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近代化道路上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师夷长技以自强”。
材料二 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
——梁启超
材料三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人民网
材料四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在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1)材料一体现的是哪个阶级派别的思想主张?此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2)为实现材料二中“大梦唤醒”,该阶级开展什么运动?此运动的开展有什么作用?
(3)出材料三中“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这一事件在思想上产生了怎样影响?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救治中国的“黑暗”,这场运动的主阵地是什么?该运动的开展对五四运动有什么影响?
(5)回首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你能够总结出什么样的规律(或者经验教训)?
材料一 “师夷长技以自强”。
材料二 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
——梁启超
材料三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人民网
材料四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在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1)材料一体现的是哪个阶级派别的思想主张?此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2)为实现材料二中“大梦唤醒”,该阶级开展什么运动?此运动的开展有什么作用?
(3)出材料三中“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这一事件在思想上产生了怎样影响?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救治中国的“黑暗”,这场运动的主阵地是什么?该运动的开展对五四运动有什么影响?
(5)回首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你能够总结出什么样的规律(或者经验教训)?
2.
(民族民主革命的曲折)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临时政府成立以后,当尽文明国应尽之义务,以期享文明国应享之权利。满清时代辱国之举措与排外之心理,务一洗而去之;与我友邦益增睦谊,持和平主义,将使中国见重于国际社会,且将使世界渐趋于大同。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材料二: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 孙中山《讨袁檄文》
材料三: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
材料四: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1)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独立,第一个宣布独立的是哪一省?请你说出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有哪些?
(2)材料二中孙中山为什么会发表《讨袁檄文》?为了维护共和制度,革命派又采取了什么行动?
(3)材料三中陈独秀所发起的运动,在当时的中国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4)材料四的这段话提到的五四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怎样的历史地位?
材料一:临时政府成立以后,当尽文明国应尽之义务,以期享文明国应享之权利。满清时代辱国之举措与排外之心理,务一洗而去之;与我友邦益增睦谊,持和平主义,将使中国见重于国际社会,且将使世界渐趋于大同。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材料二: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 孙中山《讨袁檄文》
材料三: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
材料四: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1)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独立,第一个宣布独立的是哪一省?请你说出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有哪些?
(2)材料二中孙中山为什么会发表《讨袁檄文》?为了维护共和制度,革命派又采取了什么行动?
(3)材料三中陈独秀所发起的运动,在当时的中国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4)材料四的这段话提到的五四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怎样的历史地位?
2.选择题- (共26题)
4.
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 |
B.《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 |
C.日军占领旅顺后,制造了大屠杀 |
D.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
6.
孙中山先生曾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当清王朝由盛转衰时,资本主义已成为成世界历史发展的大势所趋,当时引领这一发展潮流的国家是( )
A.美国 | B.法国 | C.英国 | D.日本 |
7.
(题文)小风学生在复习中国近代史《列强侵华战争》专题时,制作了如下年代尺。下面对此年代尺上的四处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


A.A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 |
B.B战争后,中国全境对外国列强开放 |
C.C战争使中国建筑艺术的瑰宝圆明园被毁 |
D.D战争所签的条约使清政府完全置于列强控制之下 |
9.
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主张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这份纲领性文件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 B.《资政新篇》 | C.《北京条约》 | D.《明定国是诏》 |
10.
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有了新进展,发现了一枚刻有“云中白鹤”的印章,专家认为该印章是致远舰管带的私人物品。盖印章的主人是( )
A.左宝贵 | B.叶志超 | C.邓世昌 | D.关天培 |
12.
《马关条约》第六款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据此条款,日本获得的权益是
A.开设工厂 |
B.割占土地 |
C.增辟通商口岸 |
D.获得赔款 |
14.
一位亲历甲午战争的洋人海员说:“(北洋舰队)如大树然,虫蛀入根,观其外特一小孔耳,岂知腹已半腐。”这一材料可用来说明清朝( )
A. 舰船数量的劣势 B. 洋务运动的贡献
C. 甲午战败的原因 D. 维新变法的成效
A. 舰船数量的劣势 B. 洋务运动的贡献
C. 甲午战败的原因 D. 维新变法的成效
15.
“中国人口约为4 亿5 千万,列强要求中国赔款4 亿5 千万两白银,用意是每个中国人都要向他们交纳1 两白银的‘罚金’,借此惩罚、侮辱所有的中国人。”该材料反映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16.
民生问题是当前我国所关注的焦点。所谓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 以下中国近代化探索运动中涉及有民生问题的有
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
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②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21.
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1300多万两,美国旗昌行因不堪赔累,被招商局收购。这反映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 )
A.无力与外国企业抗衡 | B.实现了富国强兵目的 |
C.极大提高了国防力量 | D.一定程度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
22.
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正在讨论戊戌变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康有为、梁启超等领导的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
B.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历时103天,故又被称为“百日维新” |
C.戊戌变法由于慈禧太后发动政变而失败 |
D.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
24.
“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的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反映的是()
A.维新启蒙思想开始传播 | B.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
C.近代学校开设修身课程 | D.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