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富顺第二中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66526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23

1.综合题(共1题)

1.
19 世纪下半期到 20 世纪初,中国在国门洞开和急剧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从经济、政治到思想, 开始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社会向近代化艰难迈进的历史画面。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请指出图 1 所反映的近代化的探索事件,其失败的标志是什么?
(2)请指出图 2 所反映的近代化的探索事件,这场运动虽然失败,但在当时对中国社会 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二:

图 3     图 4
(3)图 3 中的人物是_______,他所领导发动的______最终成功地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是中国近代化探索中政治领域的表现。
(4)作为中国近代化探索中思想文化领域所兴起的一场运动,图 4 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______,其兴起的主要原因是袁世凯掀起一股_____的逆流.

2.选择题(共17题)

2.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袁世凯称帝
②护国战争
③二次革命
④宋教仁遇刺
A.④①③②B.④③①②C.①③④②D.①④③②
3.
有专家指出:“太平天国运动的进步性在于试图从土地所有制方面解决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的土地问题。”下列各项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A.金田起义
B.《资政新篇》
C.定都天京
D.《天朝田亩制度》
4.
“开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国派领事驻扎。英商得自由携眷居住。”这一条款出自(  )
A.《马关条约》B.《辛丑条约》C.《南京条约》D.《北京条约》
5.
中国近代,确定把香港岛和台湾割让给列强的不平等条约分别是()
A.《南京条约》《瑷珲条约》B.《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C.《瑷珲条约》《辛丑条约》D.《南京条约》《马关条约》
6.
下图是近代某次侵华战争示意图。侵略军的暴行是()
A.命令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B.割占中国台湾、澎湖列岛
C.洗劫后放火焚烧了圆明园
D.逼迫清政府开放上海口岸
7.食物链中的箭头方向,应该由(     )。
8.
孙中山曾说“我只说一条: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孙中山的这一主张可以在哪部文献中找到法律依据
A.《南京条约》
B.《辛丑条约》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9.
鲁迅先生回顾历史时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鞭’使清朝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要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富国强兵。于是开始了()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10.
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选项搭配不正确的是(    )
A.李鸿章──洋务运动B.康有为──戊戌变法
C.孙中山──辛亥革命D.左宗棠──新文化运动
11.
2017 年是辛亥革命爆发 106 周年,海峡两岸都将举办庆典活动。如果要在首义之地建立纪念馆, 以纪念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你认为应是()
A.汉口B.武昌C.北京D.南京
12.
1915年,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号召人民起来打倒中华民国的叛徒袁世凯,维护共和制度,这是由于袁世凯:( )
A.派人刺杀了宋教仁B.逼迫清朝皇帝退位
C.宣布恢复皇帝制度D.派兵镇压护国运动
13.
陈独秀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这表明新文化运动核心内容是(   )。
A.提倡民主和科学B.反对旧道德和文言文
C.提倡新道德和新文学D.宣传维新思想
14.
《百年中国》解说词中说“ 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这是因为(  )
A.发动了辛亥革命B.建立了中华民国
C.爆发了五四运动D.成立了中国共产党
15.
据载: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被蔡元培先生所获悉,他于5月2日将此消息告诉北大学生……5月3日晚,北大全体学生和其他北京高校的学生举行动员大会,提出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材料描述的是中国近代一场著名运动的情景,这场运动
A.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C.斗争主力始终是无产阶级D.终被北洋政府镇压而失败
16.
音乐老师正在教初二(5)班学生唱一首歌曲:“打倒列强,打倒列强;打倒军阀,打倒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这一首歌反映的历史背景是在:(  )
A.北伐战争B.武昌起义C.护国运动D.辛亥革命
17.
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
A. 中共一大的召开
B. 中共二大的召开
C.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D. 黄埔军校的创立
18.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①袁世凯称帝 ②护国战争 ③二次革命   ④宋教仁遇刺
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C.①③②④D.④③①②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