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8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速度大小不变,则其加速度一定为零 |
B.物体的速度发生变化,其加速度也一定变化 |
C.重心是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合力的作用点 |
D.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运动方向相反,起阻碍物体运动的作用 |
2.
关于物体的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不可能的是()
A.加速度逐渐减小,速度逐渐增大 |
B.加速度逐渐增大,速度逐渐减小 |
C.加速度不为0且保持不变,速度也保持不变 |
D.加速度方向不变,速度方向改变 |
3.
如图(甲)所示,物体原来静止在水平面上,用一水平力F拉物体,在F从0开始逐渐增大的过程中,物体先静止后又做变加速运动,其加速度a随外力F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设最大静摩擦滑动摩擦相等,重力加速度g取得10m/s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质量m=2kg |
B.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0.6 |
C.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max=12N |
D.在F为10N时物体的加速度a=2.5m/s2 |
4.
如图,质量为M的楔形物块静置在水平地面上,其斜面的倾角为θ.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小物块与斜面之间存在摩擦.用恒力F沿斜面向上拉小物块,使之匀速上滑.在小物块运动的过程中,楔形物块始终保持静止.地面对楔形物块的支持力为


A.(M+m)g | B.(M+m)g-F |
C.(M+m)g+Fsinθ | D.(M+m)g-Fsinθ |
5.
16世纪末,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推翻了已在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开启了物理学发展的新纪元。以下说法中,与亚里士多德观点相反的是
A.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较轻的物体下落较慢 |
B.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 |
C.两匹马拉的车比一匹马拉的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的力越大,速度就越大 |
D.一个物体维持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力 |
6.
如图一个铁球从竖立在地面的轻弹簧正上方某处自由下落,接触弹簧并将弹簧压缩,在压缩的全过程中,弹簧均为弹性形变,那么当弹簧压缩量最大时


A.球所受合力最大,但不一定大于重力值 |
B.球的加速度最大,且一定大于重力加速度值 |
C.球的加速度最大,有可能等于重力加速度值 |
D.球所受弹力最大,该弹力大于1倍重力值小于2倍重力值 |
7.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是m1、m2的两个木块,用轻质细线相连,在水平外力F的作用下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剪断细线,在A停止运动以前,对于A、B系统的总动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变 B.减小 C.增加 D.先增加后减小

A.不变 B.减小 C.增加 D.先增加后减小
8.
如图所示,匀强磁场与圆形导体环平面垂直,导体棒ef与导体环接触良好,当ef向右匀速运动时( )


A.圆环中磁通量不变,环上无感应电流产生 |
B.整个环中有顺时针方向的电流 |
C.整个环中有逆时针方向的电流 |
D.环的右侧有逆时针方向的电流,环的左侧有顺时针方向的电流 |
2.选择题- (共5题)
3.多选题- (共4题)
14.
一个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B两点时的速度分别是v和7v,所用时间是t,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 |
B.经过AB中点的速度是![]() |
C.经过AB中间时刻的速度是![]() |
D.前![]() ![]() ![]() |
15.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受到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而向右滑行,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擦因数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 |
B.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 |
C.当![]() |
D.无论怎样改变F的大小,木板都不可能运动 |
16.
如图所示,一个粗糙的水平转台以角速度
匀速转动,转台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物体与转台间用长L的绳连接着,此时物体与转台处于相对静止,设物体与转台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现突然制动转台,则




A.由于惯性和摩擦力,物体将以O为圆心、L为半径做变速圆周运动,直到停止 |
B.若物体在转台上运动一周,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 ![]() |
C.若物体在转台上运动一周,摩擦力对物体不做功 |
D.物体在转台上运动![]() |
17.
手电筒中的干电池的电动势为1.5V,用它给某小灯泡供电时,电流为0.3A,在某次接通开关的10s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干电池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比电动势为2V的蓄电池强 |
B.干电池在10s内将4.5J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
C.电路中每通过1C的电量,电源把1.5J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
D.该干电池外接电阻越大,输出功率越大 |
4.解答题- (共2题)
18.
人造地球卫星P绕地球球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P卫星的质量为m,距地球球心的距离为r,地球的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求:

(1)卫星P与地球间的万有引力的大小;
(2)卫星P的运行周期;
(3)现有另一地球卫星Q,Q绕地球运行的周期是卫星P绕地球运行周期的8倍,且P、Q的运行轨迹位于同一平面内,如图所示,求卫星P、Q在绕地球运行过程中,两卫星间相距最近时的距离.

(1)卫星P与地球间的万有引力的大小;
(2)卫星P的运行周期;
(3)现有另一地球卫星Q,Q绕地球运行的周期是卫星P绕地球运行周期的8倍,且P、Q的运行轨迹位于同一平面内,如图所示,求卫星P、Q在绕地球运行过程中,两卫星间相距最近时的距离.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选择题:(5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