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66532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22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大会制定党的革命纲领,重申中国共产党奋斗的最终目标是建设共产主义。在现阶段民主革命时期,党的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1)结合材料一,归纳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
(2)材料二是中国共产党哪次会议的决议?是在何时召开的?
(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何历史意义?
2.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遭受外来侵略的屈辱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通过英国而为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封棺材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材料二:今夫日本,幕府专政,诸藩力征,受俄、德、美大创,国几不国,自明治维新,改弦更张,不三十年,而夺我琉球,割我台湾也。

——梁启超《论不变法之害》

材料三:明治维新后,日本对外扩张的野心不断膨胀,逐渐形成了侵略朝鲜,夺取中国的东北和台湾,占领全中国,进而征服全世界的对外扩张政策。

——《政治文明历程》

材料四: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

——陈天华《猛回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中国“与外界完全隔绝”的状态是怎样被打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相关的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材料二中“割我台湾”的不平等条约是哪个?结合材料三概括这场战争爆发的原因。
(3)材料四中陈天华所描写的现象和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有关?条约中的哪一条款充分说明清政府己完全变成“洋人的守土官长”?
(4)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请写出两个19世纪末反抗外来侵略的事例。说说我们可以从前辈身上学习和继承哪些优良品质和崇高精神。

2.选择题(共26题)

3.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过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①民主共和 ②民主、科学 ③自强、求富 ④变法维新
A.②③①④B.③④①②C.④①②③D.①②③④
4.
有人说“洋务运动因战争而兴起,又因战争而宣告失败。”这两次战争分别是()
A.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C.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
当代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它”高举的旗帜应是()
A.“自强”“求富”B.三民主义C.“扶清灭洋”D.变法维新
6.
有人用“有心裁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来形容洋务运动,这一运动没能挽救腐朽的清王朝,但在客观上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下列选项中最能促成“柳成荫”的是()
A.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
B.创建了三支近代海军,增强了海防力量
C.创办了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培养了一批实用人才
D.创办大生纱厂,成为实业救国的典型代表
7.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陈独秀曾被人们称为“中国思想界的清道夫”。他把“启蒙之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材料中的“启蒙之水”撒播的主阵地是()
A.《民报》B.《万国公报》C.《时务报》D.《新青年》
8.
北洋军阀分裂后,盘踞在最北面的军阀是()
A.张作霖B.孙传芳C.吴佩孚D.段祺瑞
9.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袁世凯称帝
②护国战争
③二次革命
④宋教仁遇刺
A.④①③②B.④③①②C.①③④②D.①④③②
10.
19世纪末,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也发生了变化。《马关条约》中能够说明这一变化的条款是 ( )
A.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B.增辟通商口岸
C.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D.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11.
张老师在给八年级学生上《太平天国运动》一课时制作了下边示意图。示意图不能说明
A.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性质
B.中外势力勾结联合镇压太平天国
C.西方列强利用清政府侵略中国
D.鸦片战争激起太平天国运动
12.
从义和团运动和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失败得出的相同教训是
A.盲目排外只能招致外国侵略加剧
B.单靠一个阶级的力量不能取得革命胜利
C.单纯的工人运动在中国走不通
D.社会主义不适应中国国情
13.
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找到了四部反映晚清历史的影视剧作品,他们准备按照历史发展进程进行观看,排出了四种观看顺序,你认为正确的顺序是
①《林则徐》
②《戊戌风云》
③《甲午风云》
④《走向共和》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①③②④
D.④①③②
14.
“皇帝倒了,辫子割了”八个字是瞿秋白对一个事件历史功绩的概括。与此事件有关的人物是:
A.
B.
C.
D.
15.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中国开始了历史性的巨变,这个巨变是指
A.中国开始遭到大规模外来侵略
B.香港岛被割占
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巨变,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出现了外国租界
16.
1757年之后,广州成为清朝唯一对洋商开放的口岸。1846年,“各国运往内地的通商货物,赴广州者十之六七,赴上海者十之三四”。导致这一变化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7.
“最近这两天发生在那里的景象却是用任何笔杆子都无法恰当描述的……”1860年10月9日美国《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这则报道记录了英法联军摧残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 )
A.占领香港岛B.火烧圆明园C.割占辽东半岛D.南京大屠杀
18.
了解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之一。以下因果关系,错误的是()
A.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的侵略从商品入侵转变为资本入侵
C.甲午中日战争——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完全变成“洋人的朝廷”
19.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歌颂的是()
A.林则徐虎门销烟B.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C.左宗棠收复新疆D.李鸿章收复新疆
20.
如果请你担任历史记录片《1908年的北京东交民巷》的导演,在拍摄当时的北京东交民巷时,不该设计的场景是( )
A.许多外国公使在散步B.大量北京居民在准备晚餐
C.某国使馆在举办舞会D.有外国军队在军事操练
21.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约法》
C.《中国土地法大纲》
D.《资政新篇》
22.
“民国的创立并未带来人们期望的和平与秩序,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逐渐相信,如果不进行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政府和社会。”在此背景下( )
A.洋务运动兴起B.辛亥革命兴起
C.新文化运动兴起D.国民大革命兴起
23.
梁启超说:“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大梦唤醒”的表现是( )
A.地主阶级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掀起洋务运动
B.各地人民的反清斗争风起云涌
C.甲午战败,清政府被迫割地赔款
D.资产阶级开始领导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24.
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 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如此推理,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 )
A.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B.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C.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D.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
25.
以下是张华同学学习中共一大时所做的笔记,其中叙述准确的一项是
A.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了五四运动
B.中共一大的会址开始在北京,后转移到上海
C.中共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D.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26.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是五四运动中喊出的口号。其中“国贼”不包括
A.曹汝霖
B.章宗祥
C.陆宗舆
D.袁世凯
27.
陈独秀说:“中共‘一大’时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陈独秀所说的“脚踏实地”指的是中共“二大”
A.确定了党的奋斗目标
B.决定参加共产国际
C.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D.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28.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①袁世凯称帝 ②护国战争 ③二次革命   ④宋教仁遇刺
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C.①③②④D.④③①②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