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东县茗海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66543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24

1.综合题(共3题)

1.
北京是一座拥有3000年历史的古都,与西安、南京、洛阳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古都。古都北京不仅见证了中国古代历史的风风雨雨,也见证了近代中国民族抗争的爱国事迹及争取民族独立的历史风云。
材料一:

材料二 梁启超说:“《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言治旧国必用新法也。其事甚顺,其义至明,有可为之机,有可取之法,有不得不行之势,有不容少缓之故。为不变之说者,犹曰守古守古,坐视其因循废弛,而漠然无所动于中。呜呼,可不谓大惑不解者乎?
材料三 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大力提倡民主与科学,他指出:“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民主)并重。
材料四1919年5月22日,北京法国某机关接到电报:“言二十八日下午三时,德代表到会签字……突有某国代表拒绝签字,会场秩序稍乱,各国代表大为震动,日本代表尤有惊异之色云云,观此似拒绝签字者即系我国代表”。
(1)材料一的两幅图片所示事件均发生在北京,反映的是西方在近代哪两次列强侵华战争中犯下的罪行?
(2)材料一中两次列强侵华战争中分别出现了哪两次农民阶级的反抗运动?
(3)材料二中的梁启超与康有为发动的维新变法运动轰轰烈烈,这场对清政府全方位改造的政治运动开始的标志是1895年在北京发生的什么事件?
(4)材料三中陈独秀发起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什么?如果想了解运动的内容,应当查阅什么报刊杂志呢?
(5)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内容,概述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参加五四运动的主要有三个阶层群众?
(6)用一句话概括四段材料的内容?
2.
从1840—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间,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次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逐步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请回答:
(1)清朝与西方列强进行的第一次较量是指哪次战争?
(2)日本单独发动了哪一次战争?当时中国的第一支近代化海军创建于什么运动中?
(3)面对侵略与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请你写出中国近代史上为国捐躯的一位海军将领。
(4)香港岛和台湾分别是在什么条约中被割占的?
(5)清政府在近代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6)学习了近代列强对中华民族的侵略后我们应牢记哪些历史教训 ?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材料二 在现阶段,党的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1)材料一中的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在哪次会议上制定的, 这次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党的任务是中国共产党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3)材料二中的“现阶段”是指什么阶段?
(4)材料二中的党的任务的提出有何意义?

2.选择题(共21题)

4.
马克思说:“代表陈腐世界的清帝国必然要在这场殊死的决斗中死去,但它是基于禁止毒品的道义原则,而现代社会的代表大英帝国却是为了发财。”这场“决斗”的结果是清政府(  )
A.割让香港岛给英国B.赔款白银4.5亿两
C.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D.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5.
搜集有关五四运动的标语和口号,下列哪一口号最能反映五四运动的性质
A.“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B.“废除二十一条”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6.
《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文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
A.鸦片战争B.甲午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
7.
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进攻旅顺时,孤军迎战血战四天的守将是( )
A.左宝贵B.叶志超C.徐邦道D.丁汝昌
8.
英国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是通过( )
A.《南京条约》B.《虎门条约》
C.《望厦条约》D.《北京条约》
9.
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主要是指太平天国( )
A. 没有现实的革命目标 B. 对西方列强侵略缺乏警觉
C. 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D. 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
10.
《清议报》(1898年2月创刊)在第16册发表的时政评论中说:“岂不知寡不可敌众,弱不可敌强哉!然处于爱国之心,忍之无可忍,故冒万死以一敌八,冀国民之有排外自立之一日也。”其评论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五四运动
11.
清政府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是通过(   )
A.《虎门条约》B.《望厦条约》
C.《天津条约》D.《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12.
“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与这一规定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3.
某校几位八年级同学在学习完辛亥革命的相关内容后,表达了各自对这场革命的看法,其中观点错误的是(   )
A.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C.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D.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14.
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启示青年,必须树立变革现实的思想,要有探索的勇气和创新的胆识,“应战胜恶社会,而不被恶社会所征服”。陈独秀为了“战胜恶社会”,希望青年们高举的两面大旗是(  )
A.自强求富B.爱国救亡
C.民主科学D.实业救国
15.
美国汉学家芮玛丽评价中国近代某一运动时说:“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六十年。”引文中“杰出人物”是指
A.魏源B.曾国藩C.洪秀全D.詹天佑
16.
护国运动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宋教仁案”B.袁世凯几乎全部接受“二十一条”
C.袁世凯复辟帝制D.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
17.
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A.进化论B.民主和科学C.三民主义D.“自强”“求富”
18.
《杂文月刊》曾刊登过一篇名为《中国简史》的文章,其中有:“林则徐说:我销;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其正确的认识是( )
A.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B.都不同程度的阻碍中国近代化进程
C.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D.三者的斗争对象和方式基本一致
19.
“他的伟大不只在领导中国人民促使社会向一个崭新的时代跃进,还在于在消灭帝制、缔造共和后仍为建设一个独立强盛、自由平等的中国而奋斗不息。”材料评价的人物是
A.洪秀全B.孙中山C.康有为D.***
20.
鲁迅先生曾这样咏赞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它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得见桅杆的那一航轮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的惊雷:“中共的诞生(  )
A.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B.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C.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D.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1.
对京汉铁路个人罢工进行镇压并酿成惨案的军阀是( )
A.张作霖B.吴佩孚C.段祺瑞D.冯国璋
22.
五四运动之所以取得初步胜利最主要原因是
A.新文化运动的促进作用B.青年学生的先锋作用
C.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作用D.十月革命的鼓舞
23.
二次革命失败的最重要原因是(  )
A.革命党人军队不足B.国民党力量涣散
C.袁世凯军队强大D.袁世凯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
24.
鲁迅先生曾这样咏赞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得见桅杆的那一航轮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的惊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A.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B.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C.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D.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单选题(共1题)

25.
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对这一分析的正确理解是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1道)

    单选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