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蓝色海洋成为了近代国家角逐的舞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0年,英国海军舰队驶抵广州海面(如图)

材料二 英国《每日邮报》2017年10月3日报道:红色十月!价值1.8亿英镑的最先进的中国军舰沿泰晤士河而上(如图)停在了金丝雀码头,展开欧洲各大港口之旅的英国部分。报道还自嘲道:“幸好,他们来我们首都的目的是和平之行。”

(1)中国近代史上遭受的第一次来自海上的侵略战争是哪次?材料一英国军舰驶抵中国广州与材料二中国军舰到达英国泰晤士河的性质有什么不同?
材料三 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更是一部列强从海上侵略中国并频频得手的历史。
材料四 1894年9月,黄海风云突变。……几乎不约而同,美国、法国、英国、德国和俄国的军舰都聚集在这里,等待集体观摩一场影响东亚,乃至整个世界进程的殊死搏斗。……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上演的蒸汽铁甲舰队之间的决战,交战双方分别是大清朝的北洋水师和日本的联合舰队。
(4)材料四中大清朝的北洋水师是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它创建于什么运动中?又在哪次战役后全军覆灭?19世纪末美国提出了侵略中国的什么政策?
(5)根据材料五及所学知识,说说清政府有了近代化的海军为什么还在甲午战争中失败。
(6)从近代中国的有海无防到新中国海军扬威世界,你有什么启示?
材料一 1840年,英国海军舰队驶抵广州海面(如图)

材料二 英国《每日邮报》2017年10月3日报道:红色十月!价值1.8亿英镑的最先进的中国军舰沿泰晤士河而上(如图)停在了金丝雀码头,展开欧洲各大港口之旅的英国部分。报道还自嘲道:“幸好,他们来我们首都的目的是和平之行。”
——凤凰资讯

(1)中国近代史上遭受的第一次来自海上的侵略战争是哪次?材料一英国军舰驶抵中国广州与材料二中国军舰到达英国泰晤士河的性质有什么不同?
材料三 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更是一部列强从海上侵略中国并频频得手的历史。
——《海权与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列强“从海上侵略中国并频频得手”的战争。材料四 1894年9月,黄海风云突变。……几乎不约而同,美国、法国、英国、德国和俄国的军舰都聚集在这里,等待集体观摩一场影响东亚,乃至整个世界进程的殊死搏斗。……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上演的蒸汽铁甲舰队之间的决战,交战双方分别是大清朝的北洋水师和日本的联合舰队。
——纪录片《走向海洋》
材料五 1888—1894年慈禧挪用海军军费修建颐和园。……这些钱,这些钱如果用来买定远这样的铁甲舰,可以买十一艘……——戚其章《北洋舰队》
(3)材料四中欧美列强集体观摩的一场“殊死搏斗”是哪一次战役?(4)材料四中大清朝的北洋水师是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它创建于什么运动中?又在哪次战役后全军覆灭?19世纪末美国提出了侵略中国的什么政策?
(5)根据材料五及所学知识,说说清政府有了近代化的海军为什么还在甲午战争中失败。
(6)从近代中国的有海无防到新中国海军扬威世界,你有什么启示?
2.
上海这颗东方明珠见证了中国近代百余年的沧桑巨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1)上海是近代中国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强迫中国开放上海的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
材料二 李鸿章正是在上海战场亲眼目睹了西洋火器的威力后,才从一个传统的中国士人,转变为西方技术的终身信徒。他在寄给老师曾国藩的信函中自信地写道:“炮力所穿,无孔不入……西洋炸炮,战守攻具,天下无敌”。
材料三 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创办于上海黄浦江边。……一场文化启蒙的运动终于在中国展开。一年后,《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
材料四

图1《五四运动》(绘画) 图2中共一大上海会址
材料五 鲁迅先生曾这样咏赞中国共产党诞生,“它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开的见桅杆的那一航轮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的惊雷。”
(4)图1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如何?
(5)图2建筑见证了中共一大的召开。结合材料五及所学知识,说说中共一大召开的时间和重大历史意义。
(6)回顾上海百年沧桑,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材料一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1)上海是近代中国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强迫中国开放上海的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
材料二 李鸿章正是在上海战场亲眼目睹了西洋火器的威力后,才从一个传统的中国士人,转变为西方技术的终身信徒。他在寄给老师曾国藩的信函中自信地写道:“炮力所穿,无孔不入……西洋炸炮,战守攻具,天下无敌”。
——摘自《外国人评点李鸿章》
(2)李鸿章“从一个传统的中国士人,转变为西方技术的终身信徒”是从哪一历史事件开始的?材料三 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创办于上海黄浦江边。……一场文化启蒙的运动终于在中国展开。一年后,《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
——《复兴之路》(上)
(3)材料三中这场“文化启蒙的运动”是指什么?这场运动的主要阵地是什么?材料四


图1《五四运动》(绘画) 图2中共一大上海会址
材料五 鲁迅先生曾这样咏赞中国共产党诞生,“它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开的见桅杆的那一航轮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的惊雷。”
(4)图1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如何?
(5)图2建筑见证了中共一大的召开。结合材料五及所学知识,说说中共一大召开的时间和重大历史意义。
(6)回顾上海百年沧桑,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3.
走向近代化是近代中国人努力追求的目标。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程,既是不断向西方学习的历程,也是充满艰难曲折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这些年一直在研究清末的改革。我始终觉得中国从鸦片战争起,清末面临的现代变革一直是非常被动的,你说不出哪个是它主动做的,都是在面临着巨大压力下,甚至付出巨大成本代价之后才做的。
举例:西方列强发动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
材料二 “新器物”的益处显而易见但引入中国阻力尚且如此强大,“新政府机构”的益处相对间接,遇到的阻力就更强烈。例如,当北洋、南洋、福建、广东四支现代化舰队由沿海地方督抚建成,管理却仍沿袭传统地方管理水师体制……并不涉及政治体制改革,而且增强朝廷权力,都如此艰难,真正的政治体制改革之艰难,可以想见。
(2)材料二中学习“新器物”和“真正的政治体制改革”分别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其积极作用分别是什么?
材料三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3)为实现材料三中的梦想,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提出了什么革命理论?请用一句话概括孙中山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历史地位。
材料四 “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材料五 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5)材料五中的三只兔子在北大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这旗帜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什么作用?
(6)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化探索特点的认识。
材料一 我这些年一直在研究清末的改革。我始终觉得中国从鸦片战争起,清末面临的现代变革一直是非常被动的,你说不出哪个是它主动做的,都是在面临着巨大压力下,甚至付出巨大成本代价之后才做的。
——著名历史学者雷颐
(1)结合近代化早期探索的相关内容,举一例证明材料一中的观点。(要求指出“压力”及相应“变革”。)举例:西方列强发动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
材料二 “新器物”的益处显而易见但引入中国阻力尚且如此强大,“新政府机构”的益处相对间接,遇到的阻力就更强烈。例如,当北洋、南洋、福建、广东四支现代化舰队由沿海地方督抚建成,管理却仍沿袭传统地方管理水师体制……并不涉及政治体制改革,而且增强朝廷权力,都如此艰难,真正的政治体制改革之艰难,可以想见。
(2)材料二中学习“新器物”和“真正的政治体制改革”分别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其积极作用分别是什么?
材料三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3)为实现材料三中的梦想,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提出了什么革命理论?请用一句话概括孙中山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历史地位。
材料四 “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蔡元培先生挽孙中山联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有什么历史意义?还有什么遗憾?材料五 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5)材料五中的三只兔子在北大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这旗帜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什么作用?
(6)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化探索特点的认识。
2.选择题- (共18题)
4.
当代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站在京郊的一座废墟上,我们可以解读到的历史是


A.林则徐虎门销烟 |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
C.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
D.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
5.
李大钊在《脚明园故址》中写道:“则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这里的“两度幼”发生在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②④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③ |
6.
正当人们欢欣鼓舞地迎接20世纪到来之际,中国人却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收到一份“西方人送来的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这“礼物”指的是:
A.《南京条约》 |
B.《天津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7.
某部电影中有如下片段:1894年9月,黄海大东沟,中国北洋舰队致远号朝日舰撞去,邓世昌与二百多名战士壮烈牺牲。请你为该电影题名,最适合的片名是( )
A.《火烧圆明园》 | B.《甲午风云》 | C.《太平天国》 | D.《武昌起义》 |
8.
NBA莫雷涉港言论发生后,阿里巴巴集团执行副主席、NBA蓝网老板许崇信公开发声:中国主权不容侵犯,“中国人对任何试图分裂中国领土的企图,……感到强烈的屈辱和愤怒”。历史上香港问题的形成开始于
A.《南京条约》 | B.《瑷珲条约》 | C.《北京条约》 | D.《辛丑条约》 |
9.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这是因为,鸦片战争
A.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 |
B.激化了中国社会的矛盾 |
C.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12.
《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体现这一危害的条款是
A.割让台湾全岛给日本 | B.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
C.增开沙市、重庆等为商埠 |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
13.
关于戊戌变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戊戌变法的发动者有康有为、梁启超等 | B.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
C.戊戌变法和洋务运动一样,都主张向西方学习 | D.戊戌变法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
15.
下列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临时大总统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
B.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
C.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的原则 |
D.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
17.
他,历史上褒贬不一。他曾代表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留下千古骂名。他在近代中国兴办洋务,创海军建企业,探索自强道路而不懈努力,但最终却以失败告终。他是
A.林则徐 | B.曾国藩 | C.李鸿章 | D.左宗棠 |
20.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中共一大确定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中心工作是
A.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 B.通过第一个党纲 |
C.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 D.建立抗日统一战线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