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宁夏银川九中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665908

试卷类型:四模及以后
试卷考试时间:2017/5/22

1.单选题(共4题)

1.
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物理学》中说:一切物体都具有某种“自然本性”,物体由其“自然本性”决定的运动称之为“自然运动”,而物体受到推、拉、提、举等作用后的非“自然运动”称之为“受迫运动”.伽利略、笛卡尔、牛顿等人批判的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这些说法,建立了新物理学;新物理学认为一切物体都具有的“自然本性”是“惯性”.下列关于“惯性”和“运动”的说法中不符合新物理学的是(   )
A.一切物体的“自然运动”都是速度不变的运动——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
B.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是使物体做“受迫运动”即变速运动的原因
C.竖直向上抛出的物体,受到了重力,却没有立即反向运动,而是继续向上运动一段距离后才反向运动,是由于物体具有惯性
D.可绕竖直轴转动的水平圆桌转得太快时,放在桌面上的盘子会向桌子边缘滑去,这是由于“盘子受到的向外的力”超过了“桌面给盘子的摩擦力”导致的
2.
宇宙空间有一种由三颗星体A、B、C组成的三星体系,它们分别位于等边三角形ABC的三个顶点上,绕一个固定且共同的圆心O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如图中实线所示,其轨道半径rA<rB<rC。忽略其他星体对它们的作用,可知这三颗星体(    )

A. 质量大小关系是mA>mB>mC
B. 加速度大小关系是aA>aB>aC
C. 线速度大小关系是vA>vB>vC
D. 所受万有引力合力的大小关系是FA=FB=FC
3.
如图,空间存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和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电场和磁场相互垂直。在电磁场区域中,有一个光滑绝缘圆环,还上套有一个带正电的小球。O点为圆环的圆心,abc为圆环上的三个点,a点为最高点,c点为最低点, bd沿水平方向。已知小球所受电场力与重力大小相等。现将小球从环的顶端a点由静止释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当小球运动到c点时,洛伦兹力最大
B.小球恰好运动一周后回到a点
C.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重力势能减小,电势能减小
D.小球从b点运动到c点,电势能增大,动能增大
4.
核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在现代社会中已不可缺少,我国在完善核电安全基础上将加大核电站建设。核泄漏中的钚(Pu)是一种具有放射性的超铀元素,它可破坏细胞基因,提高罹患癌症的风险。已知钚的一种同位素Pu的半衰期为24 100年,其衰变方程为Pu→X+He+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原子核中含有92个中子
B.100个Pu经过24 100年后一定还剩余50个
C.由于衰变时释放巨大能量,根据Emc2,衰变过程总质量增加
D.衰变发出的γ射线是波长很短的光子,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

2.多选题(共4题)

5.
如图所示为一滑草场。某条滑道由上下两段高均为h,与水平面倾角分别为45°和37°的滑道组成,滑草车与草地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质量为m的载人滑草车从坡顶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经过上、下两段滑道后,最后恰好静止于滑道的底端(不计滑草车在两段滑道交接处的能量损失,)。则
A.动摩擦因数
B.载人滑草车最大速度为
C.载人滑草车克服摩擦力做功为mgh
D.载人滑草车在下段滑道上的加速度大小为
6.
如图所示,轻绳的一端固定在小车支架上,另一端拴着两个质量不同的小球。当小车水平向右运动且两段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始终均为的过程中,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小球的加速度相等
B.两段轻绳中的张力可能相等
C.小车的速度越大,越大
D.小车的加速度越大,越大
7.
某实验小组制作了一个如图所示的齿轮变速装置的转动结构示意图,图中A轮有48齿,B轮有32齿,C轮有18齿,D轮有12齿,则(  )
A.该实验变速装置可变换四种不同的挡位
B.当B轮与C轮组合时,两轮边缘的线速度之比vB:vC=16:9
C.当A轮与D轮组合时,两轮的角速度之比ωA:ωD=4:1
D.当A轮与D轮组合时,两轮上边缘点M和N的相信加速度之比aM:aN=1:4
8.
一简谐横波以8m/s的波速沿x轴正方向传播。已知t=0时的波形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0处的质点在t=0时向y轴负方向运动
B.x=0处的质点在t=0.25s时速度为0
C.x=0处的质点在t=0.25s时向上振动
D.波的周期为1s
E. 从t=0到t=1.5s时间内,介质质点通过的路程为0.24m

3.解答题(共2题)

9.
如图所示,AB是水平的光滑轨道,BC是与AB相切的位于竖直平面内、半径为R=0.4m的半圆形光滑轨道。两小球M、N质量均为m,其间有压缩的轻短弹簧,整体锁定静止在轨道AB上(小球M、N均与弹簧端接触但不拴接)。某时刻解除锁定,两小球M、N被弹开,此后球N恰能沿半圆形轨道通过其最高点C。已知M、N的质量分别为mM=0.1kg、mN=0.2kg,g取10m/s2,小球可视为质点。求:

(1)球N到达半圆形轨道最高点C时的速度大小;
(2)刚过半圆形轨道最低点B时,轨道对球N视为支持力大小;
(3)解除锁定钱,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
10.
如图甲,一边长L=2.5m、质量m=0.5kg的正方形金属线框,放在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整个装置放在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为B=0.8T的匀强磁场中,它的一边与磁场的边界MN重合,在水平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左运动,经过5s线框被拉出磁场,测得金属线框中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在金属线框被拉出的过程中。

(1)求通过线框截面的电荷量及线框的电阻;
(2)已知在这5s内力F做功1.92J,那么在此过程中,线框产生的焦耳热是多少?
(3)金属线框即将离开磁场时拉力F的大小?

4.实验题(共1题)

11.
(1)图中游标卡尺的读数为________mm,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__________mm

(2)探究“合外力做功和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①W∝,②W∝v,③W∝v 2。他们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PQ为一块倾斜放置的木板,在Q处固定一个速度传感器(用来测量物体每次通过Q点时的速度),每次实验,物体从不同初始位置处由静止释放。
同学们设计了以下表格来记录实验数据。其中L1、L2、L3、L4……,代表物体分别从不同初始位置处无初速释放时初始位置到速度传感器的距离,v 1、v 2、v 3、v 4……,表示物体每次通过Q点的速度。


他们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L-v图象,并得出结论W∝v 2。他们的做法是否合适, _____________(选填“合适”或者“不合适”),应做____________图象。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