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联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666092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9/3

1.综合题(共2题)

1.
近代史上,西方列强多次发动侵略战争,饱受欺凌的中华民族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八年级(3)班开展“侵略与抗争”活动课,邀请你来参加,一起探究问题。
材料一 西方列强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船坚炮利的军事优势,对近代中国进行了屡屡侵略,中国国家主权遭到了严重践踏。
材料二 西方列强通过同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占土地,强索赔款,攫取特权。
材料三 近代史上中国人民为改变屈辱的地位进行了英勇抗争,展示出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勇于抗争的精神。
(1)根据材料,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初,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多次侵略战争,请指出他们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别写出最能体现帝国主义对中国资本输出以及清政府变成“洋人的朝廷”的条约和条款。
(3)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华民族进行了英勇的抗争。请写出中国军民抗击侵略的史实三例,并归纳近代中国人民抗争的历史作用。
(4)为了牢记历史教训,我们必须深入了解近代史上中国战败的原因。针对中国近代遭受的一系列侵略,你认为当前我们应该怎么办?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凤凰网:“你认为哪座城市最能代表辛亥革命?”问卷调查统计


(1)材料一中,广州、武汉、南京得票率位居问卷前三甲。请用史实说明理由。
代表城市
理由
广州
 
武汉
 
南京
例:中国第一个共和制政府——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
 
(2)请结合所学,谈一谈我们今天纪念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有什么现实意义?作为当今中学生,你认为应该从孙中山先生身上学习哪些优秀品质?

2.选择题(共18题)

3.
新文化运动前期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  )
A.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平等思想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思想
C.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4.
针对下表的贸易状况,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列强
年代
英输华货物总值(单位:万英镑)
1837—1839
年均不足100
1845
约239
1846
约179
1854
约100
 
A.开始向中国输入鸦片
B.要求协定关税
C.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
D.开始打开中国大门
5.
1923年,上海《晨报》公布了一次社会调查结果,其中两个问题的统计数据如图,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有
你欢迎资本主义吗?欢迎者占27%,不欢迎者占73%。
你赞成社会主义吗?赞成者占76%,不赞成者占24%。
①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中国人对西方资本主义感到失望
②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
③五四运动中,马克思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
④国民革命失败,国共进入长达十年的对峙时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
冯友兰和钱穆是两位著名的历史学家。冯友兰讲:“假如太平天国统一了中国,那么中国的历史将倒退到黑暗时期。”钱穆说:“若太平天国成功了,便是全部中国历史的失败了,两位史学家这样说的根本原因是(  )
A.太平天国运动破坏了中国的社会经济
B.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
C.太平天国运动具有空想性
D.太平天国运动遭到列强的镇压
7.
1902年伦敦《泰晤士报》报道说,慈禧太后在接见驻华公使和公使夫人时“抽泣哽噎
说进攻使馆区是极大的错误,她后悔莫及。”早在1901年初,慈禧就曾借光绪之名下语,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因此,时人激愤地指斥清廷已成为了“洋人的朝廷”。下列能说明清廷已成为“洋人朝廷”的主要依据是( )
A.开放沿海通商口岸B.纵容列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C.允许列强开设工厂D.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8.
近代中国被迫与列强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其中19世纪90年代与19世纪40年代的不平等条约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A.割占中国领土的面积扩大
B.开放的通商口岸深入内地
C.索取中国赔款的数额加大
D.列强获得对华资本输出的特权
9.
范文澜在《中国史纲要》中写道:“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是中国遭受帝国主义奴役的起点。中国……从此发生了根本变化。”这里的“根本变化”主要是指( )
A. 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漩涡 B. 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C. 民族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D.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10.若一物体的运动方程如下: {#mathml#}s={3t2+2(0t<3)3(t3)2+29(t3){#/mathml#} (t(单位:s)是时间,s(单位:m)是位移),则此物体在t=4时的瞬时速度为{#blank#}1{#/blank#} m/s.
11.若一物体的运动方程如下: {#mathml#}s={3t2+2(0t<3)3(t3)2+29(t3){#/mathml#} (t(单位:s)是时间,s(单位:m)是位移),则此物体在t=4时的瞬时速度为{#blank#}1{#/blank#} m/s.
12.若一物体的运动方程如下: {#mathml#}s={3t2+2(0t<3)3(t3)2+29(t3){#/mathml#} (t(单位:s)是时间,s(单位:m)是位移),则此物体在t=4时的瞬时速度为{#blank#}1{#/blank#} m/s.
13.
“倭人近十年来,一意治兵,专师西法,购置船械,愈出愈精。中国限于财力,拘于部议,未能撒手举办,遂觉稍行见绌。海军快船快炮太少,仅足守口,实难纵令海战。”材料中的这场运动主张( )
A.“自强”“求富”B.变法维新
C.民主共和D.“民主”“科学”
14.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为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先生把“政治革命即“创立民国”概括为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15.
某学者说:“它不仅标志着长达30年的洋务运动夭折,而且极大削弱了中国现代化进一步发展的物质基础。”“它”是指
A.《南京条约》签订B.边疆地区危机扩大
C.甲午中日战争失败D.八国联军占领北京
16.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对“华夷之辩”观念的突破,第二次是对“道”、“器”观念的突破,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下列与“第三次突破”直接相关的是
A.提倡实业救国
B.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C.师夷长技以制夷
D.民主、科学
17.
下图是某报刊登的上海广智书局的新书广告,其内容表明当时知识界流行的思想是

A. “自强”、“求富”
B. 变法、图强
C. 三民主义
D. 民主科学
18.
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欢呼中失败的,这里的“胜利”主要是指
A. 推翻了封建制度
B. 成立了中华民国
C. 打倒了帝国主义
D. 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19.
五四爱国运动留下了伟大的“五四”精神,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叙述准确的是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最能体现“反帝反封建”性质
B.爆发的直按原因是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C.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取得初步胜利
D.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20.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对“华夷之辩”观念的突破,第二次是对“道”、“器”观念的突破,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下列与“第三次突破”直接相关的是(  )
A.提倡实业救国B.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C.师夷长技以制夷D.民主、科学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