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口通商香港失,断鸿声中夷舰现。圆明园中尽烈火,太和殿里无君颜。水师已覆巨舰沉,黄海之水腥且咸。春帆楼上条约订,马关之约逆臣签……辛丑条约庚子恨,落日秋风哭宝剑……
材料二 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度掷黄金。
(1)材料一中提及了哪些给近代中国带来屈辱的事件?(举出四例)
(2)材料二中,“卅年求富更求强”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概括说明它的地位和性质分别是什么。
(3)材料二中,“海面未收功一战”中,壮烈牺牲的民族英雄是谁?从他身上你学到了什么精神?
材料一 五口通商香港失,断鸿声中夷舰现。圆明园中尽烈火,太和殿里无君颜。水师已覆巨舰沉,黄海之水腥且咸。春帆楼上条约订,马关之约逆臣签……辛丑条约庚子恨,落日秋风哭宝剑……
材料二 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度掷黄金。
(1)材料一中提及了哪些给近代中国带来屈辱的事件?(举出四例)
(2)材料二中,“卅年求富更求强”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概括说明它的地位和性质分别是什么。
(3)材料二中,“海面未收功一战”中,壮烈牺牲的民族英雄是谁?从他身上你学到了什么精神?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制驭外夷者……当缮舟舰,练水师,必使中国水师可以驶楼船于海外;可以战洋夷于海中。”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二 御外之道,莫切于海防;海防之要,莫重于水师。
——《江苏巡抚吴元炳奏》(1874年)
材料三 甲午一役,威海水陆之防,既毁于日本……东三省海防,奉天尤重。自日占旅、大,辽东半岛藩篱尽。
——《清史稿》
(1)根据材料一,指出魏源在“制驭外夷”方面的主要主张。
(2)与材料二中吴元炳“重于水师”的奏议相对应,清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3)根据材料三,在“甲午一役”中,威海卫“水师”“毁于日本”具体指什么事件?由“藩篱尽撤”你会想到近代中国怎样的海防现状?
(4)据所学知识,说说清政府有了近代化的海军为什么还在甲午战争中失败。
材料一 “夫制驭外夷者……当缮舟舰,练水师,必使中国水师可以驶楼船于海外;可以战洋夷于海中。”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二 御外之道,莫切于海防;海防之要,莫重于水师。
——《江苏巡抚吴元炳奏》(1874年)
材料三 甲午一役,威海水陆之防,既毁于日本……东三省海防,奉天尤重。自日占旅、大,辽东半岛藩篱尽。
——《清史稿》
(1)根据材料一,指出魏源在“制驭外夷”方面的主要主张。
(2)与材料二中吴元炳“重于水师”的奏议相对应,清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3)根据材料三,在“甲午一役”中,威海卫“水师”“毁于日本”具体指什么事件?由“藩篱尽撤”你会想到近代中国怎样的海防现状?
(4)据所学知识,说说清政府有了近代化的海军为什么还在甲午战争中失败。
3.
下图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辛亥革命。请你就这一事件,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一是辛亥革命的领导人( )先生,他领导的辛亥革命发生在( )年,通过图三可知其指导思想是( )。
(2)在这里,“辛亥”的意思是(请把选项代号填入括号内)( )
(3)以下是两个人讨论辛亥革命问题的对话。你认为他们的观点有什么不妥之处?请根据所学知识,对辛亥革命的成败作出你自己的评价。

(4)想一想,当我们纪念辛亥革命、缅怀革命先驱的时候,可以向他们学习些什么呢?

(1)图一是辛亥革命的领导人( )先生,他领导的辛亥革命发生在( )年,通过图三可知其指导思想是( )。
(2)在这里,“辛亥”的意思是(请把选项代号填入括号内)( )
A.农历纪年 | B.起义军的名称 |
C.武装起义的代号 | D.地名 |

(4)想一想,当我们纪念辛亥革命、缅怀革命先驱的时候,可以向他们学习些什么呢?
2.选择题- (共20题)
4.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材料中所涉及的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B.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
C.列强对华开始大规模资本输出 |
D.清政府已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
8.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指的是( )
A.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
B.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 |
C.对西方列强的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
D.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
11.
《近代中闰的新陈代谢》一书中介绍说,1840 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形成一个群体。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由此开始。请判断,这里“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的标志性事件是( )
A.虎门销烟 | B.洋务运动 | C.公车上书 | D.新文化运动 |
12.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这里“思想上的大解放”是指( )
A.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
C.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D.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
13.
温家宝总理曾经在美国哈佛大学演讲时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它的许多珍贵品,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好东西”。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对我国“民主性”的贡献有( )
A.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帝制 | B.创立了同盟会 |
C.推翻了封建制度 | D.建立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
15.
蔡元培、陈独秀和胡适三人年有长幼,生肖都属兔,因此被后人形象地称作新文化运动中的“三只兔子”.下列有关他们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
A.陈独秀1915年在北京创办了《青年杂志》 |
B.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发起了新文化运动 |
C.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 |
D.陈独秀和胡适都在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
17.
鲁迅先生曾这样咏赞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它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得见桅杆的那一航轮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的惊雷:“中共的诞生( )
A.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 B.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
C.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 D.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18.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同志曾就长征作过如此精辟的总结。关于这场行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遵义会议是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B. 强渡大渡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C. 中央红军自始至终都由***指挥 D. 四渡赤水使红军跳出了敌人包围圈
A. 遵义会议是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B. 强渡大渡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C. 中央红军自始至终都由***指挥 D. 四渡赤水使红军跳出了敌人包围圈
19.
2016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广州市开展了“一城一中山”的纪念活动。假如你暑期到广州游学,探寻孙中山先生的革命足迹,应该去( )
A.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旧址 | B.辛亥革命首义纪念馆 |
C.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旧址 | D.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旧址 |
20.
(题文)按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为积极开展“研学旅行”,某校今年的夏令营活动选择了遵义。你认为下列最能体现遵义红色旅游特色的是
A.民主共和 深入人心 | B.开天辟地 焕然一新 |
C.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 D.转危为安 生死攸关 |
21.
伍修权曾作《七律•历史转折》一诗: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娄山关前鏖战急,□□城头赤帜竖。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诗中空格处应当填写( )
A.上海 | B.南昌 | C.遵义 | D.延安 |
22.
马克思(1818-1883)说:“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这样一个帝国注定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总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里所述“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是指()
A.美国 | B.英国 | C.日本 | D.俄国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