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据英人傅兰雅记载,1871~1880年的10年间,仅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翻译的西书就有98种,235册,译成未刊之书45种,140余册,尚有13种未全部译完,其数量远超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翻译西书之总和。
材料三:创办轮船招商局使“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白银),美国旗昌行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中国资本能挫败洋商,这在当时曾被视为“创建之事”。
(1)图一图二分别是洋务派创办的哪一类型的近代企业?为维护清朝统治,洋务派还进行了哪些重大探索活动?
(2)读材料二,概括洋务运动给中国带来的新变化。
(3)读材料三,概括轮船招商局在经济方面起到的作用。
(4)洋务运动最终失败的标志是什么?失败的原因又是什么?
材料一

材料二: 据英人傅兰雅记载,1871~1880年的10年间,仅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翻译的西书就有98种,235册,译成未刊之书45种,140余册,尚有13种未全部译完,其数量远超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翻译西书之总和。
材料三:创办轮船招商局使“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白银),美国旗昌行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中国资本能挫败洋商,这在当时曾被视为“创建之事”。
(1)图一图二分别是洋务派创办的哪一类型的近代企业?为维护清朝统治,洋务派还进行了哪些重大探索活动?
(2)读材料二,概括洋务运动给中国带来的新变化。
(3)读材料三,概括轮船招商局在经济方面起到的作用。
(4)洋务运动最终失败的标志是什么?失败的原因又是什么?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
——梁启超
材料二: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人民网
材料三: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在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1)为实现材料一中“大梦唤醒”,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了什么运动?这一运动在思想上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2)从材料二中找出辛亥革命取得了什么成果?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的性质是什么?指导思想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救治中国的“黑暗”,陈独秀提倡什么新思想?这场运动有什么局限性?
(4)上述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在历史作用上有什么相同点?
材料一: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
——梁启超
材料二: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人民网
材料三: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在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1)为实现材料一中“大梦唤醒”,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了什么运动?这一运动在思想上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2)从材料二中找出辛亥革命取得了什么成果?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的性质是什么?指导思想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救治中国的“黑暗”,陈独秀提倡什么新思想?这场运动有什么局限性?
(4)上述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在历史作用上有什么相同点?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漫画《玩弄于股掌之上》由马星驰创作于1919年2月(1919年1月巴黎和会召开)。

材料二: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口号。
材料三:如下图,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示意图

材料四:13名代表,五十多位党员,星星之火,终成燎原;90年艰苦辉煌,60余年国运昌隆,气壮山河,声震寰宇!90年前,中国共产党为黑暗的中国点起了一盏明灯,照亮了漫漫革命之路;90年后,《建党伟业》追本溯源,去寻找和讲述光明源头的故事。
——《建党伟业》中的特殊数字解读
(1)材料一漫画中“穿和服的人”和“坐在这位身着和服的人身上的人”分别指的是日本、中国北洋政府,联系巴黎和会对华决定,简析漫画反映的主要史实。
(2)材料二中的“口号”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材料三中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在什么地方建立起来的?
(3)材料二、三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何关系?
(4)中国共产党成立于哪一年?材料四中的“数字”:从“13”名代表、五十多位党员。到90年后的今天中共党员8 000多万,这一数据的变化给我们什么启示?
2.选择题- (共26题)
4.
马克思说:“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从中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句话指的是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A.取得协定关税特权 |
B.掠夺圆明园大量珍宝 |
C.获取中国大量赔款 |
D.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
5.
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主要原因在于( )
A.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近代海军 | B.洋务运动创办了近代工业 |
C.洋务运动派遣了留学生 | D.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制度 |
7.
有学者撰文指出:1840年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一个始而言技(学技术),继而言政(学制度),进而言教(学思想)的过程。这一系列学习活动的共同目的是
A.救亡图存 |
B.巩固清朝统治 |
C.向西方学习 |
D.发展资本主义 |
8.
“鸦片战争是中国古代社会与近代社会的分水岭。”对这句话这样理解的依据是鸦片战争导致
A.中国由闭关锁国转为开放 |
B.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C.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
D.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
12.
据史料记载:甲午海战时北洋水师在舰船吨位、舰队建制、舰炮活力等方面与日本海军相比,或是相差无几,或是互有优劣;但北洋水师遭到惨败,直至全军覆没。导致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是
A.北洋水师官兵作战不力 |
B.北洋水师将领指挥不利 |
C.李鸿章实行投降政策 |
D.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 |
14.
“中国的首都几次被西方的武装力量所占领,这是近代中国最痛苦的一个时期。”“中国的首都”曾在下列哪两次战争中被“占领”(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15.
马克思在论及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原因时说道“推动了这次大爆炸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在此,马克思旨在强调
A.两次鸦片战争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 |
B.英国侵略是太平天国兴起的唯一因素 |
C.英国领先于世界的军事是矛盾的根源 |
D.太平天国的斗争矛头最主要指向英国 |
16.
英国是近代侵略中国的急先锋,其根本原因是
A.虎门销烟对英国打击最为沉重 |
B.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
C.有印度作为侵略中国的基地 |
D.英国号称“日不落帝国”,是世界殖民霸主 |
19.
《马关条约》第六款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据此条款,日本获得的权益是
A.开设工厂 |
B.割占土地 |
C.增辟通商口岸 |
D.获得赔款 |
20.
“中国内江外流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无事可以运官粮客货,有事可以载援兵军火,解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以上言论出自哪一个政治派别
A.洋务派 |
B.资产阶级维新派 |
C.顽固派 |
D.资产阶级革命派 |
21.
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正在讨论戊戌变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康有为、梁启超等领导的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
B.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历时103天,故又被称为“百日维新” |
C.戊戌变法由于慈禧太后发动政变而失败 |
D.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
22.
《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介绍说,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形成一个群体。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由此开始。这里“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的标志性事件是
A.太平天国 |
B.洋务运动 |
C.辛亥革命 |
D.公车上书 |
24.
“他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毕生致力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探索。”“他”领导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自强求富 |
B.三民主义 |
C.民主科学 |
D.***思想 |
25.
南京临时政府的法令和措施在经济方面规定:“奖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人民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设立实业部,各省成立实业公司,废除清朝的苛捐杂税。”这反映出资产阶级发动辛亥革命的根本目的是
A. 推翻清政府
B. 平均地权
C. 建立民主共和国
D. 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A. 推翻清政府
B. 平均地权
C. 建立民主共和国
D. 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27.
“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北京学界全体宣言》)材料反映的事件是
A.新文化运动 |
B.五四运动 |
C.洋务运动 |
D.中国共产党诞生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