要历史信息是
A.日本策动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沦陷
B.蒋介石命令张、杨对陕北红军发起进攻
C.张、杨逼蒋抗日,西安事变爆发
D.全民族抗日战争正式开始
19.
小明一家在 1911年某一天欢呼:“武昌起义成功了!”,你认为他获得这一信息最有可能的渠道是
A.书籍B.电影C.电视D.报纸
20.
蒋介石曾在一封电报中说:“***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此次“陪都”之行的结果是
A.签署了“双十协定”B.避免了内战的爆发
C.商讨了第二次国共合作D.通过了“共同纲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