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材料一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海国图志序》
(1)材料一的作者是谁?根据材料,概括作者的思想主张。材料二 阅读下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示意图

(2)在“3”这段时间(1912﹣1919年),反映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什么变化?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近代中国的民族工业,有什么特点?并分析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1952年,中、印、美三国人均钢和电的产量对照表
国家项目 | 中国 | 印度 | 美国 |
钢产量(千克) | 2.37 | 4 | 538.3 |
发电量(千瓦时) | 2.76 | 10.9 | 2949 |
(4)依据材料三,为改变工业落后状况,1953年,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实行此项措施后,取得了哪些成就(写出任意2项即可)?
材料一 日本海军司令伊东祐亨致书大清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阁下:时局变化太大了,我和阁下友谊不减,今天,我给你写(劝降)信不是私仇,只为国事……清国海、陆二军,连战连败,如果虚心平气考察一下,原因很简单。……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不是某位大臣一己之罪,这都是因为你们朝廷上下墨守成规、不知变通导致的。(注:此信写于1895年1月23日。19天后,丁汝昌自杀,此后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摘编自唐德刚《从晚清到民国》
(1)材料一的这封信,写于哪次战争期间?这次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什么条约?从材料看,伊东祐亨认为“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的原因何在?材料二

(2)材料二中,图一照片记录的情景与日本侵略者制造的哪一事变有关?图二是哪一战役的形势示意图?
材料三 在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全民族的抗战,经过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克服了重重困难,付出了巨大牺牲,终于同美、英、苏等反法西斯同盟国一道,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摘编自中华书局版《中国历史》
请回答:(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取得抗战胜利的原因。
(器物之路)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采用西方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著名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这些企业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分配给军队。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另一批企业,如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他们希望通过创办这类企业,将产品投放市场,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
(1)根据材料分析,洋务运动60年代和70年代创办的企业有什么不同?
器物探索之路有何意义?
(制度变革)
材料二 1895年,北京1000多名举人在“公车上书”的呐喊声中展示了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也由此揭开了一场政治变革运动的序幕。
材料三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孙中山
(2)材料二中“政治变革运动”指什么?材料三中的“革命”有何历史贡献?为什么孙中山还说“革命尚未成功”?(思想解放)
材料四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中国人首先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只学技术不好使……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又更大了……那么好的制度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
(3)为了改变中国人的思想,知识分子掀起了什么运动?随着运动的深入发展和国际新形势的出现,他们宣传的思想又有了什么新发展?
(新的征程)
材料五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带领中国人民经历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建立新中国,并逐步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4)新中国的成立在中国近代探索历程中有何重要意义?
(5)综合上述材料,近代化道路的探索过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2.选择题- (共54题)
A.英国殖民者 |
B.英法联军 |
C.日本侵略者 |
D.八国联军 |
②轻视阶段(1840~1905)……
④赞赏阶段(1937~1945)……
⑥敌对时期(1949~▲)。
在“②轻视阶段”,美国直接参与了下列哪一次侵华战争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A.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
B.清政府已成“洋人的朝廷” |
C.山东主权转交日本 |
D.义和团沉重打击八国联军 |
A. 创办福州船政局 B. 收复新疆 C. 在新疆设立行省 D. 收复台湾
A.开放广州、厦门为通商口岸 | B.中英协定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 |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 D.以海关税作为战败赔款担保 |
A.《南京条约》签订 | B.边疆地区危机扩大 |
C.甲午中日战争失败 | D.八国联军占领北京 |
A.提倡实业救国 |
B.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
C.师夷长技以制夷 |
D.民主、科学 |
A.开始引进西方的工业文明 |
B.开始制度变革的尝试 |
C.大力倡导实业救国 |
D.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
A. 戊戌变法 B. 新文化运动 C. 辛亥革命 D. 北伐战争
①碧血战湘江
②四渡赤水河
③巧渡金沙江
④强渡大渡河
A.①②③④ |
B.②①③④ |
C.③①④② |
D.①②④③ |
A.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 B.洗雪了中华民装的百年耻辱 |
C.使中国革命开始转危为安 | D.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
A. 旧民主主义革命 B. 辛亥革命
C. 新民主主义革命 D. 国民革命

①积极准备内战
②在政治上欺骗人民
③为抢夺抗战胜利果实赢得时间
④争取抗战胜利后实现国内和平
A.①③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A.千里挺进大别山 |
B.辽沈战役 |
C.中共中央转战北 |
D.盂良固战役 |
A.日本首次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
B.中国抗日战争从九一八事变开始 |
C.国民党正面战场开始了全面抗战 |
D.中国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A.准海战役 |
B.百团大战 |
C.台儿庄战役 |
D.辽沈战役 |
A.台儿庄战役 | B.武汉会战 | C.淞沪会战 | D.百团大战 |
A. 田汉 B. 聂耳 C. 冼星海 D. 徐悲鸿
请回答下列有关实验和探究的问题
如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看到的青霉结构,请据图回答:
①通过实验可以看到,青霉的菌体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blank#}1{#/blank#} 构成的,可见青霉属于多细胞真菌.仔细观察青霉的细胞结构,发现与动植物细胞一样,青霉的细胞里都有{#blank#}2{#/blank#} ,因此,青霉和动植物都属于{#blank#}3{#/blank#} 生物.
③组成青霉的菌丝有两种:在营养物质的表面直立向上生长的叫[2]{#blank#}4{#/blank#} 菌丝;深入到营养物质内部的叫[3]{#blank#}5{#/blank#} 菌丝,它能从营养物质内部吸收有机物,供青霉利用.
④在菌丝[2]的顶端有呈扫帚状的结构,由成串的[1]{#blank#}6{#/blank#} 构成,{#blank#}7{#/blank#} 色,用来繁殖后代.
A.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
B.农民走上了体化道路 |
C.农村停产革命 |
D.农村实行“大包干” |
A.“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 B.“学习雷锋好榜样” |
C.“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
①具有透明度高、威力大和影响广的特点
②是公民能有效履行监督义务的重要途径
③对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具有独特作用
④使公民能在新闻媒体上不受拘束地发表意见
A.一五计划时期 |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
C.土地改革时期 |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 |
A.三大改造 | B.“大跃进” |
C.人民公社化运动 | D.“文化大革命” |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
B.新中国的成立 |
C.第一届政协会议的召开 |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
A.土地改革运动 |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
C.人民公社化运动 |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A.建立人民公社 | B.实行赎买政策 | C.建立合作社 | D.实施公私合营 |
①土地改革②三大改造③“大跃进”运动④人民公社化运动⑤“文化大革命”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③④⑤ | D.②④⑤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5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8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