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泗阳县实验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66527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23

1.综合题(共4题)

1.
蓝色海洋——国家角逐的舞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纵观历史,我国悲惨近代史是从海洋开始,而当今棘手问题亦是海洋问题。
材料二:1890年,美国海军将领马汉在出版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一书中提出了海权论:海权即凭借海洋使一个民族变得伟大的所有因素,海权支配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马汉关于海权问题的论述,在中国受到冷落,却引起了正积极向外扩张的日本的密切关注……(日本)这种与时俱进的学习方式终于在五年以后得到了回报。
(1)中国的第一支近代化海军创建于什么运动中?这场运动在中国有何地位?

(2)材料二中日本“五年以后”通过哪一重大事件“得到了回报”?这一事件对中国的产生了什么影响?

(3)面对侵略与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请你写出中国近代史上为国捐躯的一位海军将领。

(4)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当前,周边各国不断在我国钓鱼岛、南海诸岛等海域挑起争端。面对严峻的海洋主权形势,你认为我国应如何应对?
2.
文化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香港的水坑口街,(原名叫“波些臣街”——possion point“占领街”)。……这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那美丽的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以纪念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复兴之路上》
材料二:如下图 (圆明园)

材料三:大清国国家允定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人民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亦可由行防守,使馆界线于附件之图上标明如后:东面之线,系崇文门大街,图上十、十一、十二等字;……,中国国家应允诸国分应自主,常留兵队分保使馆。
(1)材料一中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指的是什么?英国人将“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有何条约依据?

(2)材料二遗址能够让你直接联想起中国历经哪次惨痛的遭遇?这场战争给中国社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3)材料三出自中国近代哪一个不平等条约?这一条约的哪一条款说明“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4)读史使人明智,通过以上材料,对构建和谐社会、创造美好生活有什么启示?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说欧美共和的政治,我们中国此时尚不能合用的……我们中国的改革最宜于群主立宪,万不能共和,殊不知此说大谬(错误)……且世界立宪,亦必以流血得之,方能称为真立宪。同一流血,何不为直截了当共和……”
——孙中山在东京留学生欢迎大会上的演讲词 
材料二:中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不久,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其基本精神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清朝政府,扫除了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道路上  这个巨大障碍;而且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未曾有过的共和政体。这无疑是一个巨大进步。  
——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四: 在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
(1)材料一中孙中山提出了与以住不同的什么理想目标?为了实现目标孙中山成立了中国同盟会,中国同盟会的性质是什么?

(2)在同盟会纲领中孙中山提出的核心理想目标是什么?与之相应的是三民主义中的哪一主义?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初步实现了他的哪些理想目标?

(4)依据材料四概括指出,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4.
19世纪中期以来,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的复兴进行了不懈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举国哗然。……“救亡图存”成为当时最高亢的呼声。康有为、梁启超等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剑桥中国晚清史》:“尽管维新运动没能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和全国规模的影响。”
材料二:“九十年以前,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爆发了一场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业精力。”
——前中共中央***江泽民2001年10月9日的讲话
材料三: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
(1)依据材料一指出维新变法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场运动有何积极作用?

(2)材料二中的“先生”指谁?“先生”领导这场革命的名称是什么?

(3)材料三中陈独秀等先进分子为了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发起了哪一场运动?这场运动的口号是什么?

(4)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些运动反映的共同主题

2.选择题(共23题)

5.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袁世凯称帝
②护国战争
③二次革命
④宋教仁遇刺
A.④①③②B.④③①②C.①③④②D.①④③②
6.
1898年光绪帝按维新派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以下内容最能体现发展资本主义愿望的是(  )
A.裁撤冗员B.开办新式学堂
C.训练新式军队D.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7.
毒品是人类的公害,联合国确定每年6月26日为国际“禁毒日”。被誉为“中国禁毒第一人”“世界禁毒先驱”的近代伟人是
A.魏源
B.林则徐
C.邓世昌
D.左宗棠
8.
“被叛军彻底包围,1853年4月21日被攻陷……据说南京的清朝将军身先士卒,己在英勇作战中阵亡。”依据所学知识判断,报道中的“叛军”是指(   )
A.太平军B.英法联军C.革命军D.八国联军
9.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这一文件的空想性质和当时阶级斗争的残酷程度都决定了其用心规划的土地制度只能是一纸空文。它的价值为近代思想史提供了一种农民的大同模式。”这主要是指
A.
B.
C.
D.
10.
这是一传单抄本中的几句话:“弟子同心苦用功,遍地草木化成兵。愚蒙之体仙人艺,定灭洋人一扫平。”这反映了( )
A.林则徐学西方,抵御外侮的决心B.维新志士救亡图存的信心和勇气
C.义和团运动的反帝性和落后性D.洪仁玕重整太平天国的强烈愿望
11.
构建历史知识结构示意图是学习历史的一项技能。下面是某同学编制的历史知识结构示意图。对该示意图,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B.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
C.中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12.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要除去中国设在经商道路上的无数障碍。”下列《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哪项内容最能体现英国这一意图(  )
A.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B.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C.赔款2100万元
D.领事裁判权
13.
有史学家指出:“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爆发的直接原因是鸦片的输入
②战争前后,俄国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③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④列强的侵略势力由沿海向内地发展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14.
为了维护国家统一,1878年,左宗棠在各族人民的支持下,率军收复了除伊犁之外的
A.雅克萨
B.台湾
C.新疆
D.西藏
15.
中国一位民族资本家说:“我之廉价工人,彼(西方国家)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上述历史现象可能发生在哪一条约签订后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6.We arrived at the park in early morning.(对划线部分提问)

{#blank#}1{#/blank#} {#blank#}2{#/blank#}you{#blank#}3{#/blank#}at the park?

17.
邓小平说:“中国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进入到20世纪的。”这次战争指的是(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8.科学家在单细胞伞藻的幼体嫁接的实验中,将甲的伞柄嫁接到乙的假根上,长出了乙的伞帽.下列有关该实验评价合理的是(    )

19.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它出自徐志摩于20世纪20年代写的《再别康桥》。这种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写作的现象,与下列哪一文章的大力提倡分不开
A.陈独秀的《敬告青年》B.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C.严复的《天演论》D.李大钊的《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20.
有学者认为,戊戌文化是以救亡图存为主题的、与儒家文化相对抗的具有资本主义文化萌芽性质的新文化。这一认识主要是基于它(   )
A.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B.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提倡“师夷长技以自强”D.鼓吹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21.
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说:“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义和团运动后,中国又遭到列强的报复,这终于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这里的有识之士应该是(   )
A.洋务自强的践行者B.维新图强的呼吁者
C.民主科学的倡导者D.民主共和的实践者
22.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该法律的进步性是
A.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B.宣告了封建制度的终结
C.宜告了中华民族独立
D.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23.
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道路上的“量变”,辛亥革命则是一次“飞跃”。这里的“飞跃”是指辛亥革命(   )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B.摧毁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D.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24.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认为:“随着自强运动(洋务运动)的推进,中国人越来越认识到财富是权力的基础一一个国家要强大就必须富有。新式国防远比传统国防花费大,它必须有更好的交通体系、工业和企业作支撑。”下列符合作者观点的企业有(   )
①汉阳铁厂 
②江南制造总局 
③轮船招商局 
④开平煤矿
A.①②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④
25.
有一位学者说:“他们兴办洋务的目的只是为了‘补天!……而决不是为了‘改天’!”其“补天”的手段是(   )
A.废除封建纲常伦理B.废除封建专制制度
C.发展民族资本主义D.引进近代科学技术
26.
中华民国建立后,从西方传入的自由、平等等思想与袁世凯的“尊孔复古”发生了激烈冲突,一批激进的知识分子对此发起了猛烈的抨击,他们的阵地是
A.
B.
C.
D.
27.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①袁世凯称帝 ②护国战争 ③二次革命   ④宋教仁遇刺
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C.①③②④D.④③①②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