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同步练习1期末测试(二)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66614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7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到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在地球的另一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们的想象力所兹创造的一切几乎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官,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手拉着手,荣归欧洲。
——[法国]维克多·雨果
材料三 侵略军攻陷北京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更继以私人抢劫。北京居民所受之物质损失甚大,但其详细数目,亦不易调查”。“(皇宫)最大部分可以移动之贵重物件,皆被抢去”
——《瓦德西拳乱笔记》
请回答:
(l)材料二对应的是材料一中的图几?材料三对应的是材料一中的图几?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次侵略战争的劫掠景象?被劫掠的是哪里?主凶分别是哪些国家的侵略者?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次侵略战争的劫掠景象?被劫掠的是哪里?主凶分别是哪些国家的侵略者?
(4)为什么这些侵略者能在中国犯下如此罪行?
(5)这些历史事件对今天的中国有什么启示?
2.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同盟会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林伯渠说:“自辛亥革命后,就是民主主义成了正统。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侵犯了就要杀头。后来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 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个神圣未必就要杀头,但为人民所抛弃是没有疑问的。”
材料二孙中山说:“文(孙中山名),爱国若命。”他在《兴中会章程》中第一次提出了“振兴中华” 的口号。1924年 11月一1925年3月间,孙中山发表北上宣言,呼吁“打破列强的侵略,,、“废除 中外一切不平等条约”。指出:“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幸福,不能 统一,便受害。”他还说:“中国如果强盛起来,我们不但是要恢复民族的地位,还要对于世界负一 个大责任。”
(1)材料一认为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是什么?请结合中国近代有关史实略举一例予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今天,我们应该怎样继承和弘扬孙中山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3.
从1921年到2017年,96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从弱小到强大,从幼年到成熟,从在野到执政,探索出了革命和建设两条辉煌的道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大会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1)请写出材料一中的会议名称和意义。
材料二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到成熟的标志,遵义会议证明,中国共产党完全具有独立自主解决自己内部复杂问题的能力。
(2)遵义会议是中共在哪次重大军事行动过程中召开的?请写出这次重大军事行动胜利的意义。
材料三 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合法地位与国民党在谈判桌上进行了一次激烈较量。随后,又通过三年的军事较量,中国共产党终于领导人民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
(3)依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三中“谈判桌上”的“较量”指的是哪一事件。请写出“三年的军事较量”中三大战役的名称。

2.选择题(共17题)

4.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2月12日,清宣统帝溥仪下诏退位,成为末代皇帝。这一历史事件的深远意义在于中国
A.宣告了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B.开启了近代化探索
C.改变了社会性质
D.摆脱了殖民统治
5.
1843年英国殖民者在香港岛堂而皇之地建立起港英政府,其依据是(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瑷珲条约》D.《九国公约》
6.
法国作家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信中谴责的暴行是(   )
A.英国军队侵占香港岛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日本军队旅顺大屠杀D.八国联军在北京烧杀抢掠
7.
“不管这次战争的直接后果如何,有一点是必不可免的:古老中国整个传统的经济体系将完全崩溃。……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上述的“这次战争”是(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
陈天华在《猛回头》中写道:“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清政府成为洋人的“守土官长”是在签订下列哪个条约之后( )
A. 《马关条约》 B. 《辛丑条约》 C. 《南京条约》 D. 《北京条约》
9.
小明在爷爷的自传里看到爷爷早年参加了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但由于字迹模糊,无法看到这个政党的名称,你觉得可能是下面哪一个(  )
A.兴中会B.光复会C.华兴会D.中国同盟会
10.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表所列出的选项中,史实与推论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推论
A
公车上书
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B
百日维新
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
太平天国
以胜利而告终
D
戊戌政变
提高了光绪皇帝的地位
 
A.AB.BC.CD.D
11.
建党90周年献礼剧《中国1921》再现了从一战结束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间的历史,再现了90多年前的“80后90后”抛头颅洒热血,肩负起复兴中华重任的历史身影。“从一战结束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间的历史”不包括( )
A.巴黎和会B.五四运动C.新文化运动D.辛亥革命
12.
1920年,胡适出版了《尝试集》,他在自序中写道:“我们也知道单有白话未必就能造出新文学,我们也知道新文学必须要有新思想做里子。”这段话中的“白话”“新文学”“新思想”反映了中国近代的哪一思想解放运动( )
A.戊戌变法B.五四运动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13.
某校开展“百年中国”历史主题活动,李同学就“1912·6南京见闻”搜集到以下材料。其中有史实错误的是
A.“民主”“共和”成为热门话题B.人们传阅《新青年》的进步文章
C.大街上有男子剪去长辫D.有人打听现任临时大总统是谁
14.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表现是( )
①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    ②罢免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
③中国出席巴黎和会的代表拒签和约 ④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15.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又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城市。下列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在北京(北平)的有( )
①五四运动 ②一二·九运动 ③“双十协定”签署  ④平津战役中和平解放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6.
2006年10月,一学校要举办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图片展,搜集到了下面四幅图片,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是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
C.④①②③D.③④①②
17.
蒋介石曾在一封电报中说:“***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惠临陪都,共同商讨…”***此次“陪都”之行的结果是
A.避免了内战的爆发
B.通过了《共同纲领》
C.商讨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D.签署了《双十协定》
18.
抗战老兵张步风在回忆录中写到:“1940年秋天的三个多月时间里,我们在正太铁路附近,到底拔了多少电杆,拆毁了多少铁轨,拔掉了多少据点,现在都已经记不清了……”张老所回忆的历史事件是( )
A.卢沟桥之战B.平型关大捷
C.百团大战D.台儿庄战役
19.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当中华民族处在危亡关头,聂耳创作了大量的振奋民族精神的抗日救亡歌曲,其中包括( )
A.《黄河大合唱》B.《大刀进行曲》
C.《在太行山上》D.《义勇军进行曲》
20.
蒋介石曾在一封电报中说:“***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此次“陪都”之行的结果是
A.签署了“双十协定”B.避免了内战的爆发
C.商讨了第二次国共合作D.通过了“共同纲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