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略史,又是一部中国人民英勇抗争的历史,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清朝与西方列强进行的第一次较量,是指哪次战争?开始于哪一年?
(2)在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中,农民阶级掀起了哪两次重大抗争?结果如何?
(3)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有志之士,你看到了清政府的什么本质?为了改变当时中国的命运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1)清朝与西方列强进行的第一次较量,是指哪次战争?开始于哪一年?
(2)在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中,农民阶级掀起了哪两次重大抗争?结果如何?
(3)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有志之士,你看到了清政府的什么本质?为了改变当时中国的命运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2.
材料一“……卢沟桥被绑架了/万里长城被列为战利品/作为献给岛国皇妃的项链,南京城改作靶场/划为占领者的猎区
——张志民《以卢沟桥的名义》(节选)
材料二“我有一只玩具箱,丢在上海太同坊。飞机汽车件件有,还有娃娃和小床……可恨的鬼子兵,八月十三响炮声……几时收复失地回上海,妈妈再给我买个汽车和小人?”
——《失去了的玩具箱》
请回答:
(1)卢沟桥被谁“绑架”了?在哪一年“被绑袈”的?
(2)为什么诗人说“南京城改作靶场”?
(3)1945年“我”回到了上海,妈妈又给我买了汽车和小人。请你想一想,中国能够打败日本,收复失地的原因有哪些?
(4)回望那一场战争,******说:“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张志民《以卢沟桥的名义》(节选)
材料二“我有一只玩具箱,丢在上海太同坊。飞机汽车件件有,还有娃娃和小床……可恨的鬼子兵,八月十三响炮声……几时收复失地回上海,妈妈再给我买个汽车和小人?”
——《失去了的玩具箱》
请回答:
(1)卢沟桥被谁“绑架”了?在哪一年“被绑袈”的?
(2)为什么诗人说“南京城改作靶场”?
(3)1945年“我”回到了上海,妈妈又给我买了汽车和小人。请你想一想,中国能够打败日本,收复失地的原因有哪些?
(4)回望那一场战争,******说:“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2.选择题- (共30题)
4.
“圆明园全毁了:一半烧在火里,一半抢走!一半的二分之一在一个国家的博物馆里;一半的二分之一在另一个国家的博物馆里。”材料中两个“国家”分别指的是
A.英国、美国 |
B.英国、法国 |
C.英国、俄国 |
D.美国、日本 |
5.
一次次列强的入侵,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历经苦难的中国因哪一条约的签订,戴着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枷锁进入了20世纪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6.
“这份条约如同一枚炮弹,在沉重而锈迹斑斑的中国国门上轰开了一个血腥的缺口。这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是中国近代社会的起点。”“这份条约”中破坏中国领土主权完整的内容是( )
A.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
B.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
D.割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给日本 |
7.
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曾提到中国近代的一场战争,说它“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在形式和内容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其主要标志是海军的出场和角逐。……决战是在黄海海面上进行的”。这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 |
B.甲午中日战争 |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D.第二次鸦片战争 |
9.
“民主和科学的光辉旗帜”、“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是学者们对民主革命时期一场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高度概括。这场“斗争”应该是指
A.戊戌变法 |
B.新文化运动 |
C.国民革命运动 |
D.五四运动 |
12.
初三(一)班举行的一次历史活动探究课上,同学们围绕中国近代化问题展开激烈讨论,小刚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你认为他的观点中与历史史实不符合的是
A.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 |
B.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
C.公车上书拉开了中国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
D.戊戌变法的目的是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
17.
有学者认为:“随着这些城市起义(指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接连失败,***在农村的活动开始呈现出重要性。”此时,***在农村进行的“重要性”活动之一是
A.参加中共一大 |
B.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
C.召开遵义会议 |
D.参加重庆谈判 |
18.
如图所示,一物体质量m=2kg,在倾角θ=37°的斜面上的A点以初速度v0=3m/s下滑,A点距弹簧上端B的距离AB=4m,当物体到达B后将弹簧压缩到C点,最大压缩量BC=0.2m,然后物体又被弹簧弹上去,弹到的最高位置为D点,D点距A点AD=3m,挡板及弹簧质量不计,g取10m/s2.求:
19.
如图所示,一物体质量m=2kg,在倾角θ=37°的斜面上的A点以初速度v0=3m/s下滑,A点距弹簧上端B的距离AB=4m,当物体到达B后将弹簧压缩到C点,最大压缩量BC=0.2m,然后物体又被弹簧弹上去,弹到的最高位置为D点,D点距A点AD=3m,挡板及弹簧质量不计,g取10m/s2.求:
20.
某同学在自己编写《红军长征》剧本时,设计了以下几个历史场景,其中与史实相符的是()
A.第四次反“围剿”失利使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
B.强渡大渡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
C.甘肃会宁会师是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 |
D.四渡赤水使红军跳出了敌人包围圈 |
21.
歌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也唱出了全国人民对日军野蛮侵占我国东北的愤懑之情。东北的沦陷开始于
A.九一八事变 |
B.“双十二事变” |
C.七七事变 |
D.解放战争 |
22.
一位同学对“抗日战争”进行探究性学习,得出四点结论让大家讨论,错误的一项是
A.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
B.台儿庄大捷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重大胜利 |
C.俄国对日本宣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
D.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
26.
著名作家臧克家在《红血洗过的战场》中写道:“在这里,我们发挥了震天的威力!在这里,我们击退寇兵!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因指挥台儿庄战役而载入史册的将领是
A.佟麟阁 |
B.赵登禹 |
C.李宗仁 |
D.彭德怀 |
27.
下列选项描述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事件的是()
A.歌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
B.诗句“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急” |
C.诗句“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冤魂在地狱中哭泣” |
D.电影《甲午风云》 |
30.氢气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科学家最近研制出利用太阳能产生激光,并在二氧化钛(TiO2)表面作用使海水分解得到氢气的新技术:2H2O 2H2↑+O2↑,制得的氢气可用于制作燃料电池。试回答下列问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3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