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图片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资料,请观察图片,回答相关问题。

(1)英国以图1为借口发动了哪一场战争?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图2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天津条约》签订的场景,在这场战争中英法联军抢劫、焚毁了什么建筑?哪个国家割占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3)图3战争过后,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什么条约?该条约中哪项内容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4)图4是哪场侵华战争的掠影?在这场战争中涌现了很多民族英雄,请写出一位让你敬佩的英雄人物。
(5)请概括中国在数次侵华战争中失败的原因。

(1)英国以图1为借口发动了哪一场战争?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图2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天津条约》签订的场景,在这场战争中英法联军抢劫、焚毁了什么建筑?哪个国家割占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3)图3战争过后,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什么条约?该条约中哪项内容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4)图4是哪场侵华战争的掠影?在这场战争中涌现了很多民族英雄,请写出一位让你敬佩的英雄人物。
(5)请概括中国在数次侵华战争中失败的原因。
2.
近代中国有许多人物为中国近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材料一 晚年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虚有其表……”
——吴永《庚子西狩丛谈》
材料二 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为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
——《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 我们反对孔教,并不是反对孔子本人,也不是说在古代社会无价值。不过因他不能支配现代人心,适合现代潮流,还有一班人硬要拿他出来压迫现代人心,抵制现代潮流,成了我们社会进化的最大障碍。
——《敬告青年》
(1)根据材料一,填出横线上的历史人物,并举一个他所做的洋务事业实例。
(2)根据材料二,回答是哪位历史人物的政治主张?并概括他的观点以及他领导了哪一次政治变革运动?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所述是哪位历史人物的主张?请写出他为了达到扫除“社会进化的最大障碍”提出的口号。
(4)综合上述材料,请概括中国近代化历程呈现怎样的的特点。
材料一 晚年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虚有其表……”
——吴永《庚子西狩丛谈》
材料二 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为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
——《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 我们反对孔教,并不是反对孔子本人,也不是说在古代社会无价值。不过因他不能支配现代人心,适合现代潮流,还有一班人硬要拿他出来压迫现代人心,抵制现代潮流,成了我们社会进化的最大障碍。
——《敬告青年》
(1)根据材料一,填出横线上的历史人物,并举一个他所做的洋务事业实例。
(2)根据材料二,回答是哪位历史人物的政治主张?并概括他的观点以及他领导了哪一次政治变革运动?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所述是哪位历史人物的主张?请写出他为了达到扫除“社会进化的最大障碍”提出的口号。
(4)综合上述材料,请概括中国近代化历程呈现怎样的的特点。
2.选择题- (共20题)
3.
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地图,与图一相比,我们从图二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D.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
5.
王明和同学们准备排演历史剧,剧本中出现了以下信息点,与历史事实不相符的是
A.1850年,英国人在上海经商 | B.1891年,日本占领台湾 |
C.1902年,英国派兵驻扎山海关 | D.1903年,中国人不能居住在东交民巷 |
6.
清政府官员曾要求外商具结承诺:“懔遵钦定新例,不敢夹带鸦片。倘查出本船有一两鸦片,愿将夹带之犯,听凭天朝官宪即行正法,船货全行没官;若查无夹带鸦片,应求恩准照常进埔贸易。良歹分明,情甘帖服。”这表明当时( )
A.政府对于禁烟态度坚决 | B.禁烟政策得到各国政府公认 |
C.鸦片贸易已实现合法化 | D.走私鸦片不再享有治外法权 |
9.
“一人称帝,天下骚然,志士仁人汗喘相告,而吾同志愈益奋大励,冒死以进。滇黔独立,文意豁然。”材料中的“滇黔独立”反映的是下列哪一历史事件
A.辛亥革命 | B.护国运动 |
C.北伐战争 | D.二次革命 |
10.
旧时拥有军队、自成派系的军人或军人集团割据一方,称为军阀割据。军阀割据以东汉末,唐末,清末以及民国最为严重。20世纪初军阀割据局面出现的根源是( )
①封建经济的分散性
②帝国主义分而治之的政策
③袁世凯死后群龙无首
④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
①封建经济的分散性
②帝国主义分而治之的政策
③袁世凯死后群龙无首
④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 |
12.
1912年孙中山在演讲中宣称“今吾国之革命,乃为国利民福革命。拥护国利民福者,实社会主义。”这里的“社会主义”是指国家核定地价征收地租,实现土地国有,解决贫富不均等问题,即为三民主义中的( )
A.实现民族主义 | B.实现民生主义 | C.实现民主主义 | D.实现民权主义 |
13.
为了纪念辛亥革命,盐城市某中学以“追寻共和足迹”为主题出一期板报,请在下列内容中选取可用素材并按顺序排列
①成立中国同盟会
②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③武昌起义
④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①成立中国同盟会
②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③武昌起义
④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①④②③ | B.②①④③ |
C.①③②④ | D.②①④③ |
14.
“秋雨秋风秋煞人”秋瑾绝命诗中的句子,表达一位女革命家忧国忧民,壮志未酬,面对死亡的悲愤心情。秋瑾牺牲于哪场武装起义
A.萍浏醴起义 | B.安庆绍兴起义 | C.广西镇南关起义 | D.广州黄花岗起义 |
15.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指的是( )
A.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
B.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 |
C.对西方列强的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
D.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
17.
“我们常说科举制度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悲剧,但1895年就是那群举子揭开了一场延续数年的救亡运动的序幕。”该文中的“那群举子”的举动是
A.颁布《定国是诏》 | B.成立保国会 | C.公车上书 | D.创办《中外纪闻》 |
18.
“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这幅对联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是
A.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 B.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 |
C.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 D.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 |
19.
中国共产党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的根据中国的国情,调整实现民族独立的革命路线。面对中共一大一些不切实际的路线和方针,中共二大提出了党在民主时期的革命时期的政治纲领,这说明( )
A.中国共产党以工人运动为中心任务 | B.其为实现国共两党合作扫清障碍 |
C.党对中国国情认识的加深 | D.党在斗争中成熟了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