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卷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66527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27

1.综合题(共3题)

1.
近代中国饱受列强欺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民族危机日益深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做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 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指出在“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中一次战争?在这期间中国人民抗争的史实有哪些? (举出一例)
材料二  1900年春,西方列强借口镇压义和团运动,组成联军2000多人,从天津向北京进犯,8月攻占北京,慈禧太后携带光绪皇帝西逃。
——八上课本
(2)材料反映了什么事件?签订了什么条约?
(3)综上所述,你对中国近代史有何认识?
2.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民族屈辱史,又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探索史。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①所反映的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处于什么地位?
(2)与图片②有关的历史事件有什么作用?
(3)图③人物的领导了什么事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4)图④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性质的运动?
(5)请给以上图片所反映的内容拟一个恰当的时代主题。
3.
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场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 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联系性。

2.选择题(共15题)

4.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袁世凯称帝
②护国战争
③二次革命
④宋教仁遇刺
A.④①③②B.④③①②C.①③④②D.①④③②
5.
“上海小楼,南湖游船,开天辟地,谱写新篇”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D.中华民国的建立
6.
构建历史知识结构示意图是学习历史的一项技能。下面是某同学编制的历史知识结构示意图。对该示意图,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B.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
C.中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7.
中国近代史上英雄辈出,与右图信息点内容有关的民族英雄是( )
A.林则徐B.李秀成C.左宗棠D.邓世昌
8.
鸦片战争以后,欧美各国在对华倾销商品的同时,通过不平等条约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农产品;甲午战争以后,欧美各国控制中国的金融,在中国投资铁路、矿务,开办工厂,巩固不平等条约的特权。下列选项对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欧美各国进步打开中国市场, 扩大侵略权益
B.甲午战争以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欧美各国侵华方式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D.甲午战争以后,欧美各国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
9.
中国近代史上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献是( )
A.《钦定宪法大纲》
B.《中华民国约法》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共同纲领》
10.
他热情颂扬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并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出重要贡献。这位历史人物是(  )
A.陈独秀B.李大钊
C.鲁迅D.胡适
11.
下列维新变法的措施中,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是
A.训练新式军队B.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C.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D.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12.
陈独秀等人“认定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为此,他们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以一本刊物为主要阵地,掀起一场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这本刊物是
A.《民报》B.《申报》C.《新青年》D.《每周评论》
13.
它虽然没能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但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它是指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4.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1872~1875年),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海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与这一现象出现直接有关的是
A.洋务运动
B.公车上书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15.
1916 年北京街头出现了一副对联, 上联是:“袁世凯死了。” 下联是:“中国人民万岁。”围观者说,上下联对不起来,作者说:“袁世凯就是对不起中国人民。”袁世凯在辛亥革命后窃取了胜利果实,建立了( )
A.封建统治B.殖民统治C.北洋军阀统治D.帝国主义统治
16.
1919年,中国在某次国际会议上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积压在中国人民心中的怒火,像火山一样爆发,由此引发了五四运动。这次会议是
A.巴黎和会
B.华盛领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
17.
下列口号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性质的是
A.取消“二十一条”
B.“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C.“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D.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18.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①袁世凯称帝 ②护国战争 ③二次革命   ④宋教仁遇刺
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C.①③②④D.④③①②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