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安市环城区片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66531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9/28

1.判断题(共1题)

1.
有一位导游,在介绍香港历史时说,香港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英国通过《马关条约》割占了香港岛,这是近代中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你认为导游的说法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2.综合题(共4题)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以武力强迫清王朝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的领土,蹂躏中国的主权,掠夺中国的财富,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二:法国皮诺家族于2013年6月25日,向中国无偿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青铜鼠首和兔首(见下图)。


(1)请写出列强将中国近代社会一步步推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四次侵略战争的名称。
(2)材料二中的十二生肖兽首是在哪次战争中被什么国家的劫掠者劫掠的?
(3)写出使中国开始和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名称。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表格(甲午中日黄海海战双方舰队力量对比)

项目

国别

参战舰数

装甲情况

总排水量(吨)

平均航速(海里/时)

鱼雷发射管数

火炮总数

鱼雷艇数

中国

12

12

34466

15.34

27

195

2

日本

12

12

40840

16.33

36

268

0

 

材料二:李鸿章为避战保船,令北洋舰队退守威海卫港,日军趁机得到黄海制海权……1895年初,日军攻陷威海卫,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清政府无心再战,派李鸿章前往日本议和。

——摘自《中国历史》(岳麓书社)

(1)创建北洋舰队的相关历史事件是什么?
(2)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内部原因。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

——梁启超

材料二: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人民网

材料三: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1)为实现材料一中“大梦唤醒”,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了什么运动?
(2)从材料二中找出辛亥革命取得了什么成果?辛亥革命指导思想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德先生”、“赛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
(4)上述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在历史作用上有什么相同点?
5.
材料论述题.

皇上是最神圣不可侵犯的,现在皇上都能够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旧不能抛弃呢?过去在君主专制制度下,人民被称为子民,或者被称为蚁民。以后孙中山就说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实际上这个主权属于后来很快被少数军阀控制,以后又经历了很多曲折,但是人们已经感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了。

——《复兴之路》解说词

(1)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哪座城市成立?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且符合材料主题,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3.选择题(共33题)

6.
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位汉人在聊天。张老木说:“我看过谭嗣同赴法场。”***衙门当过差。”他们中肯定有一个人在说谎。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说谎人是
A.王老德B.李老金C.张老木D.赵老刚
7.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袁世凯称帝
②护国战争
③二次革命
④宋教仁遇刺
A.④①③②B.④③①②C.①③④②D.①④③②
8.
马克思说:“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从中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句话指的是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A.取得协定关税特权
B.掠夺圆明园大量珍宝
C.获取中国大量赔款
D.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9.
“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如需要拍摄关于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题材的历史剧,应选择的素材是
A.虎门战役B.廊坊狙击战C.威海卫战役D.黄海大战
10.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A.使鸦片贸易合法化B.获得更多赔款
C.让外国使节进驻北京D.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11.
孙中山说:“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其所指战役是(    )
A.萍浏醴起义B.安庆起义C.广西起义D.广州黄花岗起义
12.
下列刊物中,新文化运动主要阵地是(  )
A.《国闻报》B.《时务报》C.《民报》D.《新青年》
13.
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的作者(  )
A.李大钊B.陈独秀C.胡适D.鲁迅
14.
为了重新组织责任内阁限定袁世凯权利,革命党人将同盟会改组为(  )
A.国民党B.兴中会C.强学会D.共进会
15.
福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在中国近代史上,外国侵略者迫使清政府开放福州为通商口岸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6.
图片承载历史。下列四幅图片中,可以直接用于研究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是(  )
A.B.
C.D.
17.
在一次校内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提示关键词:“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天王”,参赛选手根据这些提示,可以判断出主持,人描述的历史人物是(  )
A.洪秀全B.李秀成C.杨秀清D.石达开
18.
韩燕参加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她抽到的文化知识试题是:“请在下列人物中选择:19世纪70年代主张并率军收复除伊犁外新疆领土的是谁”。此题正确答案是(  )
A.林则徐B.邓世昌C.左宗棠D.曾国藩
19.
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发现了一枚刻有“云中白鹤”的印章,专家认为此印章是致远舰管带的私人物品。该印章的主人是(  )
A.左宝贵B.邓世昌C.徐邦道D.丁汝昌
20.
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共同之处是(  )
A.都建立了革命政权B.都明确提出了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C.都反抗清政府的黑暗统治D.都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21.
2018年11月12日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52周年纪念日。如果某班诀定办一期以“纪念孙中山”为主题的黑板报,同学们提供以下资料,不能采用的是(  )
A.兴中会的成立B.《时务报》的创办C.领导辛亥革命D.“三民主义”的意义
22.
人民英雄纪念碑镶有十块浮雕,其中与辛亥革命有关的是(  )
A.武昌起义B.金田起义C.五四运动D.虎门销烟
23.
南京临时政颁布的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  )
A.《中华民国宪法》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中华民国约法》D.《天演论》
24.
小明同学在参加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节目,遇到了个难题--八国联军侵华的直接原因,现在他打电话向你求助,你觉得正确答案应该是
A.帝国主义国家不满既得利益B.想要抢劫中国,获取更多的利益
C.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D.为尽快使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5.
近代,中国人进入日本在苏州开设的工厂里做工,这种现象最早可能发生在( )
A.《南京条约》签订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马关条约》签订后D.《辛丑条约》签订后
26.
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
A.金田起义B.定都天京C.天京事变D.北伐、西征
27.
观察下表,导致表中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变化表
货物
旧税率(%)
新税率(%)
棉花
24.19
5.56
棉纱
13.38
5.56
斜纹布
14.92
5.56
 
A.通商口岸的开放B.小农经济的破产C.纺织工业的发展D.协定关税的影响
28.
刘强同学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上看到题为“虎门销烟”的浮雕时,深深地怀念福建省一位近代民族英雄,这位民族英雄是( )
A.郑成功B.林则徐C.左宗堂D.邓世昌
29.
“中国人口约为4 亿5 千万,列强要求中国赔款4 亿5 千万两白银,用意是每个中国人都要向他们交纳1 两白银的‘罚金’,借此惩罚、侮辱所有的中国人。”该材料反映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30.
我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光复会B.兴中会
C.国民党D.中国同盟会
31.
鲁讯先生在《一件小事》中写到“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其中“民国六年”指的是
A.1915年
B.1916年
C.1917年
D.1918年
32.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主张此观点的派别是()
A.顽固派B.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
33.
口号能反映一个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自强、求富”口号的提出是在
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
34.夜深了,妈妈担心地对王静说:“倩倩和圆圆周末都参加了钢琴班、书法培训班,可你什么班都不肯参加。你这是在起跑线上就输了,将来可怎么办呀?”如果你是王静,你会怎样回答妈妈?(30字左右)
35.
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近代中国无数的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之路。下列搭配中有误的一项是
A.李鸿章、左宗棠——洋务运动B.康有为、梁启超——戊戌变法
C.孙中山、***——辛亥革命D.陈独秀、李大钊——新文化运动
36.
1915年,创办《青年杂志》、吹响新文化运动号角的人物是( )
A. 蔡元培 B. 陈独秀 C. 李大钊 D. 鲁迅
37.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①袁世凯称帝 ②护国战争 ③二次革命   ④宋教仁遇刺
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C.①③②④D.④③①②
38.
1905年,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位汉人在聊天。张老木说:“我看过谭嗣同赴法场。”李老金说:“我参加过义和团”。赵老刚说:“我刚参加了科举考试。”王老德说:“我读过《申报》。”他们中很明显有一个人在说谎。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说谎老人是
A.王老德B.李老金C.张老木D.赵老刚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综合题:(4道)

    选择题:(3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23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