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请回答:
(1)引文摘自谁写的什么作品?作者当时在参与什么运动? (2这场运动的重要的阵地是什么?
与他同时参与运动的还有哪些人?
(3)请简要评价说这场运动。
请回答:
(1)引文摘自谁写的什么作品?作者当时在参与什么运动? (2这场运动的重要的阵地是什么?
与他同时参与运动的还有哪些人?
(3)请简要评价说这场运动。
2.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921年七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纲“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共产主义”。本次会议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请回答:
(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是什么?
(2)本次大会上确定的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
(3)将1922—1923年春掀起的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是?其结果如何?中国共产党从失败中终结了怎样的教训?
1921年七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纲“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共产主义”。本次会议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请回答:
(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是什么?
(2)本次大会上确定的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
(3)将1922—1923年春掀起的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是?其结果如何?中国共产党从失败中终结了怎样的教训?
2.选择题- (共31题)
6.
今年是鸦片战争爆发170周年,学校开展爱国主义电影观摩周活动,有以下四部反映中国近代历史的影视作品,请你按照历史发展进程向同学推荐观看的先后顺序
①《孙中山》
②《鸦片战争》
③《火烧圆明园》
④《甲午风云》
①《孙中山》
②《鸦片战争》
③《火烧圆明园》
④《甲午风云》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① |
C.③④②① |
D.④②①③ |
7.
有专家说:“条约中有三项规定对中国的危害最大——核定关税、治外法权和最惠国待遇。中国人同意这些条款部分是出于权宜之计,部分是由于不懂国际法和国家主权概念。”“这些条款”出自
A.《南京条约》及其附件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11.
“中国带着首都被占领的耻辱进入到20世纪。我们苦难深重的祖国啊,在穷凶极恶的列强面前,赤裸着孱弱的身躯”这指的是( )
A.火烧圆明园 | B.黄海大战 | C.签订《马关条约》 | D.签订《辛丑条约》 |
17.
日本学者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一书中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以上说法,如此推理,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 ( )
A.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 | B.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
C.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 | D.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
24.
“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这是戊戌变法哪一政策的结果( )
A.改革机构,开放言论 | B.兴办企业,奖励发明 |
C.废除科举,开办新式学堂 | D.更新装备,训练新军 |
27.
2017年,随着多项政策的出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最低工资标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等均有所上涨。实施惠民政策( )
①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②能彻底解决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
③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④有利于保障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29.
词汇出现的频率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下列词汇最有可能出现在1912年元旦中国各报刊上的有( )
A.义和团、八国联军、赔款 |
B.临时政府、孙中山、共和 |
C.新文化、北洋军阀、自强 |
D.革命、袁世凯、马克思主义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3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