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商南县丹北大学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66546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31

1.综合题(共4题)

1.
从1840年至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间,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四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请回答:
(1)清朝与西方列强之间进行的第一次较量是指哪一次战争?
(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赔款最多的条约是什么?
(3)中国近代史不仅仅是一部屈辱史,更是一部英勇的中国人民抗争史。你对其中哪一次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或哪一位民族英雄印象最深?从中你受到了哪些教育?
(4)面对西方列强的步步侵略和清朝统治者的日益腐朽,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爱国人士,为改变中国的命运,请你提出一种较为理想的救国方案。
2.
(变化的中国)
(社会性质的变化)
材料一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
不准中国人居住。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材料一的内容给中国社会性质带来怎样的变化?
(社会习俗的变化)
材料二革命把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打倒了,¼¼人们之间不再称"老爷""大人" ,而是改称"先生"" 同志" ,男子剪掉辫子,女子不再缠足。有的从前颓废的青年向亲人表示:"中国革命成功了,我要做一个新中国的新人。"
——改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2)引起材料二中社会习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材料中的青年认为"中国革命成功了" ,但也有人认为"中国革命失败了" ,请你就其中的一种观点说出两点理由。
(思想观念的变化)
材料三他们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¼¼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进攻。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3)材料三反映的事件在促进中国人民思想解放的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
3.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革命在艰难曲折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起义开始时,他们攻占了一些县城,但由于城市里敌人的力量比较强大,工农革命军损失严重。***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
材料二 长征唤醒了中国的千百万民众,给予了他们世代从未有过的向往和希望……从共产党人的宣传中……他们第一次知道了共产党人所领导的革命和工农红军所进行的征战可以改变世间的一切不公。
——《人民日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起义”指的是什么起义?***率领工农革命军具体向哪里进军?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率领工农革命军向农村进军的重要意义。
(3)材料二中,红军长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红军长征胜利的标志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学习长征精神。
4.
材料一:90多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在五四运动开启的波澜壮阔的革命洪流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1)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它有什么历史意义?
材料二: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为“举行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进行了不断的探索,辛亥革命“走西方的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又经历了一个从“俄国人的路”发展到“走自己的路”的过程。
(2)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走自己的路”指什么道路?在这条道路探索中的第一次探索是什么? 
(3)你对中国“走什么路”的问题有何认识?

2.选择题(共19题)

5.
马克思说:“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从中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句话指的是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A.取得协定关税特权
B.掠夺圆明园大量珍宝
C.获取中国大量赔款
D.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6.
有人说:“洋务运动因战争而兴起,又因战争而宣告失败。”此处的“战争”分别指
A.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B.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理由是  (   )
A.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B.外国侵略者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取代了地主与农民的阶级矛盾
C.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
D.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
8.
我国疆域广阔,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前像“海棠叶”,可后来变成了“大公鸡”。中国版图的缩小与哪个国家关系最大
A.英国
B.日本
C.俄国
D.法国
9.
清政府同西方侵略势力公开勾结镇压中国人民开始于(  )
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太平天国运动D.义和团运动
10.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A.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损害了英国的商业利益
B.清政府统治日益腐败
C.英国资产阶级迫切需要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
D.鸦片走私可以使中国银弱兵荒,不堪一击
11.
英国人呤唎在其著作中记载:“1862年9月21日,这个美国兵痞,头一个为清军服务的美国人华尔,在率军攻打……慈溪的时候,中弹身亡。”这反映的是( )
A.清军抗击美军B.邓世昌激战黄海
C.左宗棠收复新疆D.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12.
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对“胜利”和“失败”的理解,最恰当的是(   )
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B.终结了中国的封建制度,但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继续祸国殃民
C.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来被袁世凯取代
D.明确了反帝宗旨,但帝国主义仍然疯狂侵略
13.
谭嗣同被慈禧太后杀害后,街头巷尾的人们议论纷纷,你认为符合史实的议论是(   )
A.他是洋人的密探,卖国求荣B.他甘为变法流血牺牲以唤起民族觉醒,很值
C.慈禧太后杀的是贪官D.他是无路可逃,真悲哀
14.
某班同学在探究中国近代化起步过程时,研究了这一时期每个阶段的历史人物,能正确 说明中国近代化历程顺序的是( )
A.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B.严复、魏源、孙中山、胡适
C.魏源、张之洞、鲁迅、孙中山D.梁启超、左宗棠、李大钊、孙中山
15.
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维新变法运动不是洋务运动的简单继续,而是有了质的飞跃。与洋务运动相比,这个“质的飞跃”体现在戊戌变法是为了( )
A.维护和加强封建制度B.实行资本主义民主制度C.抵抗侵略、救亡图存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6.
有人曾经这样评价过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指戊戌变法运动()
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B.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C.改革了君主专制政体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17.
判断辛亥革命和国民革命失败的共同理由是(  )
A.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B.都被帝国主义及其代理人篡夺了革命 成果
C.都没有充分依靠和发动广大人民群众革命
D.都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8.
鲁迅先生曾这样咏赞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它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得见桅杆的那一航轮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的惊雷:“中共的诞生(  )
A.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B.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C.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D.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
“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和继承者。”下列史实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
①武昌起义
②黄埔军校创办
③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A.②③B.①③C.③④D.①④
20.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   )
A.领导阶级不同B.指导思想不同C.所处时代不同D.革命前途不同
21.
五四运动的性质是( )
A.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B.学生爱国运动
C.工人和学生的革命运动
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2.
《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曾提出要培育形成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其中为井冈山设计的宣传推介语是“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认为井冈山“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
A.红军三大主力在此会师
B.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
23.
鲁迅先生曾这样咏赞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得见桅杆的那一航轮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的惊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A.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B.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C.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D.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