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危害甚巨,法当从严”,若放任自流,数十年后“中国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人民痛感鸦片危害,强烈要求禁烟。
材料二:北京西郊,青山绿水,风景优美。清朝几代帝王调集全国的能工巧匠,历时150年,在这里建造起中西结合、豪华壮观的皇家园林。这座皇家园林却在战争中被洗劫一空
材料三:钓鱼岛问题的由来始于近代史上日本对中国领土的侵略。1895年1月14日,日本政府不等战争结束便迫不及待地通过“内阁决议”,单方面决定将钓鱼岛划归日本。
材料四: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禁烟运动的领导人是谁?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哪一条约?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这座皇家园林名称是什么?它被毁于哪一战争?
(3)追根溯源,根据材料三,钓鱼岛问题源于哪场战争?这次战争签订了哪一不平等条约?
(4)材料四是哪一条约的内容?该条约的签订对近代中国有何影响?
材料一:鸦片“危害甚巨,法当从严”,若放任自流,数十年后“中国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人民痛感鸦片危害,强烈要求禁烟。
材料二:北京西郊,青山绿水,风景优美。清朝几代帝王调集全国的能工巧匠,历时150年,在这里建造起中西结合、豪华壮观的皇家园林。这座皇家园林却在战争中被洗劫一空
材料三:钓鱼岛问题的由来始于近代史上日本对中国领土的侵略。1895年1月14日,日本政府不等战争结束便迫不及待地通过“内阁决议”,单方面决定将钓鱼岛划归日本。
材料四: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禁烟运动的领导人是谁?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哪一条约?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这座皇家园林名称是什么?它被毁于哪一战争?
(3)追根溯源,根据材料三,钓鱼岛问题源于哪场战争?这次战争签订了哪一不平等条约?
(4)材料四是哪一条约的内容?该条约的签订对近代中国有何影响?
2.
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1)依据材料一的四幅图文材料,分别写出相对应的运动名称。
(2)图3人物领导了一次伟大的运动,这次运动(革命)的指导思想什么?
(3)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
(4)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回顾这场运动,你觉得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持有怎样的正确态度?
材料一

材料二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 ……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那德谟克拉西(D)和赛因斯(S)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请完成:(1)依据材料一的四幅图文材料,分别写出相对应的运动名称。
(2)图3人物领导了一次伟大的运动,这次运动(革命)的指导思想什么?
(3)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
(4)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回顾这场运动,你觉得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持有怎样的正确态度?
2.选择题- (共23题)
5.
在一次校内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提示关键词:“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天王”,参赛选手根据这些提示,可以判断出主持,人描述的历史人物是( )
A.洪秀全 | B.李秀成 | C.杨秀清 | D.石达开 |
7.
1919年在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主事的条陈中写到:“此次罢学风潮,近因由政治问题发生”。条陈中说的“罢学风潮”和“政治问题”分别是指
A.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共诞生 |
B.新文化运动、十月革命爆发 |
C.五四运动、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
D.五四运动、中共诞生 |
9.
在谈到道光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龚书铎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A.海南岛 |
B.香港岛 |
C.台湾岛 |
D.辽东半岛 |
10.
下列各条约内容中,说明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是
A.“中国收取英商货物进出口关税由两国商定” |
B.“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 |
C.“日本可在各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
D.“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 |
12.
1860年10月9日美国《纽约时报》有一篇新闻报道,其标题的前半句是“英法联军占领北京西郊”,后半句应为( )
A. 关天培战死炮台
B. 圆明园惨遭洗劫
C. 邓世昌殉难黄海
D. 义和团火烧教堂
A. 关天培战死炮台
B. 圆明园惨遭洗劫
C. 邓世昌殉难黄海
D. 义和团火烧教堂
14.
对下列图示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A.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B. 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C. 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D.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A.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B. 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C. 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D.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15.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写道:“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材料中“这场战争”指的是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D.抗日战争 |
16.
作为台湾附属岛屿之一的钓鱼岛,历史上很早就属于中国管辖,这一点可见之于中日史籍图志,中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近代日本通过哪个不平等条约强行割占了钓鱼岛?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17.
不平等的条约是勒在近代中国人民脖子上的绞索。“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始于(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 B.《北京条约》的签订 |
C.《马关条约》的签订 | D.《辛丑条约》的签订 |
18.
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虎门销烟 |
B.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 |
C.1860年前后,俄国侵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
D.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20.
黄鸿寿在《清史纪事本末》中描述到:“时百日间,变法神速,几有一日千里之势。其尤为雷厉风行者:一令都中筑马路,二令办理国防,三命八旗人丁,如愿出京谋生计者,任其自由。于是满族诸人大哗,谣谤四起。”从材料看,作者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无能 |
B.变法内容不完善 |
C.改革触动了清朝贵族的切身利益 |
D.缺乏人民群众支持 |
22.
甲午中日战争中,威海卫战役使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洋务运动宣告破产。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的根本原因是
A.洋务企业缺乏科学的整体规划 |
B.洋务企业经营管理带有明显的官僚衙门作风 |
C.列强和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 |
D.其旨在维护腐朽的清朝专制统治 |
23.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下列属于“西方新型工业”梦想的是
A.洋务运动 | B.太平天国运动 |
C.戊戌变法 | D.新文化运动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