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材料二:不甘屈服于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的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前赴后继的斗争和探索,因此,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国人民抗争的历史。
材料三:“新器物”的益处显而易见但引入中国阻力尚且如此强大,“新政府机构”的益处相对间接,遇到的阻力就更强烈。例如,当北洋、南洋、福建、广东四支现代化舰队由沿海地方督抚建成,管理却仍沿袭传统地方管理水师体制。左宗棠、李鸿章意识到旧管理体制无法管理现代化舰队,有现代化舰队必须要有现代海军机构统一指挥、管理,就主动向朝廷提出中央应建“海军衙门”,统一海军大权。这一明显正确、且明显对朝廷有利的主张却为朝廷所拒,其理由是政府传统只有“六部”,建海军衙门是破坏传统、“以夷变夏”。……成立现代世界普遍适用的“海军衙门”,并不涉及政治体制改革,而且增强朝廷权力,都如此艰难,真正的政治体制改革之艰难,可以想见。
(1)读材料一,你认为材料中所说的“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
(2)读材料二,概括指出自鸦片战争至19世纪末列强侵华战争中“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主要史实。
(3)学习“新器物”和“真正的政治体制改革”分别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其积极作用分别是什么?
(4)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对近代历史(19世纪40年代——19世纪末)的认识。
材料一:“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材料二:不甘屈服于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的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前赴后继的斗争和探索,因此,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国人民抗争的历史。
材料三:“新器物”的益处显而易见但引入中国阻力尚且如此强大,“新政府机构”的益处相对间接,遇到的阻力就更强烈。例如,当北洋、南洋、福建、广东四支现代化舰队由沿海地方督抚建成,管理却仍沿袭传统地方管理水师体制。左宗棠、李鸿章意识到旧管理体制无法管理现代化舰队,有现代化舰队必须要有现代海军机构统一指挥、管理,就主动向朝廷提出中央应建“海军衙门”,统一海军大权。这一明显正确、且明显对朝廷有利的主张却为朝廷所拒,其理由是政府传统只有“六部”,建海军衙门是破坏传统、“以夷变夏”。……成立现代世界普遍适用的“海军衙门”,并不涉及政治体制改革,而且增强朝廷权力,都如此艰难,真正的政治体制改革之艰难,可以想见。
(1)读材料一,你认为材料中所说的“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
(2)读材料二,概括指出自鸦片战争至19世纪末列强侵华战争中“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主要史实。
(3)学习“新器物”和“真正的政治体制改革”分别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其积极作用分别是什么?
(4)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对近代历史(19世纪40年代——19世纪末)的认识。
2.选择题- (共18题)
2.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戊戌变法失败。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①它加快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②它要求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具有进步意义
③它对中国社会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④它的失败,促使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由革命转向了改良
①它加快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②它要求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具有进步意义
③它对中国社会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④它的失败,促使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由革命转向了改良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6.
“从实力上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最确切的回答是
A.清政府舆论管制不成功 |
B.三民主义符合历史潮流 |
C.革命成功重在舆论宣传 |
D.洪秀全不注意斗争策略 |
8.
1861年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怒斥火烧圆明园的罪行:“在我们的眼中,中国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信中的“文明人”指
A.俄国军队 |
B.英法联军 |
C.美国军队 |
D.日本军队 |
10.
在禁烟运动中,林则徐主张对外商“正常贸易者,加以优待,倘有带烟发觉,立正刑诛。”材料表明林则徐
①支持正常贸易 ②反对鸦片走私 ③反对开放口岸 ④维护民族利益
①支持正常贸易 ②反对鸦片走私 ③反对开放口岸 ④维护民族利益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11.
马克思说:俄国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在中国获得的好处都要多。十九世纪中期,俄国在中国获得的主要“好处”是
A.取得协定关税特权 | B.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
C.获取了中国大量赔款 | D.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 |
13.
蒋廷黻把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的民族危机形容为“引狼入室”,其中西方列强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扩大资本输出尤为突出。这与《马关条约》的哪项条款相关
A. 增辟通商口岸
B.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 割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D.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A. 增辟通商口岸
B.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 割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D.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