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一次次列强的侵略,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中国的苦难岁月。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史、探索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840年至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中国屡遭西方列强的欺凌,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1) 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初,各国侵略者纷至沓来,请列举这段时期列强发动的四次侵华战争。
(2) 在侵略者的炮口震撼下,清王朝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割让香港岛和台湾岛的条约分别是哪个?
材料二 面对侵略与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前仆后继,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
(3) 请分别写出下图两个人物的主要贡献。
材料一 1840年至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中国屡遭西方列强的欺凌,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1) 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初,各国侵略者纷至沓来,请列举这段时期列强发动的四次侵华战争。
(2) 在侵略者的炮口震撼下,清王朝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割让香港岛和台湾岛的条约分别是哪个?
材料二 面对侵略与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前仆后继,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
(3) 请分别写出下图两个人物的主要贡献。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的历程……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
材料二 胡适在1923年给友人信中写道:“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以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
(1) 材料一中“自强”“变法”“革命”所对应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2) 材料一中“变法”的经济措施是什么?
(3) 材料二中《新青年》是哪一历史事件中的著名杂志?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事件中所举的两面大旗。
(4)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是什么?
材料一 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的历程……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
材料二 胡适在1923年给友人信中写道:“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以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
(1) 材料一中“自强”“变法”“革命”所对应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2) 材料一中“变法”的经济措施是什么?
(3) 材料二中《新青年》是哪一历史事件中的著名杂志?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事件中所举的两面大旗。
(4)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是什么?
3.
一场全国规模的革命想取得哪怕是部分的成功,都需要在人们面前提出一个与以往不同并被众多人接受的新的理想和目标,使人们燃起新的希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年之中,所见所闻,殊多心得,始知徒(仅仅)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予欲为一劳永逸之计,乃采取民生主义,以与民族、民权问题同时解决。此三民主义之主张所由完成也。”
——孙中山考察英国心得
材料二 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清朝政府,扫除了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道路上 这个巨大障碍;而且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未曾有过的共和政体。这无疑是一个巨大进步。
——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 孙中山创立的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什么?
(2) 根据材料一分析,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辛亥革命后建立的政权叫什么?辛亥革命的意义是什么?
(4) 辛亥革命后颁布的资产阶级宪法是什么?
(5)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谁窃取了?
材料一 “两年之中,所见所闻,殊多心得,始知徒(仅仅)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予欲为一劳永逸之计,乃采取民生主义,以与民族、民权问题同时解决。此三民主义之主张所由完成也。”
——孙中山考察英国心得
材料二 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清朝政府,扫除了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道路上 这个巨大障碍;而且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未曾有过的共和政体。这无疑是一个巨大进步。
——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 孙中山创立的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什么?
(2) 根据材料一分析,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辛亥革命后建立的政权叫什么?辛亥革命的意义是什么?
(4) 辛亥革命后颁布的资产阶级宪法是什么?
(5)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谁窃取了?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回顾历史,缅怀先烈,进一步弘扬伟大的‘五四精神’,这对于激励广大青年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李长春讲话
材料二 这些人原来就是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为了正式组织共产党,约定到上海来开会的。7月底大会开幕了,到会的一共有13人:上海代表李达、李汉俊,北京代表张国焘、刘仁静,长沙代表***、何叔衡,武汉代表董必武、陈潭秋,济南代表王尽美、邓恩铭,广东代表陈公博、包惠僧,东京代表周佛海,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克尔斯基也出席了大会。7月30号晚被租界巡捕发现后,被迫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继续举行。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口述实录》等
材料三 美国著名女记者史沫特莱在《伟大的道路》一书中说“长征是革命战争史上伟大的史诗,而且不仅于此”,她满怀信心的说:“长征已经完成,红军正在继续创造历史。”
(1)材料一中五四运动发生在哪一年?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它在中国革命进程中标志性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2) 根据材料二,判断这次“大会”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次“大会”重要历史意义的认识。
(3) 1935年1月,党中央在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是什么会议?这次会议上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4)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一 “我们回顾历史,缅怀先烈,进一步弘扬伟大的‘五四精神’,这对于激励广大青年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李长春讲话
材料二 这些人原来就是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为了正式组织共产党,约定到上海来开会的。7月底大会开幕了,到会的一共有13人:上海代表李达、李汉俊,北京代表张国焘、刘仁静,长沙代表***、何叔衡,武汉代表董必武、陈潭秋,济南代表王尽美、邓恩铭,广东代表陈公博、包惠僧,东京代表周佛海,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克尔斯基也出席了大会。7月30号晚被租界巡捕发现后,被迫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继续举行。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口述实录》等
材料三 美国著名女记者史沫特莱在《伟大的道路》一书中说“长征是革命战争史上伟大的史诗,而且不仅于此”,她满怀信心的说:“长征已经完成,红军正在继续创造历史。”
(1)材料一中五四运动发生在哪一年?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它在中国革命进程中标志性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2) 根据材料二,判断这次“大会”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次“大会”重要历史意义的认识。
(3) 1935年1月,党中央在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是什么会议?这次会议上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4)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2.选择题- (共18题)
5.
近代以来,腐败的清政府多次被西方列强“惩罚”。观察漫画《“惩罚”中国》,此次中国被“惩罚”导致了( )


A.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
B.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
C.中国开始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 |
D.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
6.
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综合了中西建筑艺术的精粹,园内收藏着无数的稀世珍宝和古代文物。有一天,一伙强盗闯入这里疯狂抢劫,然后把它付诸一炬。这伙“强盗”指的是( )
A.英军 | B.英法联军 | C.八国联军 | D.日军 |
7.
《马关条约》签订后,军国主义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体现这一危害的条款是( )
A.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
C.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 |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工厂 |
12.
“他的伟大不只在领导中国人民促使社会向一个崭新的时代跃进,还在于在消灭帝制、缔造共和后仍为建设一个独立强盛、自由平等的中国而奋斗不息。”材料评价的人物是
A.洪秀全 | B.孙中山 | C.康有为 | D.*** |
14.
***说,这个伟大的事件,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举,以党独立领导新型人民军队诞生的重要标志,载入中国革命史册。“这个伟大的事件”是指( )
A.南昌起义 ![]() | B.北伐战争 | C.秋收起义 ![]() | D.井冈山会师 |
15.
孙中山说:“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这个“军官学校”的特点是( )
A.重视军事训练 | B.重视政治教育 |
C.军事政治并重 | D.重视军事理论 |
17.
***曾当面称他是“共产党第一任总司令,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在北伐战争中,他曾领导第四军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被誉为“北伐名将”,第四军也因此被称为“铁军”。“他”是( )
A.朱德 | B.叶挺 | C.贺龙 | D.刘伯承 |
18.
被困在火场时,下列求救方法错误的是( )
A.在窗口、阳台或屋顶处向外大声呼叫 |
B.白天可挥动鲜艳布条发出求救信号,晚上可挥动手电筒 |
C.躲在卫生间敲击自来水管 |
D.用水将衣物浇湿覆盖在身上等待救援 |
19.
乘坐校车时,错误的做法是( )
A.在规定的时间内,站在指定的地点候车 |
B.上下车时依次排队,有序上下车 |
C.在车上保持安静,不打闹、做作业 |
D.发生紧急情况时,用救生锤敲击车窗玻璃的中间 |
20.
同学们在讨论遇到山体滑坡时的自救方法,下列方法错误的是( )
A.应保持镇静,尽快向垂直于滑坡的方向逃生撤离 |
B.如果来不及撤离,且滑坡呈整体滑动时,可以就地抱住身边的树木,并用衣物裹住头部 |
C.当处于滑坡体中部无法撤离时,可以找一块坡度较缓的开阔地停留 |
D.滑坡停止后,迅速返回发生滑坡的地带,抢救被困人员和财产。 |
21.
地震发生后,你被埋在房屋废墟中,下列自救方法不可取的是( )
A.挪开头部周围的杂物,保持呼吸通畅 |
B.搬开身边可以搬动的碎砖瓦等杂物,扩大活动空间 |
C.快速移动身体或挪动物体,寻找到安全的避险空间 |
D.采用敲击水管或倒塌墙体的办法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