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读图观察,回答问题。
某班兴趣小组在学习了中国近代史后设计了下面的年代尺,请你仔细观察,然后回答问题。
(1)在时间点A和D,中国分别发生了什么大事?它们分别对中国历史有何重大影响?
(2)根据相关信息判断年代尺左侧图片中的人物是谁?如果把他放入年代尺,可以与哪个时间点对应并说明理由。
(3)如果把“孙中山”的图片放入年代尺,可以与哪两个时间点对应并说明理由。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个名称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
材料一 香港的水坑口街,(原名叫“波些臣街”------possion point“占领街”)。……这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那美丽的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以纪念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复兴之路上》
(一处遗迹流下一段痛苦的记忆)材料二 如下图 (圆明园)

材料三 大清国国家允定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人民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亦可由行防守,使馆界线于附件之图上标明如后:东面之线,系崇文门大街,图上十、十一、十二等字;……南面图上系十二、一等字,此线循城墙南址随成垛而画。按照西历一千九百零一年正月十六日中历上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文内后附之条,中国国家应允诸国分应自主,常留兵队分保使馆。
(1)材料一中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指的是什么?英国人将“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有何条约依据?(2)材料二遗址能够让你直接联想起中国历经哪次惨痛的遭遇?这场战争给中国社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3)材料三出自中国近代哪一个不平等条约?这一条约的哪一条款说明“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4)读史使人明智,通过以上材料,对构建和谐社会、创造美好生活有什么启示?
材料一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历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1)依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人逐渐“觉悟”经历的发展阶段。与材料中“伦理的觉悟”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材料二 在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分别是什么?
(3)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2.判断题- (共6题)
3.选择题- (共15题)
A.甲午中日战争 | B.八国联军侵华 | C.九一八事变 | D.卢沟桥事变 |
A.太平天国的北伐 | B.英法联军进入北京 |
C.义和团在北京的发展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A.设立外务部 | B.割让香港岛 | C.割地赔款 | D.拆毁大沽炮台 |
A.《尼布楚条约》 | B.《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A.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
B.使中国失去了北方大片领土 |
C.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D.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
A.辛亥革命 | B.护国运动 |
C.北伐战争 | D.二次革命 |
A.鸦片战争 | B.戊戌变法 | C.辛亥革命 | D.甲午中日战争 |
A.《天朝田亩制度》 | B.《资政新篇》 | C.师夷长技 | D.民生主义 |
A.彻底否定辛亥革命的作用 |
B.号召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
C.割裂思想革命与政治革命关系 |
D.主张思想启蒙与政治革命相结合 |
A.“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也” |
B.“民者,国之本也;国者,君之本也” |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D.“天下为主,君为客” |
A.洋务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 B.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
C.实业救国和辛亥革命 | D.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 |
A.辛亥革命意义重大 | B.广大民众尚未觉悟 |
C.革命时机不够成熟 | D.革命缺乏社会基础 |
A.辛亥革命 | B.二次革命 |
C.北伐战争 | D.护国战争 |
4.填空题- (共3题)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判断题:(6道)
选择题:(15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