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全椒县慈济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66608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2/19

1.综合题(共2题)

1.
一部近代史,就是一部探索史、救亡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和日本都兴起了一场变革运动。所不同的是,经过这场变革运动,日本从一个落后的封建农业国逐步变成一个近代经济较发达的工业国,而中国的地主阶级却没能使中国经济得到改观,没能使这古老的中华民族起飞。
(1)根据材料一,请写出中国地主阶级实施的变革运动的名称。中国的地主阶级虽然“没能使中国经济得到改观”,但对当时的中国仍有着怎样的积极影响?
材料二:(它)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慈禧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
——陈旭麓著《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材料二是对哪一场运动的评价? “新学家们”的政治理想是什么? “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具体指什么?
材料三: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3)材料三所述“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的依据是什么? “一道闪电划过”指什么?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一道闪电”的思想主张是什么?为什么“黑暗依旧”?
(4)中国人面临近代的种种磨难,寻求了各种各样的解决办法。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些近代化的探索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2.
近代以来,莘莘学子求新知于世界,学成归来,报效祖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872年到1875年,大清王朝先后派出120名官费留学生,踏上美国的土地.耶鲁大学校长波特致清廷的亲笔信中称:“贵国派遣的青年学生,各门学科都有极佳的成绩…他们的道德,也无不优美高尚,足以为贵国增光.他们虽然年少,却都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关系祖国荣誉,因此谨言慎行.”
﹣﹣钱钢、胡劲草《大清留美幼童记》
材料二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杰出代表之一.他把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理论与解决中国遭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侵略压迫的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新的学说.
材料三: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倡言学习西方,主张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实现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并为此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清王朝派幼童赴美留学的目的.概括波特校长赞赏中国留学生的理由.(不得照抄原文)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的学说”名称,该学说首先成为哪一场革命运动的指导思想?这场革命运动取得了哪些突出成就?
(3)“转变思想,更新观念”----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等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运动中举起了哪两面大旗?
(4)综上所述,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概括归国学子在哪些层面作出了贡献?(3分)并请指出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2.选择题(共28题)

3.
《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下列《辛丑条约》的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观点的是
A.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B.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准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4.
中国近代史是列强侵略中国和中国人民奋起抗争的历史,其中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战争是(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
下图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导致1843~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鸦片耗去了中国对英国制造品的支付能力
B.英国制造品遭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C.英国制造品输入太多超过中国的购买能力
D.中国征内地税限制了英国制造品在华销售
6.
一位美国学者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只是“给予联军以道义上的支持和合作”,却在战后获得了很多权益。其中一项权益是( )
A.获得军费赔偿B.进驻北京使馆区(界)
C.在华开设工厂D.在沿江口岸自由航行
7.
恩格斯说:“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恩格斯所说的是哪一国家?( )
A.英国B.美国C.日本D.俄国
8.
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里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集体亮相。”这次集体亮相带来的严重后果是(  )
A.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
B.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D.焚毁了“万园之园”——圆明园
9.
“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指出了太平天国
A.没有依靠人民群众B.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C.没有实行宗教改革D.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
10.
《清议报》(1898年2月创刊)在第16册发表的时政评论中说:“岂不知寡不可敌众,弱不可敌强哉!然处于爱国之心,忍之无可忍,故冒万死以一敌八,冀国民之有排外自立之一日也。”其评论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五四运动
11.
下列对《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都有割地、赔款、开口通商的内容B.都损害了中国的权益
C.都是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D.都增加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12.
19世纪有四位英国人曾经来到中国,在他们的日记中有误的是()。
怀特:1839年我的鸦片被中国人搜缴,我被迫承诺永不带鸦片来中国
詹姆斯:1845年向清政府申请在香港开办工厂
约翰:1860年我们与法国军人一起冲进夏宫,我拿了我几辈子都用不完的财富
奥托:1900年8月我们进入清国皇帝的宫殿,还到居民家中夺得许多战利品
A.怀特B.詹姆斯
C.约翰D.奥托
13.通读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在各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Hello! 1 name is Li Ying. I'm twelve. I'm from Zhaoqing. Now I'm in Zhaoqing No.4 Middle School. I'm 2Class Five, Grade Seven. Miss Gao 3 my English teacher. She is 4 old teacher. I have(有) a pen, a ruler and two 5 in my pencil-box(文具盒). Liu Ping is in Grade Seven, too. 6 is from Guangzhou. She is my good 7. Her 8 is 020-7198630. Now she can 9 English well(好). I think(认为) she is a good girl. Look!10is that? She is Liu Ping.

14.通读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在各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Hello! 1 name is Li Ying. I'm twelve. I'm from Zhaoqing. Now I'm in Zhaoqing No.4 Middle School. I'm 2Class Five, Grade Seven. Miss Gao 3 my English teacher. She is 4 old teacher. I have(有) a pen, a ruler and two 5 in my pencil-box(文具盒). Liu Ping is in Grade Seven, too. 6 is from Guangzhou. She is my good 7. Her 8 is 020-7198630. Now she can 9 English well(好). I think(认为) she is a good girl. Look!10is that? She is Liu Ping.

15.
从《中国文物流失概况简图》可以看出近代我国文物流失海外的第一次高潮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抗日战争
16.
清末著名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的“往事”指的是哪次战争的失败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7.
段祺瑞说:“项城(袁世凯)帝制自为之迹,已渐暴露。我当年曾发采取共和通电,如今又拥项城登基,国人其谓我何?且恐二十四史中,亦再也找不出此等人物!所以公论,我宁死也不参与,论私,我从此只有退休,绝不发多一言。”对这段话理解不准确的是( )
A.此时民主共和成为主要社会思潮B.袁世凯称帝使自己众叛亲离
C.段祺瑞反对帝制,真心拥护共和D.段祺瑞不敢违背民意拥袁称帝
18.
1898年,光绪帝下旨:“商务为富强要图,自应及时举办,……著各省督抚。督率员绅认真讲求,妥速筹办。”“富强之计,首在鼓励人才,各省士民著有新书,及创行新法,制成新器,果系堪资实用者,允宜悬赏以为之劝,或量其才能,试以实职,……给以特赏以昭激励。”材料提及的这场运动的代表人物有(    )
A.陈独秀,李大钊B.张学良,杨虎城
C.李鸿章,张之洞D.康有为,梁启超
19.
孙中山在护法运动失败师感叹:军阀“南与北如一丘之貉”。他从中得到的最深刻教训是( )
A.要广泛发动群众B.要进行武装斗争
C.要建立自己的武装D.认识到了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
20.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对“华夷之辩”观念的突破,第二次是对“道”、“器”观念的突破,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下列与“第三次突破”直接相关的是
A.提倡实业救国
B.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C.师夷长技以制夷
D.民主、科学
21.
曾纪泽说:“办洋务的难处,在于外国人的不讲道理,中国人的不明时势,只有徐图自强,才能扭转形势。”洋务派“徐图自强”的最早措施是
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B.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D.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22.
中国近代史也是向西方学习,进行近代化探索的历史。中国近代有许多人主张向西方学习,但目的各不相同,其中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 )
A.学习西方军事,武力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B.学习西方技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C.学习西方思想,改革清朝制度
D.学习西方政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3.
奕在一个奏折中提到:要抵抗外国侵略,“探源之策,在于自强”。洋务派在“自强”的口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有
①轮船招商局  ②湖北织布局  ③江南制造总局   ④福州船政局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4.
有学者这样评述:“戊戌变法运动是近代中国新生的资产阶级的首次登台表演,虽然结局惨烈,却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具有堪称划时代的意义。”这里的“划时代的意义”主要是指
A.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创造条件
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D.中国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25.
每个人一生中都有自己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三人的选择都是为了
A.挽救中华民族B.实行君主立宪制
C.推翻清朝政府D.建立民主共和国
26.
“他既是新文化运动中的‘主将’,又是中国共产党初期的中央局书记。”此人是 ( )
A.鲁迅B.李大钊C.***D.陈独秀
27.
史学界认为: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主要是就其( )
A.是一场文化运动来说的B.作为反复辟运动来说的
C.要求民主与科学来说的D.作为反封建运动来说的
28.
报刊杂志作为大众传媒,在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陈独秀提出的“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的言论可能发表在 (  )
A.《海国图志》B.《申报》C.《民报》D.《新青年》
29.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商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这一充分反映学生爱国精神的事件是
A. 新文化运动
B. 五四运动
C. 中国共产党成立
D. 南昌起义
30.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对“华夷之辩”观念的突破,第二次是对“道”、“器”观念的突破,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下列与“第三次突破”直接相关的是(  )
A.提倡实业救国B.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C.师夷长技以制夷D.民主、科学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