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访古明史)

考察记录:1842年8月10 日,英国全权公使亨利·璞鼎查和海军司令巴加率70余艘舰船,侵入我南京下关仪凤门外的草鞋峡一带。8月12日,中英双方代表选定静海寺为谈判地点,双方共在寺内谈判三日,议约四次。8月29日,依据前面的谈判内容,耆英、牛鉴等登上停在下关江面的英军”康华丽”号军舰,在《南京条约》上签字。
(1)依据考察记录,可以了解哪些历史信息(多选,只填写序号即可。错选、全选均不得分。)A.甲《南京条约》的谈判地点 | B.《南京条约》的签订时间 |
C.《南京条约》的影响 | D.《南京条约》的内容 |
E.《南京条约》谈判经过 | F.《南京条约》谈判代表 |

(2)ABCDE这五处鸦片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中哪一处位于长江口岸(写字母代号)?写出在这次战争中被割占的地点F的名称。
(3)请说出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最严重的影响是什么?
(史料实证)
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
——《全球通史》
(4)请列举近代中国“入侵和反入侵”事件各一例,要求二者构成因果关系。材料一:下面是初二某班同学对近代中国某一历史事件的描述
●工业文明外力冲击下社会矛盾的产物
●农民阶层的救亡图存运动
●基督教文明与中华本土文明相融合为特点
●以反清革命作为斗争目的
材料二:“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材料三:洪仁玕在1859年发表的《资政新篇》中概括地提出了强化中央集权、采用西方技术以使中国经济和交通现代化以及发展与西方列强友好关系的政策。洪仁玕所提出的开设现代银行、颁发专利权、建造铁路和轮船以及发展采矿业等建议表明,他对西方力量所在的若干因素抱着全心全意的、虽然认识很不全面的赞赏态度。这些建议是太平天国经济理论的一个重大转变。
(1)材料一中的“因基督教文明与中华本土文明相融合”而创立的哪一组织开始发展反清力量?这一事件与以往的农民起义相比,具有怎样新的时代特征?(2)材料二出自哪一革命纲领?这一纲领最吸引当时农民的地方是什么?这一纲领未能实施的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为什么说《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经济理论的一个重大转变”?
材料一: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而被称为“鬼子六”的奕䜣力倡洋务……李鸿章一生事业与洋务相连。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朕思考时局艰难,不变法不足以救中国…现在朕位几乎不保。你们康有为、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等,应妥当秘密筹划,设法相救。”
材料三:在近代中国变革的道路上,如果说19世纪最后几年的时代象征是康有为,那么到了20世纪初年则进入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时代。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 陈代谢》
材料四:“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巳经五十多年了……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
——《***选集》第二卷
(1)写出材料一中李鸿章办所民用企业一例。(2)材料二密诏中提到的变法是指什么?变法内容中最能体现发展资本主义愿望的措施是哪一条
(3)孙中山领导的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材料四中***所说的“有它胜利的地方”指的是什么?
2.判断题- (共6题)
3.选择题- (共21题)
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B.使中国失去了北方大片领土 |
C.刺激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 D.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
A.驱除鞑虏 | B.恢复中华 | C.创立民国 | D.平均地权 |
A.黄花岗起义 | B.萍浏醴起义 | C.广州起义 | D.安庆起义 |
A.成立同盟会 | B.发动武昌起义 |
C.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D.发起新文化运动 |
A.是革命党人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 B.是推翻清王朝并导致民国建立的起义 |
C.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反清起义 | D.是第一次推翻封建制度的起义 |
A.军阀割据 | B.二次革命 | C.护国运动 | D.护法运动 |
A.鸦片走私 | B.商品输出 | C.强迫赔款 | D.开设工厂 |
A.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 | B.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
C.实业救国和辛亥革命 | D.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 |
A.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平等思想 | 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思想 |
C.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 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
A.魏源 | B.关天培 | C.李秀成 | D.邓世昌 |
A.《南京条约》签订之后 |
B.《北京条约》签订之后 |
C.《马关条约》签汀之后 |
D.《辛丑条约》签订之后 |
A.洋务自强的践行者 | B.维新图强的呼吁者 |
C.民主科学的倡导者 | D.民主共和的实践者 |
A.提倡实业救国 |
B.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
C.师夷长技以制夷 |
D.民主、科学 |
A.“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也” |
B.“民者,国之本也;国者,君之本也” |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D.“天下为主,君为客” |
A.太平天国 |
B.洋务运动 |
C.辛亥革命 |
D.公车上书 |
A.义和团运动 |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辛亥武昌起义 |
A.提倡实业救国 | B.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
C.师夷长技以制夷 | D.民主、科学 |
4.填空题- (共3题)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判断题:(6道)
选择题:(21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