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文理学院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66531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11

1.判断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后判断
关于文学的形式问题,新文化运动时期主要是白话文与文言文之争。用白话文写作品由来已久,清末还出版过一批白话文报纸。但是,白话文成为一种运动,则是《新青年》发动的。《新青年》从第4卷第1号(1918年1月)起改用白话文,采用新式标点符号,开始刊登一些新诗,这对革命思想的传播,文学创作的发展,以及国民教育的推广有着积极的意义。
以下表述是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对应的括号内填“正确”;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的意思的,请在对应的括号内填“错误”;是以上材料没有汲及的,请在对应的括号内填:“未涉及”。
(1)文学形式问题是新文化运动时期争论的问题。
(2)用白话文写作品是从《新青年》杂志开始的。
(3)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4)从1918年元月起,《新青年》改用白话文,采用新式标点符号。
(5)白话文和新式标点符号的采用有利于革命思想的传播和国民教育的发展。

2.综合题(共2题)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方案,如图是网友归纳的救国方案截图,虽不是很准确,但有些道理。
材料二:中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不久,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其基本精神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材料三: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清朝政府,扫除了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道路上这个巨大障碍;而且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未曾有过的共和政体。这无疑是一个巨大进步。

——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材料一中的“我革”“我变”分别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革”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辛亥革命初步实现了他的哪些理想目标?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两位人物的活动的认识或留给你的启示。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1)以上材料分别出自中国近代史上的三个不平等条约,请写出它们的名称。
(2)材料二中涉及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该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哪一条?
(3)材料三中的条约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该条约中哪一条最能说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3.简答题(共2题)

4.
岁月沧桑,一部近代史就是中国人不屈不挠抵抗侵略,探索救国救民的奋斗史。
(1)面对外敌入侵,中国人民开始了不屈不挠的抗争。请列举一位近代中国的民族英雄,并简要说明他的事迹。
(2)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农民阶层和地主阶级也奋起反抗。请各举一例抗争的史实
(3)当祖国面临列强的侵略时,中国人都行动了起来,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感想?
5.
中国近代化是当今学术研究的热门话题。史学界普遍认为,中国的近代化的过程其实就是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近代中国先进分子探索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的过程。
(1)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第一步是什么?请说出发起这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20世纪初,在文化领域,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向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扫荡,他们高举的两面旗帜分别是什么?
(3)请写出1919年以前近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经历了哪些变化?

4.选择题(共16题)

6.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袁世凯称帝
②护国战争
③二次革命
④宋教仁遇刺
A.④①③②B.④③①②C.①③④②D.①④③②
7.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是我国每年的“禁毒宣传月”的主题。它与下列相关的事件
A.虎门销烟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8.
马克思说:“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从中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句话指的是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A.取得协定关税特权
B.掠夺圆明园大量珍宝
C.获取中国大量赔款
D.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9.
小明同学在收集到的信息有“《天朝田亩制度》、金田起义、定都天京”,这些与下列哪一人物有关
A.林则徐
B.关天培
C.洪秀全
D.左宗棠
10.
下列企业,属于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的有
①安庆内军械所
②汉阳铁厂
③江南制造总局
④福州船政局
⑤轮船招商局
A.①③④⑤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③⑤
11.
极力宣传“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的观点,推动维新变法的人物是
A.
B.
C.
D.
12.
出版刊物宣传思想,是宣传新思想的主要途径,下列报刊中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3.
《时局图》是近代爱国者谢缵泰所作,生动形象地揭露了清政府腐败和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瓜分。请问下图描绘的是什么条约签订后的情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4.
“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这场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就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5.
1860年10月9日美国《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说:“最近这两天发生在那里(指圆明园)的景象却是用任何笔杆子都无法恰当描述的……”这则报道反映了()
A. 八国联军侵华的相关史实
B. 签订《马关条约》的史实
C.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史实
D. 签订《辛丑条约》的史实
16.
有学者将1895-1945年的台湾称为“孤儿”,使台湾沦为“孤儿”惨境的事件是签订了
A.《南京条约》B.《瑷珲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7.
孙中山是中国的民主革命先行者,1905年8月,在他的推动下,成立的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同盟会
18.
《辛丑条约》签订后,国内革命情绪高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下列著作中,宣传民族民主革命,号召人们起来推翻清政府统治的是( )
①《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②《革命军》 ③《猛回头》 ④《狂人日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9.
有人将1895年春一群举人的行动当作近代中国的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运动”。这次行动是(    )
A.强学会成立B.《万国公报》创办C.公车上书D.百日维新开始
20.
有人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认为洋务运动只是剪短了其枝叶,辛亥革命是砍断了树干,但树墩还在,还会萌发。为了不让“树墩“萌发,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
A.戊戌变法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D.北伐战争
21.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①袁世凯称帝 ②护国战争 ③二次革命   ④宋教仁遇刺
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C.①③②④D.④③①②

5.填空题(共2题)

22.
观察如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中:
A.天京
B.金田起义
23.
观察如图请将下列战役名称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方框内。

(1)邓世昌壮烈殉国的地点A
(2)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地方B
(3)这次战争的各个战役在地域上有何特点?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综合题:(2道)

    简答题:(2道)

    选择题:(16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