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中国的近代饱受侵略与蹂躏,是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条约规定: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1)材料一是清政府与英国签订的什么条约?有什么影响?
材料二
(2)以上材料发生在哪场战争中?雨果描述的是哪一事件?沙俄共割占了我国东北和西北多少领土?这场战争对中国有何影响?
材料三 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3)材料三出自哪一战争后的哪一条约?条约中对民族工业危害最大的是哪一条款?
材料四 条约的主要内容有: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4)材料四是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国家签订的什么条约?条约中的哪一条款充分说明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这一条约对中国有何影响?
材料一 条约规定: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1)材料一是清政府与英国签订的什么条约?有什么影响?
材料二
在地球上某个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洗劫,另一个放火焚烧……一个强盗叫作法国,另一个则叫英国 —(法)维克多·雨果《致巴特力尔上尉》 | ![]() 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 |
(2)以上材料发生在哪场战争中?雨果描述的是哪一事件?沙俄共割占了我国东北和西北多少领土?这场战争对中国有何影响?
材料三 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3)材料三出自哪一战争后的哪一条约?条约中对民族工业危害最大的是哪一条款?
材料四 条约的主要内容有: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4)材料四是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国家签订的什么条约?条约中的哪一条款充分说明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这一条约对中国有何影响?
2.
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下列图片材料,回答问题。

(1)图1中的江南制造总局是哪次近代化探索期间创办的重要军事工业?为维护清朝统治,这次运动还进行了哪些重大探索活动?
(2)图2中谭嗣同是戊戌变法的重要代表人物。维新派为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采取了什么改革措施?这场变法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
(3)图3中的孙中山一生致力于中国的革命事业而奋斗不止。他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该政党的名称是什么?孙中山领导了哪场革命?其指导思想是什么?
(4)图4陈独秀领导了哪一场伟大的运动?这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你觉得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持有怎样的态度?
(5)请你根据以上材料,概括中国的近代化历程是如何一步步深入的。

(1)图1中的江南制造总局是哪次近代化探索期间创办的重要军事工业?为维护清朝统治,这次运动还进行了哪些重大探索活动?
(2)图2中谭嗣同是戊戌变法的重要代表人物。维新派为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采取了什么改革措施?这场变法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
(3)图3中的孙中山一生致力于中国的革命事业而奋斗不止。他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该政党的名称是什么?孙中山领导了哪场革命?其指导思想是什么?
(4)图4陈独秀领导了哪一场伟大的运动?这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你觉得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持有怎样的态度?
(5)请你根据以上材料,概括中国的近代化历程是如何一步步深入的。
3.
面对外来侵略,中国的农民阶级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以上两幅图片均出自中国历史上哪次农民运动?如两幅图片所示,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的是?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的是?
材料二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
材料一

(1)以上两幅图片均出自中国历史上哪次农民运动?如两幅图片所示,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的是?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的是?
材料二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
——《只因鬼子闹中原》揭贴
(2)材料二所示的揭贴描述的中国历史上的哪一农民运动?写出它的性质和提出的口号。
4.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不久,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其基本精神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材料二 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清朝政府,扫除了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道路上这个巨大障碍;而且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未曾有过的共和政体。这无疑是一个巨大进步。
材料三

(3)根据所学知识说出以上约法颁布者、性质以及它颁布的意义。
材料一 中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不久,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其基本精神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在同盟会纲领中孙中山提出的核心理想目标是什么?与之相应的是三民主义中的哪一主义?材料二 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清朝政府,扫除了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道路上这个巨大障碍;而且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未曾有过的共和政体。这无疑是一个巨大进步。
——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初步实现了他的哪些理想目标?材料三

(3)根据所学知识说出以上约法颁布者、性质以及它颁布的意义。
2.选择题- (共52题)
5.
“振兴中华”是每一位爱国志士的不懈追求。最早喊出这个口号的是孙中山,为了振兴中华,他
①创办《中外纪闻》
②组建兴中会
③提出“三民主义”
④发起“公车上书”
⑤建立中国同盟会
①创办《中外纪闻》
②组建兴中会
③提出“三民主义”
④发起“公车上书”
⑤建立中国同盟会
A.①③⑤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⑤ |
6.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
A.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 |
B.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
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
8.
有誓词称:“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怅;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关于这段材料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出现了军阀割据混战局面 |
B.袁世凯建立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
C.终结了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
D.迫使袁世凯取消了帝制 |
9.
五四运动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五四运动是中华民族走向民族复兴的新的历史起点 |
B.五四运动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人民的觉悟 |
C.学生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
D.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10.
1938年的一天,***跟董必武谈起一件他们共同经历的往事,涉及这样一些关键信息:上海法租界、陈独秀、嘉兴南湖、共产主义。据此推断这件往事是
A.新文化运动 |
B.五四运动 |
C.中国共产党成立 |
D.第一次国共合作 |
11.
2016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下列不属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的一项是
A.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
B.废除文言文,提倡白话文 |
C.党的奋斗目标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
D.党在当前的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 |
13.
中国古代的农民都饱受压迫,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是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彰显了一种反抗和革命精神。在近代,面对外来侵略的加深和封建专制的日益腐朽,农民阶级开始了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的领导者是
A.李自成 |
B.曾国藩 |
C.李秀成 |
D.洪秀全 |
18.
历史课堂上,老师让学生归纳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
B.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
C.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
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
19.
有人说:“辛亥革命使中国人的脑袋和双膝不再是准备磕头,而是为思考,为走路。”这是因为辛亥革命
A.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
B.结束了专制独裁统治 |
C.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 |
D.改变了近代社会性质 |
21.
下列关于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说法错误的是
A.1912年2月15日,临时政府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
B.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利,孙中山提出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
C.1912年3月,袁世凯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
D.1912年4月,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
24.
2016年11月30日,虎首、猴首、猪首和牛首等四尊圆明园兽首铜像首次出国展览。这四件饱经沧桑的国宝是在下列哪一事件中被迫离开故土的


A.第一次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26.
某网站为纪念“百日维新”117周年展开了大讨论,下面观点不正确的是( )
A.戊戌变法期间在位的清朝皇帝是不愿做“亡国之君”的光绪帝 |
B.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
C.戊戌变法最终失败,戊戌六君子被杀害 |
D.戊戌变法的目的是为了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 |
29.
当代美国著名学者、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传统中国二千余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A.戊戌变法 |
B.辛亥革命 |
C.新文化运动 |
D.五四运动 |
34.
一位老人生于1850年,卒于1902年,他这一生可能经历的事件有:(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⑤虎门销烟
⑥义和团运动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⑤虎门销烟
⑥义和团运动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⑥ | C.①④⑤⑥ | D.①②⑤⑥ |
36.
据1895年《纽约时报》报道,恭亲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自己并不了解日本人发动战争的目的,抑或日本人想从战争中获得什么。他说:“难道日本人能侵占我们所有的省份吗?他们这样做苍天会答应吗?其他民族、其他国家会坐视不管吗?”上述材料反映出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A.清军的战斗力不强 |
B.日本军事力量非常强大 |
C.清政府内部不团结 |
D.清政府对形势认识不清 |
39.2017年9月9日,工信部表示,我国已启动研究停止生产销售传统(燃油)汽车时间表。不考虑其他因素,这一措施可能对新能源汽车生产的影响与下图一致的是(S表示启动前生产量,S’表示启动后生产量)( )
40.2017年9月9日,工信部表示,我国已启动研究停止生产销售传统(燃油)汽车时间表。不考虑其他因素,这一措施可能对新能源汽车生产的影响与下图一致的是(S表示启动前生产量,S’表示启动后生产量)( )
41.
一次次列强的入侵,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下列选项与右图签订条约的内容无关的是


A.中国赔偿白银4.5亿两 |
B.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湾岛给日本 |
C.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
D.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 |
42.
爷爷把在北京东交民巷拍的照片给大家看,并介绍说是1905年的作品,而小明马上看出其中一幅不符合史实,它是()
A.东交民巷居住着大量北京市民 | B.各国大使在东交民巷举行宴会 |
C.东交民巷有许多西式建筑 | D.外国军队在东交民巷进行操练 |
43.
“民国的创立并未带来人民期望的和平与秩序,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逐渐相信,如果不进行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政府和社会。”在此背景下( )
A.新文化运动兴起 | B.义和团运动兴起 |
C.国民大革命兴起 | D.辛亥革命兴起 |
44.
有人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的根本原因是洋务运动( )
A. 创办了第一所新式学堂 B. 把西方先进生产力引入中国
C. 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 D. 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
A. 创办了第一所新式学堂 B. 把西方先进生产力引入中国
C. 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 D. 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
45.
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
A.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
B.完全阻止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
C.清楚了清政府内外交困的统治危机 |
D.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
48.
中国近代洋务派兴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根本目的是:
A.发展军事工业,维护“闭关自守” | B.利用西方先进技术,抵制外国侵略 |
C.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 D.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资本主义 |
50.
陈旭麓说:“知识分子是民族的大脑,揭示民族的使命是他们的使命。”由1300多名举人发起“公车上书”,要求变法图强的历史背景是
A.鸦片战争的炮声 |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
C.甲午战争的惨败 |
D.中华民国的成立 |
52.
某剧团在排练有关辛亥革命的剧目时,有如下几个场景,你认为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
A.一个革命党人在街头张贴“实现民主共和”的标语 |
B.1912年1月1日,南京各大报纸刊登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的消息 |
C.孙中山在灯下阅读《民报》 |
D.几艘外国军舰在长江上航行,向革命党人示威 |
53.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之一。下列表述与李大钊无关的是( )
A.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 | B.在北京创办《每周评论》 |
C.五四运动期间在北京领导学生运动 | D.在中共一大上被选举为中央局书记 |
54.
1919年6月《新闻报》载:“此次沪(上海)上风潮始由学生罢课,继由商人罢市,近日将有劳动工人同盟罢工。初因青岛外交……后即以释放京师被捕学生,并罢斥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人为要求条件。”这表明()
①五四运动扩展到上海 ②学生是运动的先锋
③工人已经举行浩大罢工 ④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
①五四运动扩展到上海 ②学生是运动的先锋
③工人已经举行浩大罢工 ④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5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25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