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第三华侨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66576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25

1.综合题(共2题)

1.
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1)以上材料分别出自中国近代史上的三个不平等条约,请写出它们的名称。(3分)
(2)材料二、三表明,日本一直不曾放弃对中国的侵略。请写出中国古代史上率军在台州九战九捷的抗倭英雄的名字。(2分)
(3)材料三中的条约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1分)条约签订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4)结合以上的史料,说说你的感悟。(2分)
2.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自此,中国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百余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历史也由此拉开了大幕。100多年来,中国经历了求索与奋斗,告别了曾经的苦难,正以崭新的面貌融入世界。阅读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有关解说词,回答问题。
探究篇
以1861年1月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为起点,中国近代第一次由清政府主导的自主探索开始了,史称洋务运动。……残酷的现实证明,洋务运动无法实现其目的,不是中国现代化的方向,戊戌变法在政治上是具有君主立宪的目标和理想,在经济上呢,它要推动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1)洋务运动提出的口号是什么?从戊戌变法政治和经济主张后,维新泒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
中国的问题就是农民的问题。当中国共产党深深植根于农村的时候,国民党正在城市发展资本主义,以蒋介石为代表的一批国民党高官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榨取和掠夺,逐渐成为新的官僚兼买办的资本家。国民党统治的十年,经济垄断,政治独裁,没有能够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中国社会依然矛盾重重,危机四伏。
(2)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分别代表了什么利益?“国民党统治的十年,经济垄断,政治独裁,没有能够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这句话中“中国社会的性质”指的是什么?

2.选择题(共22题)

3.
马克思说:“代表陈腐世界的清帝国必然要在这场殊死的决斗中死去,但它是基于禁止毒品的道义原则,而现代社会的代表大英帝国却是为了发财。”这场“决斗”的结果是清政府(  )
A.割让香港岛给英国B.赔款白银4.5亿两
C.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D.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4.
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社会功能。如果要拍摄关于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历史剧,应该选择的素材是(  )
A.廊坊阻击战B.威海卫战役C.旅顺大屠杀D.火烧圆明园
5.
对下列图示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A.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B. 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C. 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D.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6.
陈旭麓先生评价鸦片战争时这样说:“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对这句话理解有误的是( )
A.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B.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从古老过渡到了近代
C.中国是被迫走进近代历史的D.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7.
著名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涓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割台湾”是出自下列哪个条约内容?()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8.
1889年5月,出使美国的清朝政府大臣张荫桓奏请清政府以长方形黄色龙旗为国旗,旗面黄色为满族的代表色,旗上的龙则象征皇帝。这面国旗于1900年在全国开始悬挂,直至清朝灭亡。黄龙旗在全国悬挂之际,正值国家危难之时。这里的“国家危难”是指
A.鸦片战争爆发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清政府割台湾给日本D.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9.
下边文字为李明同学关《辛丑条约》影响所做的课堂笔记。如对其进一步充实,最合适的应是(    )
A.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开始遭到破坏
B.中国丧失了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C.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中国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0.电磁波不仅方便了我们的生活,而且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以下实例不是应用电磁波的是(   )
11.电磁波不仅方便了我们的生活,而且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以下实例不是应用电磁波的是(   )
12.
下列各项不能反映新民民主义革命兴起的历史事件是( )
A.五四运动B.革命军在街头剪辫子C.北伐军进攻武昌D.秋收起义
13.
下列表格归纳了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四次重大探索。请按提示在下表的①②③处填写最佳答案
A.①洋务运动②孙中山③陈独秀
B.①五四运动②孙中山③曾国藩
C.①五四运动②曾国藩③胡适
D.①洋务运动②陈独秀③梁启超
14.
“经过三十年洋跃进,清朝陆军洋枪数量‘甲乎天下’,海军位列‘亚洲第一’”。这上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
15.
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自强,求富   
②民主,科学   
③三民主义   
④变法维新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①②④③D.①④③②
16.
奕在一个奏折中提到:要抵抗外国侵略,“探源之策,在于自强”。洋务派在“自强”的口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有
①轮船招商局  ②湖北织布局  ③江南制造总局   ④福州船政局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17.
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始由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转向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这里的“政治制度”应理解为(   )
A.宣传马克思主义B.建立资产阶级政治制度
C.在思想领域里开展新文化运动D.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18.
“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该事件()
①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②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③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④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9.
1903年,在美国檀香山的一次集会中,演讲者提出“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据此推断演讲者是
A.林则徐B.严复
C.孙中山D.陈独秀
20.下面是演讲稿片段,请按要求填空。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朝花夕拾》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我建议大家读一读。在书

中,有描述小鲁迅与小动物为友的;有表现他在日本与师友交往的;也有反映他家乡赛会风俗的。在这些温馨的回忆里,蕴含着,令人回味无穷。

21.
“红军荟萃井冈山,主力形成在此间。”该事件的历史影响是( )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泒的第一枪B.形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C.确立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D.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22.
1913年7月1日,江苏第一师范学校举行一次有三百名中小学生参加的问卷调查,要求学生列举出自己崇拜的人物,调查统计结果是孙中山榜上有名。你认为当时中小学生崇拜孙中山的原因不包括(  )
A.辛亥革命时期的“剪辫”“放足”行动得到社会的普遍响应
B.辛亥革命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埋葬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临时约法》
D.任黄埔军校总理,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
23.
某年某天早晨,北京的五大妈出门买菜,刚上街就碰到一队群情激愤的学生打着旗帜,高呼口号在街上游行,其中可听到这么一些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还我青岛”“拒绝和约签字!”王大妈不知发生了什么大事,你知道吗( )
A.义和团运动B.新文化运动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
24.
1912年1月1日晚,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的典礼在南京隆重举行。狮子山炮台鸣放礼炮108响,宣告
A.新中国成立
B.国民政府垮台
C.中华民国成立
D.南京获得解放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