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河北省保定市八年级(上)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66570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8/14

1.综合题(共3题)

1.
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
材料一:“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体是一个明显的失败政体……”。

——《纽约时报》

(1)根据材料一,你认为《纽约时报》是针对什么事件发表上述评论的?
材料二: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2)材料二所述,“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的依据是什么?“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是指什么?为什么中国会“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是指什么?
材料三:“中国梦”迎来了中国共产党。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核心领导力量”。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难的探索,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正确革命道路”指的是什么道路?
2.
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以上三幅图片分别对应中国近代史上外国列强发动的三次侵华战争,清政府在战败后被迫与外国列强签订了三个不平等条约,请你写出与图片对应的条约名称。
(2)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
3.

   某学校八年级某班准备举办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知识竟赛”。高原同学收集了以下材料,请你帮他解决问题。

[开天辟地谱新篇]

材料一 它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从此有了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自从有了它,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1)材料中的“它”成立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所学知识说说,当时“它”的中心任务是什么?

[星星之火可燎原]

材料二 ***曾对一位外国记者风趣地说:“1927 年,老蒋够厉害的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

(2)材料二中的“孵出小鸡来”是指什么?  8月1日是建军节,这节日的由来与哪一事件有关? 

[功重千古永不忘]

材料三


(3)图一是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的会址,这次会议使中国共产党在成长道路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图二反映的是日本向中国递交投降书的场景,促使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图三反映的是哪一事件?其历史地位如何?

[责任使命铸辉煌]

材料四  2018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97载风雨坎坷,砥砺中国人民的奋进意志,考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担当。穿越革命战火的硝烟,接受建设激情的洗礼,把握改革时代的脉动,党领导人民开辟了一个文明古国走向复兴、惠及人类的崭新道路,彰显了一个政党坚不可摧的宗旨信念和始终不渝的责任使命。

(5)根据上述材料说说你从中华民族各项辉煌的成就中得到的感悟。

2.选择题(共13题)

4.
为了实现自己的皇帝梦,袁世凯不惜牺牲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接受了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由此引发了
A.二次革命
B.军阀混战
C.五四运动
D.护国战争
5.
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的起点,它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受中国共产党派遣,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是
A.赵登禹
B.佟麟阁
C.马占山
D.杨靖宇
6.
战争使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漩涡,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受到冲击,几千年的社会经济结构因受到侵蚀而逐步改组,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发生改变与下列史实相关的是
A.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北伐战争
D.九一八事变
7.
八年级历史兴趣小组收集了以下图片,请你为其确定一个合适的主题
A.中国人民的抗争
B.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历程
C.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D.中华民族的崛起
8.
2018年是辛亥革命胜利107周年,有学者写道:辛亥之呼喊,彰显民族贲然血性;辛亥之奋斗,铸就民族不屈性格;辛亥之功绩,矗立不朽民族丰碑。辛亥革命矗立的“民族丰碑”是
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B.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D.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9.
19世纪末的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变法人士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拌击,这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的觉醒。以下对“思想启蒙”理解正确的是(  )
A.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B.人们开始追求政治制度的变革
C.人们开始宣传“民主”“科学”思想
D.人们开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10.
“模范兴国”。民主革命时期,位于江西南部山区的兴国县,全县23万人口中,优万多人参加了革命军队,其中5万多人为革命献出了生命。兴国人民踊跃参加的人民军队主要是(  )

A. 北伐战争时期的国民革命军
B. 土地革命时期的工农红军
C.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四军
D. 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解放军
11.
北平的和平解放,使古都的文物古迹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了,人们的生命财产也免遭战火的破坏和损伤。对此做出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是
A.张学良B.傅作义C.李宗仁D.张自忠
12.
“地道战、庄稼汉,埋伏下神兵千百万,村与村、户与户,地道连成片,侵略者他敢来,打他个人仰马也...”这首歌词反映出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
A.国共官兵英勇善战B.两大战场密切配合
C.实现了全民族抗战D.全世界人民的热情支持
13.
***在《七律·人民解放局占领南京》中写到“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诗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
A. 渡江战役 B. 辽沈战役 C. 淮海战役 D. 平津战役
14.
据央视报道,2018年5月13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二艘国产航母从大连码头起航海试,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制造的水平和中国“智造”的能力,也为几代中国人“实业救国”的梦想增光添彩。近代中国,哪位人物提出并努力践行“实业救国”的口号(    )
A.卢作孚B.侯德榜C.詹天佑D.张謇
15.
1905年,李叔同为母亲办丧事,在《大公报》上发布声明,概不收受呢锻、轴幛、银钱、洋圆等物,可以送挽联、纪念诗文、花圈等;参加追悼会的人,不行旧礼,愿意者可改行鞠躬礼。李叔同特意为母亲写了哀歌,整个仪式简补感人。这一史实应纳入的学习主题是(   )
A. 断发易服 B. 移风易俗 C. 实业教国 D. 践行民权
16.
1905年,李叔同为母亲办丧事,在《大公报》上发布声明,概不收受呢缎、轴幛、银钱、洋圆等物,可以送挽联、纪念诗文、花圈等;参加追悼会的人,不行旧礼,愿意者可改行鞠躬礼。李叔同特意为母亲写了哀歌,整个仪式简朴感人。这一史实应纳入的学习主题是
A.断发易服B.移风易俗C.实业救国D.践行民权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