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1题)
史实与推论:科学全面地解读史实,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请对下面的推论作出判断,正确的涂“正确”,错误的涂“错误”。
(1)史实: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天朝田亩制度》
推论:表明太平天国真正实现了平均分配土地。
(2)史实:倭人于近十年来,一意治兵,专师西法,倾其国力,购置船械,愈出愈精。中国限于财力,未能撒手举办,遂觉相形见绌。海军快船快炮太少,仅足守口,实难纵令海战。
﹣﹣李鸿章1894年《据实陈奏军情折》
推论:装备落后是甲午中日战争战败的根因。
(3)史实:梁启超《变法通议》一书,犹如当头一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刺激。几年之后,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仍然延烧着许多人的心和血
﹣﹣胡适
推论:戊戌变法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4)史实: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当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
﹣﹣陈独秀
推论:表明新文化运动前期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的偏向。
(5)史实:国人职责,为在讨袁。
﹣﹣蔡锷《誓告国人文》
推论:护国战争“讨袁”成功,取得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胜利。
(6)史实:这些人原来就是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为了正式组织共产党,约定到上海来开会的。7月底大会开幕了,到会的一共有13人:上海代表李达、李汉俊,长沙代表***、何叔衡……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克尔斯基也出席了大会。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口述实录》等
推论: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作了组织上的准备。
2.综合题- (共1题)
下面是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的单元复习课,请你帮助完成相关内容。
(读图说史)
材料一:

(1)图一《青年杂志》的创办, 标志的开始;图二发生在 年,性质是一次 运动;图三会址位于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 的大事。
(探究学习)
材料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是相对于17﹣18世纪欧美国家发生的资产阶级领导的,旨在推翻封建专制主义压迫,确立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总的来说,所谓“新”主要是指新的指导思想、新的革命政党、新的领导阶级和新的革命理想。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指导思想和领导阶级分析概述,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论从史出)
材料三:本党纲领如下:(1)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的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为止;(2)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为止;(3)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
材料四: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目前利益计……奋斗目标是:(1)打倒军阀,消除内乱,建设国内和平;(2)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3)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3)材料三和材料四的纲领分别出自哪两次会议?两则材料在革命对象上有何不同?
(4)从材料三到材料四,反映出成立初期的中国共产党认识问题的趋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选择题- (共30题)
①火烧圆明园
②义和团运动
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④《辛丑条约》的签订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A.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太平天国运动 |
B.英法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洋务运动 |
C.日本为了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公车上书 |
D.帝国主义列强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辛亥革命 |
A.都经过长期的起义准备 |
B.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
C.都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
D.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
A.没有依靠人民群众 | B.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
C.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 D.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 |
A.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
B.裁撤冗官,维新改良 |
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
D.民主科学,反对孔教 |
A.平等、自由 | B.自由、民主 | C.民主、科学 | D.科学、平等 |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综合题:(1道)
选择题:(3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