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明光三中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66515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3/11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国大作家雨果愤怒地谴责两个强盗的暴行: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然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材料二:据估计,被抢劫和破坏的财产……
(1)材料中“两个强盗”指哪两个国家?“夏宫”指什么?
(2)这场战争的两个“帮凶”是哪两国?割占领土最多的是哪国?共割占多少领土?
2.
材料一:“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
———梁启超
材料二:“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甲午战败”是指什么战争?结果中国被迫签订了什么条约?
(2)材料二中的两件事联系在一起,说明了什么问题?
3.
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的签订给中华民族造成的严重危害。

D、《辛丑条约》签订后,有人指出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有道理吗?为什么?
A, ;B, ;C,
D,答:
4.
   “清朝中期,内外交困。对如何摆脱困境,统治阶级内部意见分歧,与顽固派对立的派别,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请回答:
(1)与顽固派对立的派别是什么?这一派别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2)请你说出这一派别开展的主要活动
(3)如果用一句话评价这一运动,你怎样评价?

2.选择题(共21题)

5.
“邓世昌毅然下令,开足马力,直冲敌舰,决心与敌人同归于尽。”此场景应出现于以下哪一历史事件中
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
C.黄海大战
D.义和团运动
6.
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即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
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
7.
1841年英军占领了香港岛;1851年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901年在八国联军镇压了义和团运动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对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历史主线最准确的概括是
A.西方侵华史
B.西方侵华史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C.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的历史
D.中国人民探索史
8.
在近代,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最根本原因是
A.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妥协
B.洋务派开展的“自强”“求富”运动
C.民族资产阶级发动的民主革命
D.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9.
2016年初,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了2015年中国六项考古新发现,致远舰等六项发现入选。致远舰将士壮烈成仁的地点是下图中的哪个字母位置
A.A
B.B
C.C
D.D
10.
成语“趁火打劫”用来比喻乘人之危牟取私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干此勾当,强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俄国
11.
《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文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
A.鸦片战争B.甲午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
12.
法国大文豪雨果有这样的评价:“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物,一种如同月宫似的仙境,那就是圆明园……”无与伦比的圆明园被毁于(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3.
林则徐在上道光皇帝的奏折中指出:“迫(等到)流毒于天下,则危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 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社会(   )
A.鸦片泛滥成灾B.西方传教士活动猖撅
C.自然经济加速解体D.国家主权不断丧失
14.
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 )
A.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B.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后D.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
15.
“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
A.清政府的统治腐朽B.贪官恶霸横行乡里
C.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贫苦农民富有斗争精神
16.
太平天国政权组织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A.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B.洪秀全称“天王”
C.太平天国在永安封王建制
D.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17.
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主要是指太平天国( )
A. 没有现实的革命目标 B. 对西方列强侵略缺乏警觉
C. 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D. 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
18.
“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与这一规定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9.
“中国文武制度,事实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为此,洋务派创办了(   )
A.近代军事工业B.近代民用工业C.近代海军D.新式学堂
20.
在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提出的口号是
A.制夷
B.自强
C.灭洋
D.求富
21.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创办军事工业 ②创办民用工业  ③筹建海军  ④办新式学堂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
22.

青少年要善交益友,这里的“益友”是(    )

23.
陈旭麓说:“知识分子是民族的大脑,揭示民族的使命是他们的使命。”由1300多名举人发起“公车上书”,要求变法图强的历史背景是
A.鸦片战争的炮声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甲午战争的惨败
D.中华民国的成立
24.
下列人物中,极力宣传“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观点,推动维新变法的是(  )
A.
B.
C.
D.
25.
下列人物中,极力宣传“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观点,推动维新变法的是(  )
A.曾国藩B.康有为C.邹容D.陈独秀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