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3题)
2.
物体A和B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相向运动,它们的初动能之比EKA:EKB=4:1,两者相遇后发生正碰.它们在碰撞的过程中,动能同时减小到零,又同时增大,最后两者反向运动,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mA:mB为( )
3.
物体A和B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相向运动,它们的初动能之比EKA:EKB=4:1,两者相遇后发生正碰.它们在碰撞的过程中,动能同时减小到零,又同时增大,最后两者反向运动,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mA:mB为( )
2.单选题- (共5题)
4.
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物理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以下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 |
B.笛卡尔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
C.安培首先发现了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 |
D.法拉第提出了电场的观点,但实际上电场并不存在 |
5.
如图所示,“神舟”飞船升空后,进入近地点为B,远地点为A的椭圆轨道Ⅰ上飞行。飞行数圈后变轨。在过远地点A的圆轨道Ⅱ上做匀速圆周运动.飞船由椭圆轨道Ⅰ运行变轨到圆形轨道Ⅱ运行后()


A.周期变短.机械能增加 |
B.周期变短,机械能减小 |
C.周期变长,机械能增加 |
D.周期变长,机械能减小 |
6.
如图所示的平行板器件中.电场强度E和磁感应强度B相互垂直,具有不同水平速度的带电粒子从P孔射入后发生偏转的情况不同。利用这种装置能把具有某一特定速度的粒子选择出来,所以叫做速度选择器。若正离子(不计重力)以水平速度
射入速度选择器,则



A.正离子从P孔射入后,能沿着图示虚线路径通过速度选择器 |
B.正离子从Q孔射入后,能沿着图示虚线路径通过速度选择器 |
C.仅改变离子的电性,负离子从P孔射入后,不能沿图示虚线路径通过速度选择器 |
D.仅改变离子的电量,正离子从P孔射入后,不能沿图示虚线路径通过速度选择器 |
7.
半导体材料的导电性能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很大,有的半导体在温度升高时其电阻减小得非常迅速,利用这种半导体材料可以制成体积很小的热敏电阻。如图所示是火警报警系统的部分电路,其中
为热敏电阻,电流表A为值班室的显示器,a、b之间接报警器。当热敏电阻RT所在处出现火情时,电流表A的电流I、报警器两端的电压U的变化情况是 ( )



A.I变大,U变大 |
B.I变大,U变小 |
C.I变小,U变大 |
D.I变小,U变小 |
8.
日本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造成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事故.在泄露的污染物中含有
和
两种放射性元素,它们通过一系列衰变产生对人体有危害的辐射,其中
的衰变方程为
,其半衰期为8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核反应是 α衰变 |
B.![]() |
C.经过16天,75%的![]() |
D.虽然该反应出现质量亏损,但核反应前后的原子核总质量数不变 |
3.多选题- (共2题)
9.
质量为1kg的物体,放在动摩擦因数为0.2的水平面上,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水平拉力做的功W和物体发生的位移s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为10 m/s2。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3m时速度大小为![]() |
B.s=9m时速度大小为![]() |
C.OA段加速度大小为3 m/s2 |
D.AB段加速度大小为3m/s2 |
10.
如图所示.边长为L的正方形金属框在外力作用下水平向右运动.穿过宽度为d(d>L)的有界匀强磁场区域,则线框从磁场左侧进入的过程和从磁场右侧穿出的过程相比较.有


A.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相同 |
B.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相反 |
C.线框所受的安培力方向相同 |
D.线框所受的安培力方向相反 |
4.解答题- (共6题)
12.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轨道ABCDE,其中BC是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AB(AB>R)是竖直轨道,CE是水平轨道,CD>R.AB与BC相切于B点,BC与CE相切于C点,轨道的AD段光滑,DE段粗糙且足够长.
一根长为R的轻杆两端分别固定着两个质量均为m的相同小球P、Q(视为质点),将轻杆锁定在图示位置,并使Q与B等高.现解除锁定释放轻杆,轻杆将沿轨道下滑,重力加速度为g.

(1)Q球经过D点后,继续滑行距离s停下(s>R).求小球与DE段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2)求Q球到达C点时的速度大小.
一根长为R的轻杆两端分别固定着两个质量均为m的相同小球P、Q(视为质点),将轻杆锁定在图示位置,并使Q与B等高.现解除锁定释放轻杆,轻杆将沿轨道下滑,重力加速度为g.

(1)Q球经过D点后,继续滑行距离s停下(s>R).求小球与DE段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2)求Q球到达C点时的速度大小.
13.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一固定着轻质定滑轮O的木块A,它的上表面与水平面平行,它的右侧是一个倾角θ=37°的斜面。放置在A上的物体B和物体C通过一轻质细绳相连,细绳的一部分与水平面平行,另一部分与斜面平行。现对A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使A、B、C恰好保持相对静止。已知A、B、C的质量均为m,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一切摩擦,求恒力F的大小。(sin 37°="0.6,cos" 37°=0.8)

14.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个坑,其竖直截面为半圆,O为圆心,且B为沿水平方向的直径。若在A点以初速度v1沿AB方向平抛一小球,小球将击中坑壁上的最低点D;而在C点以初速度v2沿BA方向平抛的小球也能击中D点。已知∠COD=600,求两小球初速度之比v1:v2。(小球视为质点)

15.
一颗子弹水平地穿过两个前后并排在光滑水平面上的静止木块.本块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设子弹穿过两木块的时间间隔分别为t1和t2.子弹在木块中受到的阻力为恒力f,求子弹穿过两木块后,两木块各以多大的速度运动?

16.
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恰好传播到Q(横坐标为0.24m),波速大小为v=0.6m/s.质点P的横坐标为x=0.96m.从图示时刻开始计时,求:

①质点P开始振动时振动的方向;
②经过多长时间质点P第二次到达波峰?

①质点P开始振动时振动的方向;
②经过多长时间质点P第二次到达波峰?
5.实验题- (共1题)
17.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有下列实验步骤:
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
b其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位置O,记下弹簧秤的示数F´和细绳的方向,按同样比例做出力F´的图示。

c改变两个分力的大小和夹角,再做两次实验。
d记下两只弹簧秤的示数F1,F2及结点的位置,描下两条细绳的方向,在纸上按比例做出力F1和F2的图示,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e比较力F´与F,可以看出,它们在实验误差范围内是相等的.
f把两条细绳系在橡皮条的另一端,通过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拉橡皮条,橡皮条伸长,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
完成下列填空:
(1)上述步骤中,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填写步骤前面的字母)。
(2)下列哪些措施能减小实验误差______________。
A两条细绳必须等长
B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C拉橡皮条的细绳要稍长一些,标记同一条细绳的方向时两标记点要远一些
D.实验前先把实验所用的两只弹簧秤的钩子相互钩住.平放在桌面上,向相反方向拉动,检查读数是否相同,若不同.则进行调节使之相同
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
b其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位置O,记下弹簧秤的示数F´和细绳的方向,按同样比例做出力F´的图示。

c改变两个分力的大小和夹角,再做两次实验。
d记下两只弹簧秤的示数F1,F2及结点的位置,描下两条细绳的方向,在纸上按比例做出力F1和F2的图示,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e比较力F´与F,可以看出,它们在实验误差范围内是相等的.
f把两条细绳系在橡皮条的另一端,通过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拉橡皮条,橡皮条伸长,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
完成下列填空:
(1)上述步骤中,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填写步骤前面的字母)。
(2)下列哪些措施能减小实验误差______________。
A两条细绳必须等长
B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C拉橡皮条的细绳要稍长一些,标记同一条细绳的方向时两标记点要远一些
D.实验前先把实验所用的两只弹簧秤的钩子相互钩住.平放在桌面上,向相反方向拉动,检查读数是否相同,若不同.则进行调节使之相同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单选题:(5道)
多选题:(2道)
解答题:(6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