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新课标Ⅰ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666039

试卷类型:高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选择题(共9题)

1.观察下列图形,它是把一个三角形分别连接这个三角形三边的中点,构成4个小三角形,挖去中间的一个小三角形(如图1);对剩下的三个小三角形再分别重复以上做法,…将这种做法继续下去(如图2,图3…),则图6中挖去三角形的个数为(   )

2.如图是利用直尺和三角板过已知直线l外一点P作直线l的平行线的方法,其理由是{#blank#}1{#/blank#}.

3.如图是利用直尺和三角板过已知直线l外一点P作直线l的平行线的方法,其理由是{#blank#}1{#/blank#}.

4.某校美术社团为练习素描,他们第一次用120元买了若干本资料,第二次用240元在同一商家买同样的资料,这次商家每本优惠4元,结果比上次多买了20本,求第一次买了多少本资料?若设第一次买了x本资料,列方程正确的是(   )
5.某校美术社团为练习素描,他们第一次用120元买了若干本资料,第二次用240元在同一商家买同样的资料,这次商家每本优惠4元,结果比上次多买了20本,求第一次买了多少本资料?若设第一次买了x本资料,列方程正确的是(   )
6.某景区修建一栋复古建筑,其窗户设计如图所示.圆O的圆心与矩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重合,且圆与矩形上下两边相切(E为上切点),与左右两边相交(F,G为其中两个交点),图中阴影部分为不透光区域,其余部分为透光区域.已知圆的半径为1m,根据设计要求,若∠EOF=45°,则此窗户的透光率(透光区域与矩形窗面的面积的比值)为{#blank#}1{#/blank#}.

7.下列函数中,对于任意实数x1,x2,当x1>x2时,满足y1<y2的是(   )
8.下列函数中,对于任意实数x1,x2,当x1>x2时,满足y1<y2的是(   )
9.某专卖店专营某品牌的衬衫,店主对上一周中不同尺码的衬衫销售情况统计如下:

尺码

39

40

41

42

43

平均每天销售数量/件

10

12

20

12

12

该店主决定本周进货时,增加了一些41码的衬衫,影响该店主决策的统计量是(   )

2.单选题(共2题)

10.
如图,在水平面(纸面)内有三根相同的均匀金属棒abacMN,其中abaca点接触,构成“V”字型导轨。空间存在垂直于纸面的均匀磁场。用力使MN向右匀速运动,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运动中MN始终与∠bac的平分线垂直且和导轨保持良好接触。下列关于回路中电流i与时间t的关系图线。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11.
一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间距为d,极板分别与电池两极相连,上极板中心有一小孔(小孔对电场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小孔正上方处的P点有一带电粒子,该粒子从静止开始下落,经过小孔进入电容器,并在下极板处(未与极板接触)返回.若将下极板向上平移,则从P点开始下落的相同粒子将()
A.打到下极板上B.在下极板处返回
C.在距上极板处返回D.在距上极板处返回

3.多选题(共1题)

12.
2012年6曰18日,神州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离地面343km的近圆轨道上成功进行了我国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对接轨道所处的空间存在极其稀薄的大气,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为实现对接,两者运行速度的大小都应介于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
B.如不加干预,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天宫一号的动能可能会增加
C.如不加干预,天宫一号的轨道高度将缓慢降低
D.航天员在天宫一号中处于失重状态,说明航天员不受地球引力作用

4.解答题(共3题)

13.
水平桌面上有两个玩具车AB,两者用一轻质细橡皮筋相连,在橡皮筋上有一红色标记R。在初始时橡皮筋处于拉直状态,A、BR分别位于直角坐标系中的(0,2l)、(0,-l)和(0,0)点。已知A从静止开始沿y轴正向做加速度大小为a的匀加速运动:B平行于x轴朝x轴正向匀速运动。在两车此后运动的过程中,标记R在某时刻通过点(ll)。假定橡皮筋的伸长是均匀的,求B运动速度的大小。
14.
(1)(6分)一质子束入射到静止靶核上,产生如下核反应:p+→x+n式中p代表质子,n代表中子,x代表核反应产生的新核。由反应式可知,新核x的质子数为 ,中子数为
(2)(9分)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有两个静止的木块AB,两者相距为d。现给A一初速度,使AB发生弹性正碰,碰撞时间极短:当两木块都停止运动后,相距仍然为d。已知两木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B的质量为A的2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A的初速度的大小。
15.
(1)(6分)如图,a.、b、c.、d是均匀媒质中x轴上的四个质点,相邻两点的间距依次为2m、4m和6m一列简谐横波以2m/s的波速沿x轴正向传播,在t=0时刻到达质点a处,质点a由平衡位置开始竖直向下运动,t=3s时a第一次到达最高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3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在t=6s时刻波恰好传到质点d
B.在t=5s时刻质点c恰好到达最高点
C.质点b开始振动后,其振动周期为4s
D.在4s<t<6s的时间间隔内质点c向上运动
 
E.当质点d向下运动时,质点b一定向上运动
(2)(9分)图示为一光导纤维(可简化为一长玻璃丝)的示意图,玻璃丝长为L,折射率为nAB代表端面。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

(i)为使光线能从玻璃丝的AB端面传播到另一端面,求光线在端面AB上的入射角应满足的条件;
(ii)求光线从玻璃丝的AB端面传播到另一端面所需的最长时间。

5.实验题(共1题)

16.
图(a)为测量物块与水平桌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测量物块和遮光片的总质量M,重物的质量m;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d;用米尺测量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s
②调整轻滑轮,使细线水平;
③让物块从光电门A的左侧由静止释放,用数字毫秒计分别测出遮光片经过光电门A和光电门B所用的时间△tA和△tB,求出加速度a
④多次重复步骤③,求a的平均
⑤根据上述实验数据求出动擦因数μ.

回答下列为题:
(1)测量d时,某次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为1mm)的示如图(b)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_cm.
(2)物块的加速度a可用ds、△tA和△tB表示为a=_______.
(3)动摩擦因数μ可用Mm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为μ=_______.
(4)如果细线没有调整到水平.由此引起的误差属于______(填“偶然误差”或”系统误差”).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9道)

    单选题:(2道)

    多选题:(1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