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来宾市忻城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66513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9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统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镑。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
一一英国《泰晤士报》
材料二“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1)材料一反映的中国被劫掠发生在哪次战争中?这次战争的发动者是谁?遭到劫掠和破坏的地方是哪儿?
(2)材料二说俄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请用史实说明俄国得到了哪些好处?
(3)由此可见,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2.
一次次列强的入侵,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朝政府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税款,双方协议。
材料二: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1)上述三则材料内容分别出自中国近代哪三个不平等条约?
(2)请写出与这三个不平等条约相对应的列强侵华战争名称?
(3)请概括指出材料三内容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严重影响?
(4)上述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并没有给中国带来永久的安宁,对此你有何认识?
3.
探寻复兴之路,铸造新的辉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陈旭麓先生提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材料二窍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而待也。
一一康有为《请订立宪开国会字厅》
材料三在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时,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中的两个主义已经实现,接下来……最切实的举措,就是发展实业,改善民生。
材料四1915年,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说:“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1918年至1919年元旦,李大钊先后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新纪元》等文章,开始向国人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并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1)依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康有为的主张。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何当时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中的两个主义已经实现”了?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掌知识回答,1918年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有了什么新的变化?
(5)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基本特点。
4.
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材料二“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1)材料一是出自哪一次运动的口号?这一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2)该运动中哪一口号最能体现其性质?
(3)为纪念这一历史运动,后来把该运动爆发的时问定为什么节日?
(4)材料二中“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指的是什么事情?
(5)这一运动有怎样的意义?

2.选择题(共18题)

5.
1841年英军占领了香港岛;1851年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901年在八国联军镇压了义和团运动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对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历史主线最准确的概括是
A.西方侵华史
B.西方侵华史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C.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的历史
D.中国人民探索史
6.
《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文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
A.鸦片战争B.甲午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
7.
“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
A.清政府的统治腐朽B.贪官恶霸横行乡里
C.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贫苦农民富有斗争精神
8.
太平天国政权组织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A.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B.洪秀全称“天王”
C.太平天国在永安封王建制
D.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9.
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主要是指太平天国( )
A. 没有现实的革命目标 B. 对西方列强侵略缺乏警觉
C. 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D. 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
10.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A.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B.推翻了统治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D.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
11.
2017年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51周年。他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下列不属于孙中山革命活动的是
A.成立兴中会
B.建立中国同盟会
C.成立北洋政府
D.建立中华民国
12.
在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提出的口号是
A.制夷
B.自强
C.灭洋
D.求富
13.
陈旭麓说:“知识分子是民族的大脑,揭示民族的使命是他们的使命。”由1300多名举人发起“公车上书”,要求变法图强的历史背景是
A.鸦片战争的炮声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甲午战争的惨败
D.中华民国的成立
14.
下列人物中,极力宣传“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观点,推动维新变法的是(  )
A.
B.
C.
D.
15.
在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期的近代化探索历程中,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亡图存运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开颅洗脑”。其中,“猛药重治”指的是( )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16.
1911年10月15日,法国报刊刊载了一篇关于中国的新闻报道。题目是《中国的革命,崛起的国家》,其中图片有剃头店铺、起义者和武昌风光鸟瞰等。报道中的“中国革命”指的是
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
C.北伐战争D.解放战争
17.随着各种非人为因素的灾难空降,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注重对房屋等固定资产投保。固定资产售价看涨的走势成为该行业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不考虑其他因素,图中能正确反映这种变动关系的是(    )

18.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   )
A. 《新青年》    B. 《中外纪闻》 C. 《民报》 D. 《申报》
19.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
①陈独秀   
②李大钊    
③鲁迅    
④胡适   
⑤***
A.①②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20.
“它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得见桅杆的那一艘轮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的惊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
A.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B.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C.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D.完成了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
21.
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决定因素是( )
A.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
B.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发挥主力军作用
C.先进知识分子的指导、推动并领导
D.广大人民的彻底觉醒
22.
下列人物中,极力宣传“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观点,推动维新变法的是(  )
A.曾国藩B.康有为C.邹容D.陈独秀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