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清华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9月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66508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17

1.综合题(共3题)

1.
海防事关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维系着国家的命脉,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国家的兴衰与荣辱,彰显着国家的实力和尊严。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夫制驭外夷者,……当缮舟舰,练水师,必使中国水师可以驶楼船于海外;可以战洋夷于海中。”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二、御外之道,莫切于海防;海防之要,莫重于水师。

——《江苏巡抚吴元炳奏》(1874年)

材料三、甲午一役,威海水陆之防,既毁于日本……“东三省海防,奉天尤重。自日占旅,大、辽东半岛藩篱尽撤。”

——摘自《清史稿》

(1)根据材料一,指出魏源在“制驭外夷”方面的主要主张。(不得照抄原文)
(2)与材料二中吴元炳“重于水师”的奏议相对应,清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3)根据材料三,在“甲午一役”中,威海卫“水师”“毁于日本”具体指什么事件?由“藩篱尽撤”你会想到近代中国怎样的海防现状?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烟,真狡狯……这是西洋要将中国害。女子变妖怪,男子变痴呆。未老身先死,已死身不埋。
材料二  1840年爆发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当时中国投入陆军兵力约10万人,水师约1万人,船只多系木质铁皮,铁炮质差,杀伤力小;英军约2万人,直接参战的陆海军约0.6万~0.7万人,出动战舰20艘,“船坚炮利”,其结果以中国惨败和英国胜利而结束。
(1)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
(2)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清政府有何举措?
(3)概括材料二中鸦片战争中国惨败的重要原因。这是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吗?
(4)鸦片战争带给我们哪些历史思考?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各地群众“合到金田,恭祝万寿起义……闰八月初一日,入永安州”。
材料二  “癸丑二月,天兵到南京,由仪风门攻入,不半月而平定……”
材料三  “丙辰年破东门向荣。是年七月,东王升天,北王亦丧。丁巳,翼王远征
——《洪仁玕自述》
(1)材料一中的“万寿起义”指的是什么事件?它发生在哪一年?“入永安州”后,进行了怎样的安排?这一安排有何意义?
(2)材料三所说的“东王升天,北王亦丧”“翼王远征”反映了哪一事件?这一事件有何影响?
(3)在这一起义过程中,颁布了两部纲领性文件,请列出。
(4)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这次起义。

2.选择题(共20题)

4.
张老师在给八年级学生上《太平天国运动》一课时制作了下边示意图。示意图不能说明
A.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性质
B.中外势力勾结联合镇压太平天国
C.西方列强利用清政府侵略中国
D.鸦片战争激起太平天国运动
5.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 )
A.增强了封建统治的力量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D.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6.
1876年,李鸿章说:“中国之积弱不振,皆因贫穷之故。”他强调兴办(  )
A.军事工业B.民用工业C.新式海军D.新式学堂
7.
历史学家陈旭麓在他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材料中说道“这场战争”是中国“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的主要依据是
A.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
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C.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D.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
8.
英国对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是
A.“亚罗号事件”
B.“马神甫事件”
C.虎门销烟
D.闭关锁国
9.
在中国近代史上,最先割占中国领土和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分别是( )
A.英国 美国B.英国 法国C.英国 俄国 D.俄国 日本
10.
有人说,洋务运动“一手欲取新器,一手仍握旧物”。这里的“握旧物”和“取新器”分别是指
A.旧式武器和新式武器
B.旧式武器和新的制度
C.旧的制度和新的武器
D.旧的制度和新的制度
11.
下列关于两次鸦片战争共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两次战争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
B.两次战争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C.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只有英国
D.两次战争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
12.
太平天国农民运动遇到中国历史上任何衣民起义不曾遇到的新情况,这就是
A.清军同地主武装联合镇压B.内部变乱削弱了实力
C.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D.敌人长期围困封锁
13.
中日《马关条约》是自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以来,对中国造成严重危害的不平等条约之一。前者内容与后者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允许列强在中国
A.开埠通商B.索取赔款C.割占土地D.开设工厂
14.
在电影《甲午风云》中看到的历史人物是(   )
A.李秀成B.关天培
C.邓世昌D.林则徐
15.
下列史实都发生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确的是
①太平军占领南京   ②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③北伐西征   ④天京事变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D.①③②④
16.
在中国近代史上规定鸦片贸易合法化的条约是
A.《虎门条约》
B.《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C.《北京条约》
D.《南京条约》
17.
“每一县或一州,农之食烟者十之二,工之食烟者十之三,贾之食烟者十之六,兵之食烟者十之八,仕之食烟者过半。”“十室之邑,必有烟馆。”这说明清朝(  )
A.吸食鸦片现象普遍B.军民体质下降C.林则徐禁烟无成效D.白银大量外流
18.
马克思说:“资本主义的发展,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入文明的漩涡里了”。从这个角度来说,鸦片战争
A.加重了中国的负担
B.严重的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
C.便利了英国倾销商品
D.客观上促进了我国的近代化进程
19.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
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
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
20.
历史学家陈旭麓在他的《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说 “这场战争”是中国“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的主要依据是
A.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D.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21.
下图是法国作家布立赛写的历史著作。封面上提到的“1860:圆明园大劫难”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2.
“……条约签订之日是台湾遭日本侵略统治的悲情岁月的开始,也是台湾人民坚决奋起,对日本军国主义进行不间断抗争的开始。”材料中的“条约”是指()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23.
1851年1月11日开始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遇到了中国历史上任何农民起义不曾遇到的新的情况,这就是
A.清军同地主武装联合镇压B.内部变乱削弱了实力
C.敌人长期围困封锁D.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