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图片资料是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一以下图片折射出中国近代化的历程。请根据图片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企业是在什么运动中创办的?
(2)图2人物领导了什么变法?图3起义成功后,孙中山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是什么?
(3)图4中杂志的创办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新文化运动为批判封建文化,主张学习西方文化,提出了哪两大口号?五四运动后,该运动主要宣传的思想是什么?
(4)纵观中国近代化历程,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1)图1企业是在什么运动中创办的?
(2)图2人物领导了什么变法?图3起义成功后,孙中山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是什么?
(3)图4中杂志的创办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新文化运动为批判封建文化,主张学习西方文化,提出了哪两大口号?五四运动后,该运动主要宣传的思想是什么?
(4)纵观中国近代化历程,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2.
面对国民党反动派要将革命者斩尽杀绝的屠杀政策,中国共产党高举革命的大旗,进行武装反抗。下图所示历史事件,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这一事件是


A.武昌起义 |
B.南昌起义 |
C.秋收起义 |
D.广州起义 |
2.选择题- (共26题)
4.
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将农民起义推到了历史的最高峰。下列关于太平天国运动进展顺序正确的是
①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②永安封王,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③定都天京,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④西征,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①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②永安封王,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③定都天京,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④西征,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A.①②③④ |
B.②④①③ |
C.②③④① |
D.③①②④ |
5.
“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君主暨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这一内容应出现在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天津条约》 | D.《辛丑条约》 |
6.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富国强兵的探索史,以下侵略与探索史实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 鸦片战争——洋务运动 B. 第二次鸦片战争——辛亥革命
C. 甲午战争——戊戌变法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新文化运动
A. 鸦片战争——洋务运动 B. 第二次鸦片战争——辛亥革命
C. 甲午战争——戊戌变法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新文化运动
7.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到:“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连头带尾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社会的中枢。”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 ②爆发的直接原因是鸦片输入③爆发于1856年 ④美俄两国为帮凶
①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 ②爆发的直接原因是鸦片输入③爆发于1856年 ④美俄两国为帮凶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①③ |
8.
甲午海战纪念馆坐落在刘公岛,是一处以建筑、雕塑、绘画、影视等艺术手段展示海战悲壮历史的大型纪念馆。如果你有幸参观,你不可能看到的是
A.邓世昌像 | B.洪秀全像 | C.北洋舰队图片 | D.致远舰模型 |
10.
1915年,中国时局变化使陈独秀深感“(欲)救中国、建共和,首先得进行思想革命”。为此,陈独秀所做的努力是
A.建立同盟会 |
B.成立共产主义小组 |
C.创办《青年杂志》 |
D.倡导“自强保种” |
13.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对“华夷之辩”观念的突破,第二次是对“道”、“器”观念的突破,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下列与“第三次突破”直接相关的是
A.提倡实业救国 |
B.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
C.师夷长技以制夷 |
D.民主、科学 |
16.
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曾召开许多重要的会议,下列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①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农民运动
②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③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了以***为代表的领导地位
④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①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农民运动
②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③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了以***为代表的领导地位
④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17.
某班模拟了一次“红色旅游”的推介活动。下列主题,适用于介绍井冈山的是
A.红色的小船——见证了党的诞生 | B.英雄的城市——诞生了八一军魂 |
C.革命的摇篮——开创了革命新路 | D.八七的会场——指明了革命方向 |
18.
朱曙光在《长征胜利史——培育忠诚卫士的不竭源泉》记载: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平均走365华里才休整一次,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在368天中,有15个整天用在打大决战上,有235天用在白天行军上,18天用于夜行军。从瑞金出发到达陕北,平均每前进1公里,就有三、四个红军战士献出生命。你从这段文字材料中获得的最主要的信息是
A.表现了长征的艰辛 | B.体现了红军的战术灵活 |
C.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 D.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
21.
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下表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的阶段特征。其中▲处应该填写 ( )
1924-1927年 | ▲ |
1927-1937年 | 星火燎原,北上抗日 |
1937-1945年 | 团结抗战,驱除倭寇 |
1945-1949年 | 国共对峙,战略决战 |
A.民族耻辱,抗争探索 | B.打倒军阀,打倒列强 |
C.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 D.坚持和平,民主建国 |
22.
关于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的全民族抗战 |
B.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后开始的抗战 |
C.开始于九一八事变 |
D.红军长征胜利后开始的抗战 |
23.
(题文)1937年7月7日晚,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日军向中国守军发起进攻,制造了()
A.九一八事变 |
B.卢沟桥事变 |
C.八一三事变 |
D.南京大屠杀 |
25.
今年是西安事变爆发80周年。小明同学在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后,写道:“一进入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墙上方的五个大字‘历史的转折’。”(见下图)“历史的转折”是指

A.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 |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C.人民解放战争转为战役进攻 |
D.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 |
26.
“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这段文字反映了( )
A.东北三省的完全沦陷 |
B.南京大屠杀惨案 |
C.抗日将士血染卢沟桥 |
D.重庆大轰炸惨案 |
27.
某班模拟了一次“红色旅游”的推介活动。下列主题,适用于介绍井冈山的是( )
A.红色的小船——见证了党的诞生 |
B.英雄的城市——诞生了八一军魂 |
C.革命的摇篮——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
D.七大会场——指明了光明前途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