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6题)
1.
如图所示,在斜面底端的正上方h处水平抛出一个物体,飞行一段时间后,垂直地撞在倾角为530的斜面上。不计空气阻力,sin 530=08,重力加速度为g,可知物体完成这段飞行的时间为


A.![]() | B.![]() | C.![]() | D.条件不足,无法计算 |
2.
2016年08月16日凌晨1时40分,由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制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量子卫星的轨道半径为R0,线速度为
,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对应的半径和线速度为R和v,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3.
竖直平面内水平弹簧连接一个套在斜杆上的小球,小球无初速度释放,当小球距离0点最近时恰好为弹簧原长,当小球运动到0点正下方时,速度恰好减小为零,忽咯一切摩擦,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之内,已知竖直虚线与斜杆夹角为3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
B.小球在最高点时的机械能大于在最低点时的机械能 |
C.小球在弹簧与斜杆垂直时速度最大 |
D.重力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 |
4.
如图所示,将带正电的金属球A移至中性导体BC附近,很短的时间导体BC就达到了静电平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导体B端带负电,C端带正电且B端电势比C端电势低 |
B.用手摸一下导体B端可使导体带上正电 |
C.导体C端电势比金属球A电势高 |
D.导体B端和C端感应电荷在导体内部产生的场强沿BC方向逐渐减小 |
5.
质谱仪是一种测定带电粒子质量和分析同位素的重要工具,它的构造原理如图所示。粒子源S发出各种不同的正粒子束(粒子重力忽略不计),粒子从S出来时速度很小,可以看做初速度为零,粒子经过加速电场加速后垂直进入有界匀强磁场(图中线框所示),并沿着半圆周运动而达到照相底片上的P点,测得P点到入口的距离为z,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若粒子束不是同位素,则x越大,正粒子的质量一定越大 |
B.若粒子束是同位素,则x越大,质量一定越小 |
C.只要x相同,则正粒子的质量一定相同 |
D.只要x相同,则正粒子的比荷一定相同 |
6.
法拉第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如图所示,圆形金属盘安置在电磁铁的两个磁极之间,两电刷,M、N分别与盘的边缘和中心电接触良好,且与灵敏电流计相连。金属盘绕中心轴沿图示方向转动,则


A.电刷M的电势高于电刷N的电势 |
B.若只将电刷M移近N,电流计的示数变大 |
C.若只提高金属盘转速,电流计的示数变大 |
D.若只将变阻器滑片向左滑动,电流计的示数变大 |
2.填空题- (共2题)
7.
小明同学从新闻上看到,2017年9月起“复兴号”将在京沪高铁以350公里时速运行。为了一睹“复兴号”容颜,小明利用国庆假期,带上相机,爬上京沪高铁旁边的小山岗。刚爬上小山岗,他就听到火车笛声,而且笛声越来越尖锐,由此他判断火车_______(填“向他驶来"或“离他远去”);为了能拍到“复兴号”的清晰图片,他架起带来的单反相机。相机的镜头呈淡紫色,这是因为镜头上镀了一层膜,根据________知识可知此膜可以减少光的反射损失;为避免火车车窗玻璃反射光使照片不清晰,他还要在镜头前加上_______。
8.
如图所示为两分子系统的势能E与两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当r大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B.当r小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C,当r等于r2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
D.在r由r1变到r2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
E.在r由r1变到r2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正功

A.当r大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B.当r小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C,当r等于r2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
D.在r由r1变到r2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
E.在r由r1变到r2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正功
3.解答题- (共4题)
9.
如图所示,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的倾角α=300的光滑斜面足够长,其底端有一垂直于斜面的挡板,质量均为m的A、B两球用轻弹簧连接放在斜面上并处于静止状态.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现在将质量为3m的小球C从距离B球
的地方由静止释放,C球与B球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后两球粘在一起。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碰撞刚结束时B、C两球的共同速度;
(2)当A球刚离开挡板时,B球与它最初的位置距离多远;
(3)当A球刚离开挡板时,B、C两球的共同速度。


(1)碰撞刚结束时B、C两球的共同速度;
(2)当A球刚离开挡板时,B球与它最初的位置距离多远;
(3)当A球刚离开挡板时,B、C两球的共同速度。
10.
如图所示,质量为M=0.5kg的物体B和质量为m=0.2kg的物体C,用劲度系数为k=100N/m的轻弹簧连在一起。物体B放在水平地面上,物体C在轻弹簧的上方静止不动。现将物体C竖直向下缓慢压下一段距离x=0.03m后释放,物体C就上下做简谐运动,在运动过程中,物体B始终不离开地面。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10m/s2。试求:当物体C运动到最高点时,物体C的加速度大小和此时物体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

11.
(1)如图1所以,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垂直于纸面,在纸面内有一条以O点为圆心、半径为L圆弧形金属导轨,长也为L的导体棒OA可绕O点自由转动,导体棒的另一端与金属导轨良好接触,并通过导线与电阻R构成闭合电路。当导体棒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时,试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证明导体棒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
(2)某同学看到有些玩具车在前进时车轮上能发光,受此启发,他设计了一种带有闪烁灯的自行车后轮,可以增强夜间骑车的安全性。
图1所示为自行车后车轮,其金属轮轴半径可以忽略,金属车轮半径r=0.4m,其间由绝缘辐条连接(绝缘辐条未画出)。车轮与轮轴之间均匀地连接有4根金属条,每根金属条中间都串接一个LED灯,灯可视为纯电阻,每个灯的阻值为R=0.3Ω并保持不变。车轮边的车架上固定有磁铁,在车轮与轮轴之间形成了磁感应强度B=0.5T,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的扇形匀强磁场区域,扇形对应的圆心角θ=30°。自行车匀速前进的速度为v=8m/s(等于车轮边缘相对轴的线速度)。不计其它电阻和车轮厚度,并忽略磁场边缘效应。
①在图1所示装置中,当其中一根金属条ab进入磁场时,指出ab上感应电流的方向,并求ab中感应电流的大小;

②若自行车以速度为v=8m/s匀速前进时,车轮受到的总摩擦阻力为2.0N,则后车轮转动一周,动力所做的功为多少?(忽略空气阻力,π≈3.0)


(2)某同学看到有些玩具车在前进时车轮上能发光,受此启发,他设计了一种带有闪烁灯的自行车后轮,可以增强夜间骑车的安全性。
图1所示为自行车后车轮,其金属轮轴半径可以忽略,金属车轮半径r=0.4m,其间由绝缘辐条连接(绝缘辐条未画出)。车轮与轮轴之间均匀地连接有4根金属条,每根金属条中间都串接一个LED灯,灯可视为纯电阻,每个灯的阻值为R=0.3Ω并保持不变。车轮边的车架上固定有磁铁,在车轮与轮轴之间形成了磁感应强度B=0.5T,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的扇形匀强磁场区域,扇形对应的圆心角θ=30°。自行车匀速前进的速度为v=8m/s(等于车轮边缘相对轴的线速度)。不计其它电阻和车轮厚度,并忽略磁场边缘效应。
①在图1所示装置中,当其中一根金属条ab进入磁场时,指出ab上感应电流的方向,并求ab中感应电流的大小;

②若自行车以速度为v=8m/s匀速前进时,车轮受到的总摩擦阻力为2.0N,则后车轮转动一周,动力所做的功为多少?(忽略空气阻力,π≈3.0)
12.
如图所示,在固定的气缸A和B中分别用活塞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面积之比SA:SB=1∶3,两活塞以穿过B底部的刚性细杆相连,可沿水平方向无摩擦滑动,两个气缸都不漏气.初始时活塞处于平衡状态,A、B中气体的体积均为V0,A、B中气体温度均为T0=300K,A中气体压强pA=1.6p0,p0是气缸外的大气压强.

(1)求初始时B中气体的压强pB;
(2)现对A中气体加热,使其中气体的压强升到pA′=2.5p0,同时保持B中气体的温度不变,求活塞重新达到平衡状态时A中气体的温度TA′.

(1)求初始时B中气体的压强pB;
(2)现对A中气体加热,使其中气体的压强升到pA′=2.5p0,同时保持B中气体的温度不变,求活塞重新达到平衡状态时A中气体的温度TA′.
4.实验题- (共1题)
13.
“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在平衡摩擦力后,挂上砝码盘,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 02s。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量出相邻计数焦之间的距离(图乙中已标出),该小车的加速度a= ____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改变所放砝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丙所示)。
①分析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
②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1)在平衡摩擦力后,挂上砝码盘,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 02s。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量出相邻计数焦之间的距离(图乙中已标出),该小车的加速度a= ____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改变所放砝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丙所示)。
①分析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
②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
C.所放砝码的总质量太大 |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填空题:(2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